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宋代瓷器孩儿枕「宋代瓷枕」

时间:2022-11-22 10:45:08 来源:人美renmei

大家好,宋代瓷器孩儿枕「宋代瓷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风俗画的沛兴,大大地刺激了民窑的釉下彩绘艺术,唤起了制瓷匠师对世俗生活的兴趣,故两宋时以市民为主导的审美意识,形成宋瓷装饰题材的新风格。宋时的装饰纹样迎合了市民阶层审美的需要,其中,人物纹样的瓷枕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睡童纹枕


北宋时风俗画的流行,也刺激了民间制瓷窑场的釉下彩绘艺术。制瓷匠师与画院画家有别:他们本来都是来自民间的劳动者,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能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市民阶层特别是广大的劳动群众有着鱼水的亲情。他们对自己平凡而又丰富的日常生活十分熟悉,因此观察的社会现象非常细腻深刻。


深厚的生活基础、长期的生活积累,使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洋溢着一股深厚的乡土芳菲,散发着非常浓烈的民间生活气息。制瓷匠师所受的限制不像画院画家那样的严格,相对而言,能较自由地发挥自己个性的创造。因而,像磁州窑那样的民窑瓷绘,能保持着艺术上的淳朴性和有别于画院画家的自由、豪放的艺术特色。


两宋的风俗画中,儿童题材是极受重视和关注的内容。在制瓷领域里,磁州窑烧制的瓷枕,儿童题材则更是较为多见的专门画题。1954年河北省邢台市曹演庄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宋磁州窑腰圆形白地黑花垂钓纹枕”是一件画意非常清幽的作品。它上面的瓷绘,乃描绘中古时期一个悠闲自得的儿童,夏日里在河边独自持竿垂钓,两鱼正欲争食鱼饵的刹那间。


宋 磁州窑腰圆形白地黑花垂钓纹枕


在人物表现上,制瓷匠师更是言简意赅地刻画出小孩弯着腰、撅着小屁股、双目凝视,全神贯注地正准备提竿甩线的样子。那随风飘动的垂线和争食的游鱼,使画面的环境显得格外幽寂和自然;一旁陪衬的景物是以几条微曲的线条为河水,更是衬托出水面的平静而无波浪;河边的野地上点缀着几丛青草,着墨不多,却洋溢着中古时农村特有的质朴无华之美,表现了朴素村野的风情韵致。补景也可说恰到好处地显示出典型的环境,使画面的人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自隋唐以来,儿童题材就成为包括陶瓷艺术在内的我国古代美术作品衍生不息的装饰内容。有宋一代,以儿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绘画已达到鼎盛时代。


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一向被评论家们赞誉为“深得其状貌、更尽其神情”的优秀作品。画家所用的笔致是非常严谨而细腻的,你看画面上的两个孩子勾勒得非常精细、设色艳丽,尤其是儿童的面部晶莹玉润,十分逗人喜爱。再如织有花纹的服饰、镶嵌华丽的黑漆凳子,都刻画得一丝不苟;孩子们专心游戏的细节也表现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当时出于画院画家手下精妙入微所塑造出来的宋代上层社会的儿童形象,描绘的是富家子弟们的生活情趣。像这件作品那样,宋时画院画家风俗画中儿童题材的作品,都富含王孙世家的富贵气息。


宋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 绢本设色

197.5cm×10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宋代以磁州窑为代表的民间瓷窑生产的瓷枕上所表现的儿童题材,除上面谈及的那件《宋磁州窑腰圆形白地黑花钓鱼纹枕》,就我所见到的还有“骑竹马纹枕”“抽陀螺纹枕”“踢毽子纹枕”“放风筝纹枕”“童子戏花纹枕”“童子放鸟纹枕”等画面,都是中古时下层社会儿童生活的忠实记录,上述内容大都打破了贵族儿童生活的范畴,它们与表现、描绘纨绔子弟的生活内容大异其趣。像“宋磁州窑白地黑花抽陀螺纹枕”中所展示的孩童抽陀螺的场景,就是生活在民间的孩子们“童趣”的真实写照。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抽陀螺纹枕


与画院画家的着眼点有别,民窑的制瓷匠师们都是把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儿童和他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实则充满“野趣”的生活小事作为主题来表现;对生活的观察使他们把注意力转向更平凡的日常琐屑的生活小景上,从中发现画院画家们不曾发现的美。


城市经济的日渐繁荣,进一步唤起民窑制瓷匠师对世俗生活的兴趣。除了儿童题材,他们的视角也扩展到平凡市井和农村生活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宋时瓷枕上描绘“蹴鞠”的众多画面,就是表现北宋时丰富的文化体育娱乐中,上层人士和市民们的一种美好与广泛的兴趣。“宋磁州窑白地黑花蹴鞠纹枕”就是描绘一位少女,她倒背双手,面对跃起的球,正抬起右脚沉着镇定地欲踢球。同一主题的那件“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童子蹴鞠纹枕”,主人公在球面前表现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蹴鞠纹枕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童子蹴鞠纹枕


从这两件瓷枕上人物脸部的不同表情、手脚有别的姿势和情态的区别,反映出“蹴鞠”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盛行之一斑,它们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再现出宋时“蹴鞠”兴盛时的状况。这两件瓷枕上所表现的内容也是制瓷匠师观察周围生活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诚然,这样的作品,远不是生活本身的模仿和照搬,它是经过制瓷匠师心灵的过滤、精神的纯化,在简洁和单纯中所结构的画面。


赵宋时代,市井喧嚣、都市空前活跃,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也非常多。那些供市民冶游的商业性娱乐场所,时人称之为“瓦舍”,这种“瓦舍”拥有很大面积,内设众多的表演棚——“勾栏”。瓦舍勾栏里聚集了各类时兴的表演伎艺,每日不停地进行演出。


《东京梦华录》谓:“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京瓦伎艺中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内中提到一种“小儿相扑”,我认为《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小儿相朴纹枕》中展示的内容,应是当时“小儿相朴”的伎艺表演。这件枕具上两个孩子被“相扑”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无论从动作到眼神都有交流,一招一式身体的动态都非常强,在艺术表现上是非常贴近生活的。这种充满童真,淳朴、简练有致的画面,明显带有极大的趣味性,充满与生活相关的情感。宋代磁州窑烧制的《宋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纹枕》也于画面的中心部位,描绘一着紧身衣裤的表演者,他非常勇敢地倒竖在急速奔驰的马背上,表演着令人惊叹的一种绝技。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小儿相朴纹枕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纹枕


这些丰富多彩的鲜活形象,反映了宋代社会广阔的现实生活,并再次显示磁州窑的制瓷匠师洞察社会生活是非常广泛的、基础也相当深厚。


磁州窑瓷枕上这类风俗性瓷绘,它们虽不像当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样对汴梁城的热闹场面予以全面的记录,但也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宋代市民生活的一些侧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口味,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虽然这些日用的民间艺术品缺乏文人高雅的书卷气,但是这些瓷枕的装饰纹样迎合了市民阶层审美的需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节选自《宋瓷之美》

李纪贤 著


《宋瓷之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