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书画收藏:杨炳延的书法艺术

时间:2021-11-08 07:45:09 来源:

杨炳延的书法艺术

杨炳延喜欢书法,缘于其父亲的遗传和中医世家的陶养。他从幼年始即受庭训研习书法,在临习父亲小楷的同时,临习欧阳询的大楷。他本来立志当个好中医或文化人。然而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却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军人。但是,杨炳延依然忘不了、放不下书法,虽然在摸爬滚打的军事训练中大大减少了学习的时间。那个“不写就让人手痒”的书法,就在生命的深处“作怪”,所以他一有机会就搬出字帖,提毫走笔,有时坐在车上还用手“书空”,揣摩理解。上世纪60年代末,到了军队大机关工作后,他开始自己创造学习书法的方法和机会。他把报纸以水喷湿再阴干,当做宣纸练习书法。紧接着,他参加了三年的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学习,所有的星期天、节假日都搭进去了,风雨无阻,但他感到充实和自豪。每每谈起这一段,他总是眉飞色舞。那种执著和单纯,还像个毛头小子,真的让人钦佩。

杨炳延 书法作品

1996年,杨炳延奉调回北京,担任文化部人事司司长。我曾和他就书法创作做了毫无保留的长谈,并就他的行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从此,他行书开始研习欧阳询,同他几十年写欧楷的积累与优势统一起来了。他采取了“涸泽而渔”的笨办法,把欧阳询的行书资料全部找来,既写其书,又究其理,还了解其成长过程。加上他多年在政治机关储备的文字、文学等素养的投入,没过两年,他便奇迹般地从当代“二王”、米芾一路拥挤的阵营当中冲了出来,以欧体的俊丽峭拔,使他在行书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杨炳延 书法作品

杨炳延尽管公务繁忙,但无论在文化视野上还是寻师访友范围上,都大大地开阔起来:首先拜欧阳中石教授为师,随时请教,及时修正;之后又遇到了启功、沈鹏、刘炳森、刘艺、谢云、张海、林岫诸位宿将,从他们身上吸纳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过惊喜,也有过懵懂,甚或迷失。

真正更有成效的吸纳是在整个书坛重读经典、回归“二王”,以及倡导“新帖学”之时,也是他在中国美术馆主持书法展览和收藏工作阶段。他开始上溯晋人,吸收“二王”的风神,并在当代中青年优秀作品中捕捉了传统的东晋风流向着现代化审美转换的笔墨体验以及心理同构的对应关系。缘此,他的墨色有了节奏,有了更强的感染力;他的线条变得厚重,生成了厚重与流畅相互映衬的丰富笔法。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他在吸纳众家之长的过程中,最终坚守了欧体行书的核心,保持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资源优势和独特面貌。此时,他的欧体已经不是完全的欧体,而是欧体基础上的自我情感的自由表达。正如欧阳中石教授对他说的那样:“书法要从一家一派学起,学好了一家能通百家。”如其行书作品《苏东坡词〈定风波〉》,此作所有捺画都坚持了欧体渐收渐细的灵动特征,然而起笔处却增加了方挺和厚重,整体境界既灵秀流畅,又峭拔劲健。

中国美术馆2005年举办了“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和“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以展促藏”的展览活动。这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建设工程,是国家赋予的,是杨炳延主持担纲的,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活动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杨炳延的书法专业文化识见和学术力量。他在策划和组织活动过程中有一种艺术的把握和专业的主动权,保证了选人、选作品的学术性和公正性,保证了正确的艺术导向。这一活动的成功,反过来又牵引着他不断进入学术的深度。作为此项活动的主持者,杨炳延在策展能力上得到了空前提升,在品鉴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多方面素养的提高,反回来又作用于他对作品的把握与校正。他在提升创作水平的同时,升华了审美理想,激活了生命情感———他显得更年轻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