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带孩子看展览「浙江美术馆展览预约」

时间:2022-11-25 09:49:12 来源:哔哔精儿

大家好,带孩子看展览「浙江美术馆展览预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工作和生活总是遇到一个又一个展览。家有不到四岁的小朋友一枚,不知不觉,小朋友每年也看过10来场展览了。

现在带着孩子进展厅,最大的变化,是不用心惊肉跳地担心她和作品“亲密接触”。看到其他小朋友尝试触摸作品,我家小朋友还善意提醒说:“只能看不能摸哦。”

看了这么多展览后发现,带孩子看展览,就是最直接的美育之旅。

文丨张小芮 编丨Yuan

艺术展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我们熟知的“艺术狂热爱好者”宋徽宗面对锦绣山河,完全不及字画藏品来得动心。

《瑞鹤图》是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图源:pinterest

在欧美城市,一家人一起在周末看展览、逛博物馆美术馆,是很受欢迎选项。

可能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看不懂艺术,面对无法解读的作品有莫名尴尬;走进那些喷绘、LED屏幕为主快消费式的展览现场,误以为这就是不过如此的作品;面对安静神秘的画廊大门,迟疑是不是仅仅适用于“藏家入内”?

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被“误读”的过程。艺术的意义在于被接触、解读、传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美术馆里的观众,图源:pinterest

我将通过观展前、中、后三阶段的不同感受,给大家分享一些带孩子看展的心得。

观展前

基本上全球的文博机构、美术馆画廊都在周一闭馆休息,在看展览之前可以去机构的官方账号上确认,这样还能提前了解展览的信息。

带孩子去看展览前,可以简单地给孩子介绍一下相关背景,例如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世界地图和地中海地区地图资料,以及展览预告里面的图片,向孩子介绍:

“古罗马的年代大概等同于中国的秦汉时期,这里面讲了当时人们的族群生活、墓葬习俗。古罗马怎么扩张成为一个大的帝国……”根据孩子的接受度适当讲述,并不是以知识输入为主。

找到和展览主题相关的纪录片、知识科普先行预览,再等到了实际的展览现场,往往达到记忆呼应,理解起来更顺畅。

国家博物馆《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展览现场,图片由作者实拍

记得提前和孩子沟通观展礼仪。不宜跑动、触摸作品、保持安静,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上绘画材料写生,具体情况需要遵守每个机构的看展规则。

写生也是观察和感受作品的方式,通过现场的描绘,从线条、色彩、形式、立体结构等多方面细致地观察。

前不久,我带孩子去今日美术馆看《加埃塔诺 · 佩谢:人无完人》展览,去之前先给小朋友打预防针:

“我们将要去看一位意大利老爷爷的作品,他的作品是一些桌子、椅子和各种好玩的东西,但是到了现场一定不能摸,因为这次这些桌子和椅子不是来让人坐在上面的,它们的任务是给大家讲故事,所以需要保持距离。”

今日美术馆《加埃塔诺 · 佩谢:人无完人》展览现场,图片由作者实拍

果然,到现场后小朋友很配合,还自言自语:“我不能碰到它们,我可以在旁边远远地看”。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在展厅内家长一定要陪伴好,网上有不少孩子在展厅内破坏作品的新闻。

对于“展品不能触碰”这个概念,也是需要在文化环境中逐步培养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成年人为了拍照,竟然会损坏或随意倚靠作品。不得不说,对文化艺术的尊重,体现了人的素养。

观展中

对于看展过程中是否可以拍照片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在机构允许,不开闪光灯的情况下,拍照有利于后期记忆。

就像曾经在艺术史的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的学习窍门,不仅要拍照,还要站在作品、文物附近拍照,把自己变成比例尺。这样才知道后母戊方鼎的体量到底有多大,布尔乔亚的大蜘蛛到底有什么样的气势。

回到家以后可以让孩子描述自己看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也让我联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在朋友圈就能看展的时代,还有必要去展厅看吗?

法兰克福学派的瓦尔特·本雅明早在1936年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就分析了这个问题,他提出:在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韵。

解释成大白话:处处都能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长途旅行去卢浮宫看原作里的蒙娜丽莎,“灵晕”是不是就消失了?

灵晕,简单来说是指《蒙娜丽莎》原作那种真实存在的感觉给人精神带来的触动。

围观《蒙娜丽莎》的人群,图源:pinterest

作为艺术行业从业者,我倒并不担心复制品给原作带来的冲击,原作所具备的精神性以及展览现场沉浸式的体验,正是当今人们为了跳脱日常所需要的体验。

就像是我们在屏幕上看到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仍旧不及亲眼所见那种震撼与共情,最起码富氧含量不同啊。

在看展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分享感受。孩子是最具好奇心的“小学者”,他们自然地会抛出许多问题。

曾经在展厅里听到家长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说:“你看不懂,等你长大了再说吧”,有些问题家长也没法解答。

别担心,可以通过搜索、阅读展览讯息,或询问展馆工作人员,尽量给孩子答复。

例如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可以解释为:艺术家把钟表想象成生物,是不是看动画片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而写作业的时候时间很慢呢。大部分在美术馆工作的人员都很乐意给观众解答疑问,这是传递和分享的快乐。

达利《记忆的永恒》,图源:pinterest

带孩子参与美术馆举办的公教活动,在沉浸式的空间里寓教于乐,是接触艺术的绝佳方式。

例如近期在北京798艺术区十点睡觉艺术空间展出的《家舞台》展览现场,大朋友小朋友可以进入、穿行,搭建一个建筑。还有多种形式的艺术工作坊,让孩子对于美术馆、展览、作品的概念在头脑中立体链接。

《家舞台》展览现场,图源: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有时候,孩子看待艺术品的眼光比成人还犀利,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有一次看展,遇到美国艺术家奥基夫画的花朵局部,非常抽象,但是小朋友依然很喜欢,并且说“这个花朵好漂亮啊,像妈妈一样。”

还有一次,看到德国艺术家基弗画的抽象的田野、花朵和女性形象,小朋友的反应很敏感,说:“这个看起来有点可怕,这个妈妈受伤了。”

不论孩子还是家长,作品就是看世界的窗口。

观展后

走出展厅并不意味着结束,观展后的记忆还在延续,和后续生活中的很多经历连续起来。

我们看到棱镜变形的时候,可以联想到毕加索的《哭泣的妇女》;我们也能在生活中发现许许多多个蒙德里安;自己的艺术创作里,可以加上所见展览留下的印象元素,让艺术力成为生活探索的补充能量。

蒙德里安作品(上),借鉴蒙德里安创作的儿童画(下)图源:pinterest

如今,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平台上都有知识分享和趣味活动,虚拟博物馆的观感越做越好,足不出户可以游走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或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古往今来的文化精萃对话。

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绘画方式有其特点,比如1-3岁的涂鸦期,如果刻意教他们画具体的形象,是对想象力发展不友好的。在孩子创作时,以鼓励、沟通为主,尽可能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自由探索、尽情发挥。

让孩子和艺术充分接触,给予感官、思维、情绪等各方面的充分发散,再回到生活日常中,建筑布局、食物摆盘、产品包装……都可以去发现它们“艺术的故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