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大家好,关于大理苍山洱海传说故事「大理洱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自称“白子”、“白尼”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
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
文化与艺术
语言
白语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语。中国民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
●白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以白语为主要交际工具。
●白族地区的电影、广播、电视和报纸都使用汉语文,民间文艺活动则以白语为主。
从历史发展情况看,白族地区的白汉双语状况是比较稳定的,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没有产生白语人口大规模转用汉语、白语功能大规模萎缩的现象,这都说明白语的使用和功能是基本稳定的。
文字
白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即白文。白文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白文形成以后,一直在白族民间使用。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从文献材料看,不仅被用于书写各种碑刻铭文,还被用来书写历史著作、文学作品,说明白文的流传使用是较为普及的。
建筑
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
民居的特点是素净、精致、庄重、整齐。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
雕刻
白族的雕刻艺术闻名于世,主要体现于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剑川石钟山石窟和大理国经幢为代表。
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
大理国经幢,又名“地藏寺经幢”。经幢造型优美,雕刻技术精湛,具有密宗佛教造像的特点,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
舞蹈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多种鸟兽类舞蹈、踏歌舞等舞蹈形式。
其中“仗鼓舞”最受白族人民欢迎。
仗鼓舞
仗鼓长1.2米,内空,两端大如碗口,皮革蒙绷,中间细小可握。表演时三人一组,仗鼓而入,鼎足而立,以多个小圈连成大圈,伴随笛子、唢呐、大号、锣鼓等音乐节奏,边敲边舞。
当代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即为白族人。
风俗习惯
婚俗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苍山为盟,洱海为誓”,永结同心。
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除此之外,白族人民还有火把节、绕三灵等节日。
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
此外,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众中也有一定影响。
民族服饰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或穿外套麂皮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黑色长裤。出门时,常背挂包,有的还佩挂长刀。
女子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
白族特色茶文化三道茶文化
三道茶,又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待客交友的礼仪。
三道茶表演
白族的三道茶最初只是长辈对晚辈求学、学艺、经商,以及新女婿上门时的一种礼俗。不知不觉,白族的三道茶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以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客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