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中国书画:中国画“贯西”还是“立中”

时间:2021-11-08 13:45:07 来源:

中国画“贯西”还是“立中”

前后阅读了《中国书画报》近期所刊郭西元与华砚斋有关“素描”问题的几篇商榷文章,本人感受良多,因此也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中国画是有着上千年传承发展史的画种。毫无疑问,它与西方油画一样,是世界上完全独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画种。可以说,这两个画种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绘画体系。简而言之,中国画讲究哲学理论,西方油画则讲究科学理论。在我看来,这两种绘画体系既可以适当地相互汲取,也可以各走各的路。至于是选择相互汲取还是各走各的路,那就要看画家本人的意愿了,不论是政体还是学校教育,都不应该干涉和强加,因为艺术需要自由发展。

当今中国画坛为什么会出现学术纷争的局面呢?我想主要还是因为社会大背景的影响。清末,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升温,洋务派开始还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学习西方科技,但很快就被淹没在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再后来,“五四”文化运动开始,各界人士都认为,只有西方先进的科技才能救中国。所以,当时不论政界还是文化艺术界的精英,都纷纷到西方发达国家游学。他们学成归国后,很快便在当时的政界或文化艺术界等领域占据了“领头羊”的位置。之后的一两代人都深受他们这代人思想的影响,且经历了文化发展基本停滞的特殊时期。直到改革开放,文化政体才随之一变。当时,中国一些重要政策的制定虽受国情的影响,但不可否认,从社会团体的发展理念到个人思想,都出现了以西方为宗的现象。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有一种潜在的意识:只要是西方的东西,就是一流的、先进的。的确,在不少领域,事实确实如此,但这种潜在的意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从当今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中就能窥见一斑。同样的学力,若是海外留学归来的,用人单位总要高看一眼,优先录用。海外留学似乎成为得到一份体面工作的前提,这就导致了当今社会的“留学热”。几乎所有高等艺术学院都是这样的用人体制,所以艺术学院里的学生必修素描课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学院里的导师就是这么学过来的,若让他们教授书法、国画也未必顺手。

在这样一个文化大背景下,人心思外虽可叹,但亦成为必然。学国画、书法专业的人都知道,高校毕业后只有少数人还继续从事自己的专业,大部分人都会改行,另谋生路。这实在是很无奈的事情。或许,国画和书法本就不该成为高校的独立专业,作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可能更合适吧!

若拿“崇洋媚外”这个词来形容当今国人,自是以偏概全,但的确有一部分人崇洋媚外。你看,有多少留学生学成后留在国外,有多少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富商纷纷加入外国国籍,甚至有些国家干部也这么做。这怎能不令人痛心呢?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一部分人这么做似乎不足为怪;但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

算起来,中国人向西方看齐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一直这样下去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若照这样再下去一百年,恐怕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真的要改弦了!数年前,有关媒体曾一度报道国内一些高校的中文系博士、硕士生跑到地方上拜曾经的老私塾先生为师,系统地研习“四书”、“五经”等国学,难道这不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吗?在国学领域,更需要一些高水平的人才来引导、发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想,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护好本民族文化的火种。一个民族若失去了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