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谈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主要有挑花、刺绣、编织、布贴、蜡染、银饰等,因地区不同,手法不同,繁简不等,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不同风格。一套装饰精妙的服饰,往往要花费一个姑娘几年甚至少女期的全部时间。
苗族刺绣类型多样、技艺精湛、造型奇特,被专家列为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齐名的中国名绣。刺绣一般以剪纸为底样,走针引线覆盖其上。按方法可分平绣、破线绣、锁绣、辫绣、绉绣、打籽绣、缠线绣、错针绣等。在同一块图案中,往往一种为主,辅以其他,使绣品更显多彩。
中国丝绸博物馆“霓裳银装——贵州苗族服饰艺术展”现场
挑花是刺绣工艺中的一种,运用广泛。与刺绣的区别是不用底样,仅凭挑花人胸有成竹地直接在布上依照织物经纬用等距离线排成纹样,古法称戳纱。
锡绣,以金属锡箔作装饰材料,是贵州苗族服饰装饰中独具特色的工艺。制作前先将锡箔加工成卷片,然后在布上用丝线数纱挑绣出图案轮廓,再将锡卷片按图案和经纬线的位置排列成纹样,与挑花数纱工艺相似。
编织,又称织绣或织锦,将不同于织布机纱线的线织入织布机上的经纬线编织成图案。它的特点是布与图案融合为整体。可以在布机上织幅宽度较大的花布,也可以在极其简单的腰机上编织花带。
布贴,又称布绣、贴绣。布贴有堆花、拼花、镶嵌、补花。其制作方法:一是将不同颜色的布块剪成方形、三角形、长条形,经叠压用线拼接镶嵌成图案。另一种是将布按剪纸纹样剪成具体的花纹样式,再用锁绣方法固定在衣服上,还可在贴布上再绣纹样,形式别致。
蜡染,古老的防染工艺,含画和染两个工序。先用蜡刀蘸防染材料(贵州各地大多用蜂蜡,少数为石蜡、牛油、松香等),在白布上画出纹样。画蜡时圆圈的规范,矩形的方整,长线的均匀,平行线的等距,物像描绘的准确,不改不涂,笔笔到位,令人叹服;画好图案后就将布放进蓝靛缸中浸染,经加热去防染材料,晾干即可。
银饰,贵州各民族皆有饰银习俗,以苗族为最,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的苗族、侗族姑娘,节日时自头至腰,银妆密裹,重者逾20斤。贵州民族银饰品种齐全,款式众多,其造型既演绎着传统的古典美,又张扬着民族的个性美。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贵州民族银饰特别是苗族银饰,遵循着以大、多、重为美的传统审美法则,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巅峰。由于银饰加工的需要,出现很多银匠村和银匠世家,一些苗族妇女也成了银饰加工的能手。使银饰在贵州民族服饰中的运用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