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艺术赏析:道不离身 独抒性灵

时间:2021-11-12 15:45:07 来源:

道不离身 独抒性灵

李明 字明之,1971年生于安徽怀远。斋号寻常斋、琢庐。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 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国画创作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艺术中心副秘书长。 2007年结业于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成员,国书会副会长,沈门七子之一。作品三十余次在全国大 展中参展获奖,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五届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最高奖);全国第二届 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第二届书法兰亭奖提名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扇面 书法展提名奖。出版《李明书法作品集》《李明小楷册》《李明书徐渭小品文四则》《李明行书长卷洛神赋》等。

李明在五体书法当中,小楷和行草书属于其长项,在众多展览当中,这也就成为了他的一种招牌式艺术语言。无论何种书体,李明首先对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书法既然特别注重“由技进道”,那就需要首先解决好最基本的技术问题,否则,“道”就无从谈起。反过来,心中有“道”的概念,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把技术当做死的东西来理解,在“道”的精神统摄下的“技”,应该是一个鲜活的内容,而不是纯粹的工匠式劳作。假如只是从技术到技术,由形式到形式,怕是永远也走不出技术的藩篱,从而使自己无法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对此,李明有着比较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说:“我观古人小楷经典作品,精神流露处与草书作品无异,神采逼人。”所以,“我写小楷与写其它书体一样,离不开古雅的感觉和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 (李明《古雅为尚》)他笔下的小楷,法度俱在而神采毕现,楷法草情,自然显露,非常耐人寻味。赵孟頫的灵巧,唐人的机趣,魏晋人的高古、简淡都能和谐统一地反映于作品当中,且于不经意之间,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样的作品,也就具备了较多的艺术含量,不至于落入直白和浅陋。

李明的行草书在经过一番比较取舍之后,最终落脚到了魏晋,钟情于二王的经典法式。他所希望达到的艺术境界应该是精准的技法技巧和高雅的品味格调的高度结合。目前来看,他的实际状态和发展趋势是令人欣慰的。

李明 小楷 2016年

李明现已收获着丰收 的幸福,而如何向前推进, 他从未懈怠。李明一方面在 技法上继续探索完善;一方 面他对古典文史哲经学等深 研体悟渐入妙境;还有就是 他的文笔陶炼得愈发古厚隽 永。

李明遥接汉晋,很多 细节渐次打通并不失时机地 融入了现代文明。我们的创 作条件优越于古人好多,接 触的信息何止千倍万倍,我 们没有退步的理由,只有不 甘寂寞与难舍名缰利锁的藉 口。追求一份纯粹对于现代 人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情。李明感叹于斯,他的执 拗与赤诚业已穿透了世俗之 墙,他时刻不忘慎独明道, 他的日课日日有新,增扩体 量,他的触觉“新生”、思 维“达变”,他把理智与情 感以“工雅仪态、丝丝入 扣”的情态呈现而又不着痕 迹。故而个体之点线面,全 局之阵法,细节之玄机都以 各自的重心而交相呼应错落 有致,偶现纠结又顺情顺势 得以解破,浑然一体,纲常 有序。

李明 小楷 2014年

李明屡获中国书协举 办的多次大奖,包括兰亭书 法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达 30余次。他以骄人的成绩与 高贵的人格证明了一切,赢 得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尊重与 青睐。有的评他延续二王, 兼容怀素、孙过庭、米芾、 赵孟頫,并蓄当下杰出成 果,及时进行融合与渗透。 再诸如卫夫人《笔阵图》、 王羲之《论笔势十二章》、 欧阳询《八诀》《三十六 法》、虞世南《笔髓论》等 在李明的创作技法中均能领 略一二。李明对汉简颇有心 得,吸取对空间的“化有限 为无限”“错落有致、内蕴 鲜活”之质,伺机而变。

李明 临《石门铭》 2016年

艺术以人传,李明在“养玩悟”的过程中不断辨 证,他这悠悠才情使得他的艺 术直觉更为精确。回顾起自己 学书的坎坷历程,善感情思促 使他思考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自己 究竟想做一个怎样的人?世间 万象,精彩一瞬,唯有留住一 缕永恒方慰吾心,今生与书法 结缘,与书法为伴,割舍去多 少红尘爱恋,也收获太多“惟 精惟一”沉甸甸的精神硕果, 索性就这样单纯下去吧,这样 的孤独沉潜,痴情一生!人贵 有恒,道心惟微,只有淬炼出 高纯体验,就能打破时空、合 天合德、元气浑仑、生生不 息。

李明 行书

李明独步琢庐,与天地精 神相往来时,也就真切体会到 了化气成物、见己之真、万物 一体、烟云供养之“静境”, 尤其“中正、严谨、寓情于理 是李明不变的底色,这从李 明的小楷作品中可一窥。在追 求极致中,他的秀逸、典雅、 清刚慈柔之特质淋漓盎然展露 无余。他站在历代大师名家的 肩膀上,锤炼大技散其情怀, 静心涤虑,通境开启,有时审 听他笔锋游走纸面的情状,忘 我一瞬真如天马行空般穿行在 宇宙万象的机隙中,这是何等 的一种大感觉啊!唯见神明遣 “道”左右而逢源,于规矩中 见“洒落”,于“洒落”中绽 “绝响”。李明现可以根据情 境、心境,自由组合变化“成 法”表达出他想要的东西。就 如书法史上的《兰亭序》《祭 侄文稿》《肚痛贴》《韭花 帖》《寒食帖》都是依托娴熟 的程式技法完美烘托了作者的 情志,多方出彩。李明酒醉兴 酣状态下易出狂草精品,“士 子”的独醒与狂狷直使得笔锋 一下子由低声滑到了高音。虽 分明,更和谐。仅就线条“不 见首尾,不知来去,不疾而 速,不行而止”实为高妙。贤 哉李明!

李明 草书

谈至此,想必大家对李明的印象变得鲜明了。书家的 心声最感人,李明曾在《琢庐夜话》里写道:“当代书法, 并非缺乏个性者,‘强调自我’与‘张扬个性’已为当下喧 嚣浮躁之注解。人各有性,物各有主,不可强加。窃以为个 性当以道显,道愈深,性愈显。离道而趋性,若杀鸡而取 卵。书,寂寞之道,万物同理,皆归之于常。常,道之基 也。知此,人所得失取舍盖自明矣。”所以,许上等愿、 结中等缘、持平常心始可取舍自如;行止坐卧吃饭穿衣、乐 其日用之常,慎独明心即是“道”。李明以当代职业书家 的纯粹、舍我其谁的坚劲,渐次走进了“书道”法门,他 “入古”“通古”而“化古”,就其“继承”来讲他堪称楷范,而关于“个性”与“创新”,他的作品自当是“平中见 奇”,这“诡奇”就映现在中国哲学内蕴的美轮美奂中。赵 孟頫、董其昌都是学养丰厚的超拔天才,他们的法书无一不 是平中见奇,所以,最伟大的书家也是最会把握“中庸之 道”的鸿儒学人。李明作为当代书家一直高度重视人格人品 的铸造,他以正义明己修德立身,清爽干净,无妄无执,所 以自身问题得以一一破解。待至琢庐夜话与古人交心时,自 当是领悟、抽取独门心诀多多许,再逢激情起,意念引带, 陡然间“一超直入如来地”,说是“书家字”又多“儒者 气”;说是“禅门顿悟法”,又是“道”在常道矣……善哉李明!但我坚信,以他这种内外兼修的学书方式和谦虚低调的为人品格,将来一定会获得更大的真实意义上的成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