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关于死亡 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死亡无所不在的事实要求我们」

时间:2022-11-19 16:05:08 来源:凤凰艺术

大家好,关于死亡 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死亡无所不在的事实要求我们」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标题:聊聊死亡那点事。

没有灵魂地活着,不如死去。

连续几日持续发酵的长生假疫苗事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上网浏览相关词条新闻,原来疫苗事件在前两年就已经暴露,相关部门却以罚款了事压制下来。

有人说,无效总比害人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早些年,有新生儿注射疫苗起反应,脑膜炎、终身瘫痪等等甚至死亡,留给家庭一辈子的伤害。

无效是不幸中的万幸么?在我看来,不拿人命当回事,都是大事。

插画 死亡和新生

以此次人神共怒的事件为例,我们来聊聊在艺术里死亡的那点事。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对死后的未知世界的恐惧,人死后会到哪里?会经历什么?会是什么状态?

这种如何看待生死,自我或是他人之死,都来源于我们的主观感受。

菲利普·德·尚帕涅在1652年创作的油画《耶稣的死亡》,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死亡的样子。平躺在墓地上的姿态,艺术家还绘出死者身体的颜色和肢体僵硬的状态,以及床边的血迹,再现死亡的状态。

天主教说,死后的世界有天堂和地狱之分,好人入天堂,恶人下地狱,这在但丁的《神曲》里有说明,人就是经历,地狱,炼狱,天堂的轮回,这些在萨尔瓦多达利的画中也有体现。

左,耶稣的胜利,天堂;右,异教,地狱。

人在弥留之际会有圣母出现在床榻,迎接将亡之人,气氛极其神圣庄严。

而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绘制的作品《圣母之死》,由于没有遵循并绘制原教义中基督降临来迎接圣母的段落而被拒收,这幅作品中,死亡的气氛被表现的更为凝重,恐怖。

在西方文化艺术中,死亡更加庄严注重仪式感,生前无论好坏,死后无非天堂还地狱两条去处。

在佛教中也有类似于天堂和地狱的词语,极乐世界和十八层地狱。

清代画家丁观鹏曾根据明代壁画重新绘制一幅《极乐世界》,现保存于故宫博物馆中。

通幅极乐世界,人物、景象众多,但是结构却很严谨、对称,色彩比例也很好,将经文中所描述的极乐世界的圣象呈现出来。

我们从神佛中回到地面上,死亡之前,人是什么样子。

俄罗斯插画家Skirill创作了一系列死亡主题的铅笔画,名为 不死者Not deceased。

画中是一些骷髅或者干尸,有许多场景都描绘了骷髅正在祈祷,而且处于一种病态之中,也许他们在盼望死神快点带走他们灵魂,不会再痛苦。

Skirill给自己的博客命名为黑暗研究室Dark Laboratory,他用铅笔将自己内心对于死亡的复杂情绪勾勒出来。

透过死亡的感受,艺术家还可以获得很多创作灵感。

在浮世绘中有一种类叫做无惨绘,通过华丽的浮世绘画风,描述着鬼怪杀人、血腥、扭曲。代表艺术家月冈芳年,他一生创作着鬼怪故事,探索着人与生死的关系,给后人带来了无数灵感,还影响着日本恐怖电影的发展。

月冈芳年

月冈芳年对于生命总是有着强烈的感受,他倾心于那些短促而又轰轰烈烈的死亡,然后将它们幻化成惨烈的作品。

英名二十八众句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鲜血淋漓,极为血腥、残酷,其恐怖程度令人难以直视,但凄厉中却有着一种妩媚的美感。

英名二十八众句

英名二十八众句

为了画出好作品,月冈芳年曾在战争结束后亲自登上山野,遍地的尸体、成河的鲜血、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

钟馗

魁随笔之托塔天王晁葢

魁题百撰相之金吾中纳言秀秋

晚年的月冈芳年的作品少了很多血腥味,回归到一种看淡、看破的状态,整体画风变为平静。

新形三十六怪撰之牡丹灯笼

月百姿之南海月

新形三十六怪撰之源頼光斩土蜘蛛图

月冈芳年的离世病因是忧郁症,在别人看来他可能是个疯子,也可能是个天才,用尽一生去追求生与死,用他的画笔流芳百世。

人这一生,没有灵魂的活着,不如死去。

现代人们对死亡不再那么封建避讳,这是好事,勇敢面对。然而有些人却丢掉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逃得掉百年之后的审判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