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汪曾祺的散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汪曾祺关于吃的散文」

时间:2022-11-26 11:01:12 来源:东莞鸿阳数控

大家好,汪曾祺的散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汪曾祺关于吃的散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几年前去过漳州,知道漳州有一种近乎诡异的美食---鸡仔胎,听说早晨远远地可以听到“鸡仔胎……”的叫卖声。早晨睁开眼,阳光明媚,拉开窗帘,见车水马龙,城市开始新的一天,却不曾听到期待已久的声音。我心隐隐失落,觉得这种奇怪的美食,应该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吆喝“声,终归没有亲耳所闻,不免遗憾。

吆喝是一种古老的广告,是一种特色鲜明,奇妙无比的声乐艺术。随着电视、电影,电商、自媒体等的发展,这种广告日渐减少。但是我们打开电视、电脑,手机等,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广告,这时“吆喝” 变成了广告词,或高雅,或质朴,或委婉,或直白,目的只有一个,卖出去手中的产品。无论吆喝是一种什么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它一定是不会消失的。有需求,有卖卖,就有广告,就有吆喝。即使写一则文案,以文字的形式为产品做宣传,默不作声,可有时无声胜有声,这也许是一种爆发力更强的呐喊。

再次打开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滋味》,他笔下神韵鲜活的吆喝,唤起了我们遥远而清新的记忆。今天,就从写作的角度,学大师汪曾祺写吆喝声。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写吆喝:

一、吆喝简答,目的明确。

不是所有人都懂吆喝的花样,我在南方,很少听到像旧北京城样的吆喝,那么多花样,尤其是合辙押韵就显得更为勉强了。大多卖什么,就吆喝什么,一个字也不多,最多来一个高低起伏的变化而已。他笔下的吆喝内容也很简单,卖枸杞头,““枸杞头来!……”;卖蚕豆的,吆喝”烂和蚕豆……“或“铁蚕豆”;卖萝卜的叫卖“紫萝——卜!”,专收旧衣烂衫,喊“有旧衣烂衫找来卖!”。吆喝的内容大多寥寥几字,干脆短句,简洁有力,目标明确。这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是一种启发,原来写吆喝很简单,卖什么就直接写什么。也许这符合汪曾祺的性格,就是写吆喝的对象,质朴而不失鲜活,内容上也也不来半点花里胡哨。

当然,如果能从“商品产地、商品制作过程、商品主要特色”等方面,来表现吆喝的内容,也是非常好的,汪曾祺散文中也有一些吆喝稍微复杂,但是大多是简约型,也不损其吆喝的魅力。

二、声乐之美,宛如天籁。

吆喝是一种靠声音取胜的艺术,或者根本不需要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也许更真实。吆喝来源于小商贩,他们既不是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也不是在商言商的大生意人。小本小利,这些小小的商品,或来自田间地头,或来自巧手做成,简单的生活,自然的状态,所以他们的吆喝声也是一种天真的美,是一种经世俗浸染却依然活泼、自然的美。汪曾祺极力形容这种美,这种美,不经雕琢自风流。

如在《故乡的野菜》里,那些吆喝“卖枸杞头来”附郭近村女孩子的声音是脆的,脆脆地传得很远,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带着雨水的声音一定能慰藉人心,有清亮、温软得一面。一个声音美的女孩,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好女孩。

如另《职业》一文中,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

这几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收破烂中年妇女的嗓子脆。声音高,拉得长,可以看出她力气足,有一种农村妇人的健美。口齿伶俐,吐字清楚,一拉腔,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三、人物立体,个性吆喝。

上面从吆喝的内容和声音之美聊了“吆喝什么”和“怎样吆喝”的问题,那谁在吆喝呢?在汪曾祺的散文中,写杨梅,枸杞头,萝卜等,大多是女性在吆喝,她们大多挎个篮子。作者以朴素、热情的文笔,写吆喝的主人,女性的美和“杨梅”等相映生辉,就好像杨梅就应该这美美的人来卖,再加上吆喝一声,整个空气都是酸甜酸甜的了。

但是在《蚕豆》这篇文章里,写到一位卖“烂和蚕豆”的老人,“这老人至少有七十大几了,头发和两腮的短髭都已经是雪白的了。他挎着一个腰圆的木盆,慢慢地从胡同这头到那头,哑声吆喝着:烂和蚕豆……”,这位哑声的老人家已经年迈、沧桑,他卖力地生活着。“又过了些日子,老人不见了,我想是死了”。这位老人让人想起杨绛笔下的老王,让我们感受到底层小人物真真实实的生存状况,他们生活在困窘中,但还是努力地生存着。作者的笔触,带着我们以一颗悲悯之心,去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有的吆喝是让人叹息的吆喝。

在《蚕豆》中,还写到一个卖“铁蚕豆”的中年人,“每天有一个骑着自行车卖铁蚕豆的从他的后墙窗外经过,吆喝‘铁蚕豆’……这人是个中年汉子,是个出色的男高音,他的声音不但高、亮、打远,而且尾音带颤。”,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像那种热血沸腾能闹事的人,虽然他不是。但是他的虎虎生威,作者认为,会给住在这个胡同里正因为遭受迫害而精神紧张的沈从文先生以压力。通过吆喝声的“铁”味,既凸显了这位中年人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的世态人情,令人不免唏嘘感慨。

四、街头巷尾,民俗风情。

第四个问题,在哪里吆喝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口味,不同的爱好,不同的民俗,不同的风情。吆喝声和吆喝人,成为某个地方的一道风景,或一种特色。就好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鸡仔胎,和回旋的吆喝声,是漳州的一大特征。这是一种“勇敢”的美食,它甚至能迎合外地人的“冒险”精神。有一些商品,只属于某个地方,就好像一株庄稼,只适合长在某一块地方,如南橘北枳,水土使然。

在汪曾祺的作品种,在昆明卖杨梅的苗家女孩,坐人家阶石一角,不时吆喝“卖杨梅”,声音娇娇的;每年秋末,就有泰州人来卖紫萝卜,都是女的,挎一个柳条篮子,沿街叱喝;到了北京,街头巷尾,常听到叫卖“心里美萝卜”……

”吆喝“的内容无论如何简单,但是都被赋予了鲜明的韵律和曲调,是一种独特的民年间音乐形式。它和叫卖的商品,和吆喝的人,一起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就好像提起冰糖葫芦,就想起它的吆喝声,这吆喝声回旋在老北京的上空,那是一种不忍丢失的“文化遗产”。

今天,以汪曾祺的散文中的吆喝声为例,从”吆喝什么,怎样吆喝,谁吆喝和在哪里吆喝”四个方面,学习如何在作文中写吆喝声。也许,吆喝的声音会在空气中和记忆里萦绕,它和吆喝人,和吆喝过的那块地方,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理,也一起成为不能失去的永恒。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