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得示帖章法分析「兰亭序章法结构」

时间:2022-11-22 09:57:15 来源:书法爱好者之家

大家好,得示帖章法分析「兰亭序章法结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多数是尺牍,即书信和便条,往往三言两语,寥寥数行,只求达意而己。当时的东晋士人很重视这种日常书写的笔墨风韵,写信者和收信者在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在进行会然于心的书法交流。《书谱》说王献之给谢安写信,谢没有保存信笺,而是直接在上面书写回信,惹得王献之很不痛快。《书谱》是尊羲之而贬献之的,言下之意是王羲之的信必然会被收藏,王献之的书艺比他父亲还差了不少。王羲之没有真迹传世,留下来的都是唐代的摹本,难免沾一点唐代的书法风味。尤其是《兰亭序》,殊少古风,因此争议最大。为数众多的尺牍也是风格不一,面目多变,可以说被奉为“书圣”的王羲之是唐初之人合力塑造的偶像,如同月映水中,己非真迹,月映在湖、在江、在溪流,水色不同,月色自然有异。


《得示帖》不知是王羲之给哪位朋友的回信:“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首。”大意是:收到来信,知道您病还未愈,心里很挂念。我身体也不好,明天如果有太阳,我才能出门,因为不想遇上雾气。“迟散”之意不明,不知是否与当时贵族服丹药、散体热有关。“顿首”则是习用的敬语。

看《得示帖》让人自然想到行云流水这几个字,行云与流水都是变幻多姿的美好意象,两者交相辉映,更彰其美。人们在欣赏文章、舞蹈、绘画等很多东西时,都喜欢用行云流水形容其中连贯的气息,看书法作品时尤其如此。像《得示帖》这样的佳作,更是能给人淙淙流水奇石间的直观感受。当我们按照书写顺序一路读下来,可以想象书家的那管毛笔上下回转地自如游走,忽行忽留,时放时收,滋润的墨气随之蜿蜓蔓延,划破素洁的平面;点线自右至左强弱相参,随势赋形,连绵不断;真似山间流泉,于奇峰怪石间,奔泻而下。这幅字可算作行草,王羲之生活的东晋时期还没有形成连绵不断的狂草,王献之《中秋帖》虽是一笔草,但后人也因此质疑,认为是宋代米芾的仿作。王羲之的尺版有行书、有草书、也有《得示帖》这种行草夹杂的写法,后者更接近日常书写状态。有些字词很常用,几个字往往连写,自然就成了一个组合。

比如“羲之顿首”、“知足下",王羲之在信中经常表示自己身体欠佳,所以“吾亦劣劣”写得也很顺手。这样就形成了很自然的断续关系,连绵之处,富于动感。单字独立,则显出动中之静。上下字距较疏朗,几字相连也不显紧迫,行距不大,左右能照应揖让。篇中所有的字都团结在以“雾”为核心的几个较大的字周围,融为一体。有的理论家说书法是空间的艺术,又像音乐一样是时间的艺术。书者由前往后写,欣赏者按书写顺序去读文赏字。作品的气息是这样由前往后读出来的,而一幅作品通过全篇传达出来的气象,就不能只一行一行地去“读”,还得像画那样“看”,欣赏《得示帖》时,我们的目光也会从“明”、“触雾”几个字为中心向周用扫视。

《得示帖》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态又不失硬朗气质的书作,雄秀兼备,很能代表王羲之书风乃至晋人风韵,远比《兰亭序》有代表性。东晋王谢大族的许多子弟推索王截之的字,纷纷改变原先那种飞扬纵肆的笔势,学习他似斜还正、似断还连、矫健飞动而又中正安舒的字体,成为一时风气,延绵至今。

由《得示帖》我们可以得到书写行草书的一些启发。

(一)章法上要重视断与连的搭配,几个字可浑然组成一体,单个字字形大小多依笔画繁简而定,形成长长短短不同单元。行与行之间要断续相错,避免单调。作品中间如有几个大字,会增加向心力,有利于整体感。

(二)行草书圆转的地方多,转折最忌扁薄浮滑,如《艺舟双揖》所说:“若信笔为之,则转卸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转折时笔锋方向应调整,转和折要结合起来,圆中有方。此帖笔画转折处饱满劲挺,很值得学习。

(三)起笔、收笔不可草率,须交代清楚,草中要兼用楷法。好的点画是既沉实,又活跃。转折不滑、起收有致,笔画才能沉实;活跃具体表现在行笔的波折和提按中,这是书写的最基本节奏。对于基本节奏非常熟悉,才能自如地控制全篇的节奏。否则,可能会越写越急躁,以至溃不成篇。

《得示帖》书风遒丽,有张驰有缓疾,运笔之妙,自出胸臆。数字草书,流畅纵逸,极致发挥出了字势的结构美。尤其我们将单字放大后,你似乎能听见书圣笔尖在纸上的沙沙作响,以及那跟随墨迹起伏的心绪。所以,如果不放大,你不知王羲之写的到底有多好!

“得示”二字 ,显现的稳健、疏朗,方、迟、疏。

下面的“示”字下主上次,左下点与竖厚重紧密、右下点轻灵空荡。

接着,我们看到下面连笔“知足下” ,显现的缠绵、急速,圆、重、密。

“犹”的独立与“未佳耿耿”连带相得益彰。“犹”之左主右次,左部双撇凝而相聚,右部虚化简约。

下面的是“吾亦劣劣”的连、断与前面的“得示,知足下”的断、连,“犹”的动、速、急与“ 明”的静、迟、缓,极尽变化。

或许是习惯,抑或说是智慧,书圣在写“乃”字前,已然胸有成竹地将左边的撇以“冲刀法”,扛起整个线条。

看到下面,“不欲”的轻、起、藏,“触雾故也”的重、伏、侧又与“迟”的小、细、圆,令尺牍韵律十足。

《得示帖》在处理字结构方面的手段丰富且精彩。看到下面的“触”字,右主左次、右放左收,右部墨聚于“虫”之中轴。

“雾”之上主下次,下部右主左次,“务”部中段浓墨重画紧接,整字虚实变换、松脱灵动。

我们看到“散”字。“散”之左主右次、左收右放、左实右虚,形成对比与互补,臻显丰满;

我们结合全篇看字间对比。“散”的独立与“不欲”的牵带对比,而“王”对应“欲触”的白处,“羲之顿首”的密、连、速表现出来的藏中锋对应“触雾故也”的疏、断、缓表现出来的露侧锋。这些揖让与顾盼关系,十足耐人寻味。书圣对于字间搭配的处理,从细节理性,到轻重缓急的感性,游刃有余地在纸面铺开。

《得示帖》作为王羲之行草书的代表,忽简为草,忽繁为行,或连成片,或字字独立,兴之所致,变化无穷,感情收敛自如,其字群大多是三角形的结体,更能显出王羲之思绪的起伏跌宕。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