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核雕发展史「三分钟了解地球」

时间:2022-11-17 15:57:10 来源:东家APP

大家好,核雕发展史「三分钟了解地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的核雕是一门巧藉自然、妙施雕琢、精妙绝伦、饶有匠心,可谓独一无二的艺术。

桃核雕刻源远流长,早在宋代(960~1279年)中期就有关于它的文字记载,从明代(1368~1644年)开始极为盛行,作者魏学洢所做的《核舟记》更是广为人知。

上至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核雕品情有独钟,皇宫里更是招揽着一批接触的核雕艺人。

纵观历史长河,历数每一位核雕艺人或每一件核雕艺术珍品,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核雕艺术之美的发展历程。

明代晚期

明代核雕最早的使用材料是核桃与杏核,所以题材多是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物象等。当时核雕主要流行于江浙、广东和山东等地,其中苏州地区最为兴盛,从古至今,以苏州为主的江南地区玩赏核雕的收藏风兴盛不衰。

明晚期的桃核雕《八仙蓝采和》,桃核只有成人的拇指般大小,方寸天地间展尽了微雕艺人的神技。这枚桃核雕刻作品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核面已成褐色,一层包浆乌亮锃光。

清中晚期

清朝中期开始,核雕物品多用胡桃核雕刻,专供文人雅士和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清中晚期至民国年间,各种核雕品种日趋丰富。

题材上有的以官船、花船为主,有的以罗汉、八仙等核雕珠串见长,有的则以单枚的关公、钟馗等历史和传说人物为特色。清代核桃雕艺人有陈祖章、杜士元等人。

核雕中工艺精湛、难度较高的是雕刻核舟。如清乾隆年间陈祖章的《东坡夜游赤壁》,橄榄核材料体型硕大,船体富丽雅致,布局有致,刀法细腻,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核舟佳作。

清末民初时期

清末时期战事频仍,宫里的核雕艺人纷纷出逃,为生计转做其他,核雕行业凋敝,直到民初时期才有所好转。

江浙一带涌现出不少擅雕能刻的核雕高手,如民国初年山东核雕的都桂兰及他的徒弟考功卿,苏州舟山的殷根福及子女徒弟殷荣生、殷雪芸、钟年福、须吟笙等,他们是中国核雕业内承上启下的名家,为中国核雕工艺的繁荣和发展一直默默耕耘。

现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核雕又焕发出新的生机,逐渐为南北的玩友藏家普遍认知。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派人来到潍坊,了解核雕艺人的情况,督促核雕技艺要好好传承下去。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的核雕产业,尤其苏州舟山核雕逐渐走出“文革”期间的低谷,走上蓬勃繁荣的道路,从几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从单一传统题材发展到几百个题材,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演绎出现代核雕行业的繁荣兴盛。

核雕这项美丽的民间艺术在创作基调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正面、积极、宽容的要素,宣扬“和为贵”,并崇尚仁、义、礼、智、信等,受到众多玩友的喜爱。

并且,现代核雕在原有传统基础上,创造了很多全新的题材,丰富了内容表现形式,更加潮流和个性。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嘉馨雕刻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