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艺术赏析:专访油画家闻立鹏

时间:2021-11-26 15:45:06 来源:

专访油画家闻立鹏

你是否还记得油画作品《红烛颂》中的闻一多先生?画面中,成千上万支正在燃烧的红烛和熊熊烈火构成了一个悲壮的场面,展现出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革命情怀,令人过目难忘,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画中的经典之作。这幅作品是由闻一多先生之子闻立鹏创作,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不仅是《红烛颂》,父亲闻一多特殊的命运轨迹,直接给了闻立鹏很深的心灵影响。他多数作品的颜色是浓烈的,这是一种热血的激情。红色的涂抹,黑白的反差,大悲悯与大情怀相互融合,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革命题材人物画还是风景画,崇高壮美可以说是闻立鹏作品的真实写照。

闻立鹏 激情岁月 布面油画 77×116cm 2008年

近期,记者前往北京对闻立鹏进行了专访,如同画面中的激情澎湃,86岁高龄的他依旧精神健硕。在和记者交流的过程中,闻立鹏的回答直接、朴实,如同他的作品一样,令人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情感,往事就此一幕幕浮现……

谈艺术启蒙:

父亲影响我一生,王式廓、罗工柳

带我“入门”

艺术家的艺术面貌总是孕育于他所处的时代之中,并受其时代和经历的影响。闻立鹏的油画作品与他的家庭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用真挚的情感去表达绘画对象,追求崇高壮美的艺术境界。

“几乎每次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被问到我父亲,确实,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而且是一辈子的。当年得知父亲被暗杀的消息后,对我的震撼很大。如果说之前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比较贪玩,在那之后,我开始真正去思考一些事情了。”

闻一多先生被暗杀之后,闻立鹏和家里人一起去了解放区,由于年纪还小,组织上安排他到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学习。“我哥哥喜欢画画,我父亲经常也会画一些速写,我看了之后觉得十分有趣,可以算说从小就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于是,闻立鹏在北方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迈出了自己绘画人生的第一步。当时的院长是光未然,美术系教学主要由王式廓、罗工柳负责。虽然都是名师,但是闻立鹏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当时进入学校没几天,就和其他同学一起去农村参加了‘土地改革’,一去就是半年。当时大学教学是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倡导在革命实践中进行锻炼和学习。在专业上只是画了一些速写,了解了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北方大学并入了华北大学,美术系属于华北大学三部。同年,华北大学三部又和徐悲鸿担任校长的国立北平艺专进行了合并,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我在中央美院是边学习边工作,负责学院的团委工作。我是想多学习啊,但是要服从大局,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美术干部比较缺乏。”

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过闻立鹏的申请,组织同意他进入中央美院油画系本科班学习。“我是插班生,从二年级开始学的,一直到1958年毕业。那个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王式廓先生,他在素描上带我‘入门’了。”通过系统学习,闻立鹏在素描造型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他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闻立鹏于1961年至1963年继续在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学习,在他看来,那是他油画学习中最重要的阶段。油画研究班由文化部主办,教学点设在中央美院,教学由从苏联进修回国的罗工柳主要负责。“通过在油画研究班的学习,罗工柳先生在油画色彩上带我‘入门’了,我真正明白了该如何用油画的艺术语言和观念去表达对象,明白了该如何用色。”

通过王式廓、罗工柳的言传身教,闻立鹏找到了油画语言中的奥妙。“这时候才算真正进入了油画这扇门,于是自己开始创作,开始思考,以前都是用素描观念在画油画。”

谈油画创作:

《红烛颂》的创作灵感

来源于和朱乃正在青海的一次相聚

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30周年,1978年的时候,闻立鹏开始构思《红烛颂》的创作。“其实自己学了绘画以后,就一直想画我父亲,但是总觉得自己的火候和功力还不够,这时候,我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

1978年,闻立鹏到青海去深入生活,进行采风写生,专程去看望了自己的同班同学朱乃正,当时朱乃正在青海工作。由于青海的电力不足,经常停电,每天晚上都要点蜡烛。有一天,在朱乃正家里,闻立鹏坐在桌前,看着后面燃烧的红烛,突然来了创作灵感。“当时那个蜡烛不是特别好,还没烧多久,就全化了,很多蜡往下流,我当时觉得蜡烛的造型非常好,感觉就像在流泪一样。”回到北京之后,闻立鹏用了两周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这幅他一直想画的作品,充满着炽热情感的作品。

“画中闻一多的形象源于我父亲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当年在昆明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去旅行,学生给他拍的,一直挂在家里墙上,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张。”于是,闻立鹏就将这个经典的闻一多形象和红烛燃烧的意象融入到了画面中。作品名字叫做《红烛颂》,则是因为闻一多先生有一首诗叫做《红烛》,闻立鹏说画这张画的时候反复在读这首诗。“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时隔多年,在和记者的交流的时候,闻立鹏又动情地背起了这首诗。“我觉得这首诗最能代表我父亲的革命心境和人格,诗的内容也特别好。所以,我尽量把他的文学意境转变成绘画意境。我把红烛和大火两个意象融合在一块,加上这个经典的形象,形成了这张作品。”

从情感上来说,闻立鹏画烈士题材比一般人感触更深,有了情感画面才有生命力。从1963年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的毕业作品《国际歌》,到上世纪70年代末《红烛颂》和《大地的女儿》相继创作问世,再到80年代之后将绘画投向大自然,闻立鹏不仅在绘画形式上不断追求,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同时不断追求崇高壮美的艺术境界。“我画风景也是当成人来画的,风景画如果你看到什么画什么,那是照相机,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引起人们的共鸣。”

谈油画发展:

不忘初心,年轻画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艺术追求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油画创作思路相对比较窄,所有人都是用写实主义的手法画相近的题材。虽然大家都在用心去画,也诞生了一批好作品,但从艺术角度来看,缺乏多样化,艺术创作被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在沈阳召开,虽然当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但文化思想还没有完全解禁,不论是艺术风格探索、艺术观念更新,还是创作自由,都有一定的框框。同时举办的研讨会上,作者发言也小心谨慎。“当时这些创作者只注重主题,但是对于如何用合适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主题则不够重视,所有的作品基本都一样,概念化、公式化,千人一面,这是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展最大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油画界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学术活动——黄山会议,闻立鹏在会上围绕艺术个性化问题进行了发言。“会议非常热烈,大家各抒己见,效果非常好,吴冠中更是语惊四座。”回忆起那段历史,闻立鹏记忆犹新,“在那之后,情况马上就得到了改变,之后各个大展中的作品开始变得多元化了,渐渐有了个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现在很多画家就是为了画而画,单纯追求油画技术的本身,缺乏一些深度的思考,用油画的技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十分重要,画家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在闻立鹏看来,一张好的画一定能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激情。“现在很多画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按照色彩规律机械地画,没有感情,看不出作者的激情点在哪里,无法让观者产生共鸣。现在的商业化对年轻画家冲击很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希望年轻画家要保持初心,要坚定自己的艺术追求,不能说是为了作品的商业价值而去绘画,一味迎合市场。如果画家有自己的艺术追求,能让市场来迎合你,那是好事。”

相比于现在很多人退休之后的不习惯,闻立鹏觉得自己退休之后,反而更忙了。“我从中央美院退休后和詹建俊先生等一起在做中国油画学会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推动中国油画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几个人没有私心没有矛盾,同心同德在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未来,闻立鹏还想继续画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画,包括江姐、方志敏、李大钊等。“看了很多书,他们的事迹非常感动我,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构思,希望能一张张画出来。”虽已耄耋之年,但是闻立鹏对于油画艺术的追求却是初心不改,孜孜不倦。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