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李鱓书画辨伪(下)
第二,李鱓的题款
李鱓的书法,早年用横平竖直的楷书。只有到了中、晚年后,才从颜真卿、柳公权及碑版和篆隶等书体中汲收营养,形成古朴劲健的艺术风格。这种书风,既有颜、柳及碑版、篆隶质朴雄强之气,又有草书纵逸跌宕之姿,故作伪者很难摹得一模一样。李鱓的书法题款,还有早、中、晚期的变化。从传世作品看,凡署有“墨磨人”款的作品,大都是李鱓早期的即雍正时的画,以后基本不用。又如署“宗扬”款的,几乎都是李鱓早年的作品,而晚年则用“宗扬”的谐音“中洋”二字款。此外李鱓的“鱓”字,早晚的写法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乾隆十四年(1749)前其“鱓”字为“鱼”字旁,如“鱓”字,代表作品有北京故宫藏《李鱓桂花图》轴等。乾隆十四年后其“鱓”字改为“角”字旁,如“觯”字,代表作品有北京故宫藏李鱓、陈馥合画《午端图》轴,署款为“乾隆十八年岁在癸酉五月,李觯”。其款“觯”字,从角不从鱼。其“觯”的由来,据有的学者考证,说隋朝时在天津蓟县有一位做官的人(名字忘记),别出心裁,把“蓟县”的“蓟”字改“鱼”旁为“角”旁如“葪”字,李鱓受此影响,也将“鱓”字的“鱼”旁改为“角”旁;一说来自古人碑。《康熙字典》承认此二字,即“鱓”与“觯”相通,一个意思,只是写法不一样。又据刘九庵先生考察,在康熙末经雍正到乾隆十年以前,他的号“复堂”的“复”一般写作双人旁的“復”,而乾隆十年以后“復堂”改写成“复堂”或“腹糖”,印章“李鱓”也改刻成了“里善”。
李鱓书画辨伪
以上就是李鱓署款的特点和变化,鉴定家掌握了李鱓署款的特点习惯,不看作品的个人风格,就能知道作品的大致年代,从而对作品的真伪作出判断。而作伪者经常出现早、中、晚不同时期的署款错位,这就无意中为书画辨伪提供了佐证。
此外一些有眼力的书画收藏鉴赏家的题记,在无本人题款的情况下,对书画辨伪有时也能起到决定的作用,不能等闲视之。
第三,李鱓的印章
关于李鱓本人的印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80余方,其中很少一部分是印文相同而笔法、刀法不同的印章。这些印章有“宗扬”、“李鱓”、“鱓”、“不受迫促”、“墨磨人”、“中洋”、“复父”、“里善”、“复堂”、“顽皮”、“李氏图书”、“鱓印”、“悔亭”、“木头老子”、“复”、“堂”、“滕薛大夫印”、“知我贵希”、“雕虫馆”、“路旁井上”、“中洋父”、“李供奉书画记”、“不折腰”、“大开笑口”、“神祖宰相之家”、“绿头庵头陀”、“行云流水”、“天厓一十八重阳”、“李忠定文定子孙”、“十万户长”、“滕薛大夫”、“辞官卖画”、“卖画不为官”、“金门承旨”、“浮沤馆”、“爱根业海”、“懊道人”、 “复堂李鱓”、“石癖”等印。这些印章,不仅是鉴定李鱓书画的重要依据,而且是了解李 生平、艺术思想的重要史料,不可等闲视之。比如“宗扬”、“兴化人”说明他字宗扬,扬州兴化县人。“李供奉书画记”、“臣 之印”说明他是康熙时“内廷供奉”。“滕薛大夫”说明他曾出任山东滕县知县。“李忠定文定子孙”说明他是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吏部尚书李春芳的后代。“不折腰”是说他具有为人正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顽强精神。“辞官卖画”、“卖画不为官”表现了他辞官归隐而醉心于书画艺术的理想追求。“石癖”说明他中晚年崇拜石涛的艺术思想。此外,李鱓的印章,还有早、晚的变化,如“宗扬”等印是李鱓早年的印章,而“中洋”印约乾隆四年(1739)时才有,这些印章对判断作品早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一些有眼力的收藏家的印章,对李鱓书画鉴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何鉴定印章的真伪呢?主要要从印章、篆法、刀法上进行考察,用对比分析法分辨出印章的真伪。在一般情况下,真印大都色彩鲜艳,刀法、篆法清晰、明快,篆法等笔法流畅自如。而假印大都色彩污浊,篆法板滞,火气十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