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石器时代古人类 知识梳理「部编版新课标前言解读ppt」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人类发展为前提,认识我们的来处,正视我们的去处,还原人类的历史,厘清文化原理和社会运行规律,达到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消灭种族偏见,养成文化宽容是我们写作者的任务,也是本书编辑者的初衷。由此,我们就对本书的编辑,谈一点心得体会,以作为本书的前言。
编写者从2004年阅读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开始,至2009年系统自修复旦大学研究生的人类学课程,阅读意大利遗传学家L.L.卡瓦利-斯福扎、F. 卡瓦利-斯福扎的《人类的大迁徙---我们是来自非洲吗》,到2010年收集中国石器时代的资料,计划整理中国石器时代的田野考古资料,至今已有16年的时间了,目前《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编年》已经完成了编辑,希望能得到人们的喜欢。
在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当我面对这些没有生命体征的人类、动物遗骨,以及由人类使用的石器、骨角器、玉器、陶器时,我的内心是震撼的、兴奋的、不可思议的。在中国,人类从旧石器巫山人开始,到新石器仙人洞文化,其间有240多万年。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人们从最初的旧石器,发展到使用新石器,该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啊!这对我们的心智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只能从那些沉默无语的遗物、遗迹中,找到人类发展的脉络,读懂我们人类在自然中自我救赎的心理。这不仅需要自己具备强大的心理,也需要相对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由此,我从内心发出感慨:我们生命的历时短暂,而人类历史又那么的漫长,那些我们无法感知的时间阻挡了我们的眼界,一些定势思维,造成我们难以接受我们眼界之外的事物。想起来有些悲哀,人生短暂,我们却还要在短视中消磨时光,用一些无用的知识,折腾本就有限的生命。当然,用一本书来解决人们数以万年计养成的习惯,是作者自己的短视,但是,一本书能打开人的天眼,提升眼界,这还是可能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祖先有所认识,以明了我们自己的来处。至于怎么看清我们的去处,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1
一、石器时代的划分
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2把史前人类第一次划分为三个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这个划分一直延续至今。在此基础上,有人又把石器时代划分为早、晚两期。
比如,法国的考古学家曾经提出,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晚两个时代,早期叫"打制石器时代",晚期叫"磨制石器时代"。到了1865年,英国的考古学家约翰·拉布克3发表了《史前时代》一书,他采纳了法国人的划分,但是创造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名词。他解释这两个时代说:旧石器时代,即早期的或者叫做旧的石器时代,是一个打制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即晚期的或者叫做新的石器时代,是一个磨制石器的时代。由此,石器时代就被细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汤姆逊提出的三个时代,被拉布克分成了四个时代。如今,这些名词在世界各国的考古学中被沿用。
在 1865—1875年之间,法国考古学家拉尔太4写了一本叫《亚奎丹的遗物∶对法国南部边缘冰川区及其邻近省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贡献》的书,把旧石器时代分为早、中、晚三个不同的动物期∶早期叫犀牛时期;中期叫洞熊猛玛象时期;晚期叫驯鹿时期5。拉尔太的分期,主要是以古生物化石为基础,而不是以考古学的遗物为基础。因此,拉尔太的分期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中使用有限。以考古学遗物---石器为标志的分期,则由另一个法国考古学家莫尔蒂耶6提出。他在1869-1883年之间写了一本《石器时代各时代的分类》的书,把旧石器时代分为五期:早期的前期叫舍利期(相当于拉尔太的犀牛时期),后期叫阿舍利期;中期叫莫斯特期(相当于洞熊猛玛象时期);晚期的前期叫索留特累期(相当于驯鹿时街),后期叫马格德林期。后来,有人在莫斯特期和索留特累期之间又加上一个奥瑞纳期,变成了六期。这六期就成了欧洲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的标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中国旧石器时代分期,基本上沿用了这样的分期。
新石器时代是史前考古学中一个重要的时代。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世界不同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早晚,以及新石器时代发展的快慢和阶段均不相同。因此,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对新石器时代的统一分期。而且,在什么是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至今还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到了1926年,考古学家布基,在他著的《我们得祖先》一书中总结到,新石器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①农耕;②家畜饲养;③制陶术;④磨光石器。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进入青铜时期,文字出现,人类迈入文明时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资料可追溯到巫山人时代,距今约250万年7,截止于江西仙人洞之前时期8,距今约12500年前。在江西仙人洞时期,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但是已有少量磨制石器发现,故而定性为人类新石器早期遗址。就目前田野考古发现,江西仙人洞遗址,有中国最早的陶器和农作物遗物,具备布基对新石器时代特征的表述,是中国新石器发端时期。
二、人类起源与进化
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有许多说法,有科学的,也有主观臆断的。从这一点来看,人类的短视、偏见、习惯阻碍着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总的来说,对于人类的起源,我依然坚持生物进化的理论,即人类是通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发展起来的。我们现代人,也就是从古人类发展而来。9
古人类是指史前的人类,包括南方古猿、能人、猿人(直立人)、智人等。这样排序,是根据人类自然进化排序的,资料由田野考古测年断代得来。
南方古猿生活在420-100万年前,最早的有湖畔种,最晚的有粗壮种,可能在150-100万年前灭绝。两者之间有非洲种、阿法种、惊奇种、羚羊河种、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他们出土于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乍得,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纤巧型和粗壮型,头得、骨盆和四肢骨形态表明能直立行走。脑容量为450-500毫升。
在南方古猿还没有完全灭种时,出现了人科的新属---能人。能人生存在下更新统地层上,体型特征较南方古猿,能人的上下颌骨更为细致,门齿、犬齿较大,锁骨与现代人相似,手骨和脚骨较现代人的粗壮,但一般说来仍较相似,脑容量约为680毫升。能人较南方古猿为进步,是介于南方古猿和猿人之间的类型。
猿人,也称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50万至20万年前,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中期的人属成员,其脑容量为800-1200毫升,大脑结构复杂,可能已经产生语言。其祖先被作为智人的直接祖先的系统地位正受到检验,目前还无定论其为智人的直接祖先。在中国,直立人的时序可追溯到巫山人,距今250万年,至和县猿人, 距今19万-15万年,也有人认为是距今28万-24万年,均属于人类进化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未发现直系遗传的案例,可能已经属于消失的物种。
智人是与我们现代人直接相关,与现代人具有遗传学意义的人类。智人有古人与新人之分。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古人类学的研究,一般认为古人和新人没有种的差别,而只是亚种的差别;古人和新人同属智人。称古人为早期智人,称新人为晚期智人,通常也称作现代人。智人的脑容量为900-2000毫升。
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约25- 4.5万年前。在地质学上属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的化石地点分布于亚、非、欧三大洲,有70余处化石点。早期智人还不是完全的现代人,其骨骼上还保留许多原始性状,且较早期个体的脑容量仍然比较小。其系统地位一般被认为由直立人直接演化而来。这一阶段的石器具有阿舍利文化传统的制造技术,并创造了勒瓦娄哇石器加工技术,亦称"预制石核技术"。
丹尼索瓦人10属于灭绝的早期智人之一。丹尼索瓦人与尼安德特人、智人同源,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牙齿的结构相比较,更接近两者间的共同祖先海德堡人。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基因显示和尼安德特人、智人相隔100万年,但核基因显示则为尼安德特人的兄弟群,因此其母系可能相同。对于这一全新的种群而言,在中国并不陌生,从20万年前的金牛山文化,15万年前大荔文化、13万年前的马坝文化,以及11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等,所谓的"早期智人"文化都由他们所创造,只是没有及时命名。丹尼索瓦人遗址以石球众多著称,他们可能是最早使用飞石的人群。从许家窑人遗址上发现的石球,当属此一类。所以,可以推断,不同地区的丹尼索瓦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制作石球。
晚期智人,也称为现代智人,具有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在距今约10万年前,某些早期智人进化成晚期智人。这一时期的人类在分布范围上明显扩大,除欧、亚、非三大洲外,还有美洲和澳大利亚。这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人类已出现明显的人种差异。在古人类学研究中,一般将距今约1万年前的现代人视为晚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起源有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即单一地区起源论和多地区起源论。
单一地区起源论认为,具有现代解剖特征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约10万年前从非洲扩散到世界各地并取代当地直立人或早期智人,成为各地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且在扩散过程中几乎没有与当地居民发生基因交流。该学说提出的证据包括对非洲化石和对中国化石的再研究以及 DNA研究结果等。单一地区起源论,也叫"非洲起源论"、"入侵论"、"迁徙论"或"代替论"等。
多地区起源论认为,现代人是由当地早期智人或更早的直立人直接演化而来,现生各大人种的性状,在很久以前就出现差异,然后各自发展并演化成现代人,在此过程中相互有基因交流,最后演化成现代各色人种。如欧洲白种人是由当地尼安德特人11逐渐演变而来,亚洲蒙古人种12是由当地早期智人和直立人演变而来。该学说支持证据主要是人类化石和石器材料。多地区起源论,也称作"直接演化论"。
编者倾向于单一起源论,因为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所谓的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进行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 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目前未发现人类不同肤色的人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可视为人类拥有共同的祖先,即单一起源。
中国考古人类学家都想从中国古人类的田野考察追踪中,证明中国现代人属本土进化而来,即认为人类是多地区起源的,进而否定人类非洲起源论。对此,我不加任何妄议,科学自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经过比对,在中国柳江人之前,中国的直立人,是古人类的分支,已经在中国的地界上不复存在了,还有部分早期智人也不复存在了。这说明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存在优胜劣汰、物竞天成的现象。
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划分:猿人时期为巫山人(距今约250万年)到和县人(距今约24万年);早期智人时期为柳江人(距今约22万年)到甘前人(距今约10万年);晚期智人时期为丽江人(距今约10-5万年)到扎赉诺尔人(距今约1.1万年)。
三、遗物
在考古学中,遗物是主要研究对象,是考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指古代人类遗留的可以移动的实物。包括各种工具、礼乐器、家具、生活用品、艺术品、装饰品、人类遗骸、动物遗骸、农作物等。在本次编辑中,是以中国石器时代为主线,所以,我们选出中国石器时代最具典型特征的遗物进行阐述。
1、生产工具
人类与低等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石块、木棒等,到后来人们可以对不称手的石块进行砍砸,用有刃的石块刮削木棒,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通过对人类发展历史的观察,人们可以借助工具获得更多的食物,保护自己的生存,从而支配自己生存的世界。也就是说,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贯穿了人类发展的始终。我们可以通过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认识到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物资生活水平。
⑴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考古学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历时约二至三百万年。当时的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属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族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阶段。在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重要的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郧县人、南京人、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丁村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等。有的人类化石与文化遗物同出。此外,还有小长梁、许家窑、观音洞、小南海、下川等文化遗址。
以下,我们就旧石器时代不同阶段的石器组合进行比对:
早期,按动物犀牛时期工具组合为例。这一时期的石器组合为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器的制作法为锤击法。
中期,按洞熊猛玛象时期的工具组合为例。这一时期的石器组合为石片、石核;石器制作工具有锤击石锤、砸击石锤、石钻、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球形器等。
晚期,以驯鹿时期的工具组合为例。石器有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器制作方法为直接打击、刮削、错磨等。骨器有骨铲、骨矛、骨针、尖状器、刮削器、挖掘器等,一般用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制成。
从使用的工具来看,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发展相当缓慢,工具的变化不大。
⑵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属于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最后的一个阶段。中国开始于12500年前。发明了农作物的栽培,逐步开始饲养家畜,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开始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与陶器,发明了纺织。中国各地已发现六、七十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如裴李岗文化、兴隆洼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①早期生产工具:
石器主要有石锤、石砧、砺石、石锛、石钻、石刀、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石球、刮削器等。
骨器主要有骨镞、骨镖、骨柄、骨凿、骨匕、骨针、牙削、骨矛等。
陶器主要有垂球、纺轮、网坠、弹丸、陶锉等,
②中期生产工具:
石器主要有斧、铲、刀、锈、凿、箭头、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弹丸、锤、纺轮、砺石、研磨器等,大多为磨制石器。
骨器主要有箭头、锥、针、笄等。
用于生产的陶器主要有陶凿、纺轮、陶拍等。
③晚期生产工具
石器主要有斧、锛、凿、犁、破土器、镰、耘田器、纺轮等工具。制作工艺为先打制成坯,然后磨制成器,用管钻钻孔。
陶制工具有陶镰、陶镞、陶棒、陶纺轮等。
④末期生产工具
石器有有铲、斧、锛、刀、镞、钺、凿、穿孔片、锥状器、砺石等,以磨制石器为主。
骨器主要有铲、镞、锥、针、笄等。
2、生活用具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才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特征之一。
中国发现的陶器距今约2-1.9万年,在江西仙人洞遗址上被挖掘发现。当时的陶器主要是夹砂粗红陶,质地粗糙,掺有石英等杂质,一些陶片中的石英粒,最大径长达1厘米,厚0.5厘米。陶器制作技术水平低,火候也很低,烧制出的陶器器壁厚,凹凸不平,壁的厚度平均为0.75-0.8厘米,最厚达1.5厘米,器胎内外表的颜色不均匀,有的陶片上还出现红、黑、灰三种颜色,陶器属于手制,表面粗糙,器型和纹饰都很简单。从复原的一件陶罐和大最的陶片观察辨认,只见有直口和口沿微外侈的圜低罐形器一种,不见有另外的器型,显得陶器的器型比较单纯。陶器的装饰主要是粗绳纹,少量的是方格纹、篮纹,有的陶器口沿外壁还饰有一行或二行圆窝纹(大多未戳穿),有的在绳纹和圆窝纹上又涂饰红纹,有的在绳纹上再刻上方格纹,少数陶器为素面。从仙人洞下层出土陶器的器型和纹饰特征来看,制陶术还处于陶器发明的初期阶段。
截止新石器末期,制陶术已经具备初期瓷器的制作工艺。选材、质料、工法、煅烧、器形、纹饰等,都有质的跨越。
⑴早期陶器
陶质主要有泥质陶、夹砂陶,火候一般在500-900℃,制陶手法一般为手制,为泥条盘筑法。在早期陶器中,主要器形有鼎、釜、罐、盆、钵、碗、壶、器盖、支座等。器形按地域有所区别。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篦纹,乳钉纹、锥刺纹、麦粒纹、压划纹等。
⑵中期陶器
陶质主要石泥质陶、夹砂陶,煅烧火候一般在800-1000℃,制法有手制和轮制两种。主要器形有罐、釜、瓶、灶、瓮、钵、碗、甑、盆、杯、鼎、缸、斝、豆、鬲、器盖等。纹饰主要有线纹、篮纹、绳纹、附加堆纹、画纹、弦纹、镂孔、彩陶、网纹、带状纹、平行线纹、曲线纹等。
⑶晚期陶器
陶质主要有泥质陶、夹砂陶,煅烧火候一般比较高,在1000℃左右,制法有泥条盘筑,慢轮修整。器表多进行抹、压、磨、刮等工序修整。。主要器形有盆、钵、勺、瓶、壶、罐、甑、缸、瓮、带嘴锅等。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刻画纹、篮纹、凸饰、彩绘等。
⑷末期陶器
陶质主要有泥质陶、夹砂陶,煅烧火候一般900-1000℃,泥条盘筑法制坯,轮制比较普遍。器形有"釜灶"、鼎、甑、斝、罐、壶、盆、鬶、甗、豆、杯、瓮、匜、盘、器盖等。纹饰有弦纹、篮纹、附加堆纹、刻画纹、按压纹、镂孔、泥饼等。
3、装饰品
中国发现的装饰品主要有玉器,也有石质和陶质、骨质装饰品。我们只挑选玉器进行阐述。中国古人类用于装饰的玉器,主要有佩戴品、随葬品、祭祀用品等。
从《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编年》中可以窥视到,中国的玉器制作,早期可以追溯到湖北境内的城背溪文化时期,距今约8500-7000年。发现玉石装饰品有棒饰、佩饰、链饰、珠、坠等。制作大致采用了取料、打坯、切割、研磨、钻孔、雕琢、抛光等工艺。琢磨技艺还较原始,沿袭了旧石器时代以来石器制作的粗放传统。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玉器制作已经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崧泽文化、红山文化时期最为典型,尤以红山文化最为发达。红山文化玉器大多为装饰品,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主,通体多为素面,典型器物有玉龙、玉兽形器等,制作手法简练,寥寥数笔,即能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神似"是其最显著的特色。在新石器晚期,良渚文化玉器发达。良渚文化玉器以深沉严谨、威武雄壮见长,典型器物是琮、璧等,细密的阴线刻和精湛的浅浮雕常令后人也自叹弗如。兽面纹是良渚玉器的典型纹饰,庄严神圣,令人望而生畏。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代表了中国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成就。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有玉箍形器、玉雕龙、玉璧、勾云形玉佩、玉镯、兽面玉牌、玉龟壳、竹节状玉珠、双联玉璧、大玉璧、勾云形大玉佩等。良渚文化玉器主要有琮、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玉璜、锥形器等。古玉器有如下分类:
⑴玉礼器类
原始人类由于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不理解,从而产生了早期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并逐渐发展到由专人(巫师)持有特殊的工具执行祭祀的使命,这类特殊的工具就是礼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制礼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礼器的出现,不是随着原始信仰产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玉制礼器最初不是为了宗教而产生的,它是一定的实用器物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被神秘化后而上升到特殊的地位。
玉制礼器的种类主要有玉璧、琮、璜、冠形饰等。
⑵动物形玉饰类
动物形玉饰,是远古人类根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按照人们的意愿对动物形态进行具体化或抽象化的艺术创作。这些原始的艺术作品,既体现了史前艺术成就,又表现了先民们对这些形象的情感和信赖,既可作为简单意义上的装饰品,又可反映先民们的执着追求。石器时代这类玉器发现的范围不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红山文化的动物形象。
动物形玉饰种类有玉龙、玉猪龙、玉龟、玉鸟、玉鱼、玉蚕、玉蝗、玉螳螂、玉虎头、玉蝉、玉人等。
⑶象征性武器和工具类
新石器时代出土了许多玉制的武器和工具,从它们的刃部磨耗情况来看,这类器物很多已经脱离了它的实用性,只是作为一种标志和象征,运用于一些仪仗、礼仪场合,多出于级别较高的墓葬中,且均放置在死者胸腹或身体周围,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从这里也可反映出军事权威的日益上升,社会权力日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象征性武器和工具种类有玉斧、玉钺、玉铲、玉锛、玉刀等。
⑷装饰品类
从目前的田野考古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玉器是玉制装饰品类。这与一切艺术品都源自于实用品并不相悖。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原始的、朦胧的美,已经溶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其实,装饰品是实用品的一种,只是由于玉质坚硬,限制了玉器制作的大小。在装饰品得到初步发展后,出现了一些制作并不精致的玉制工具,奠定了必要的制玉基础,最后才出现了大型的璧、琮类礼器。自始至终,装饰品都在中国古代玉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装饰品玉器种类有玦、环、镯、勾云形玉饰、管、珠、坠、玉角形饰、组装件、镶嵌件等。
⑸杂类
这类玉器有玉带钩形饰、玉锥形饰、玉“丫”形器、玉勾形器、玉棒形器、玉笄、方心八角纹玉片、玉牌饰等。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最初的种类是装饰品,玉制饰品在新石器时代具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装饰品也是一种实用品,但是它与实用生产工具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别,可以说玉饰品是更高层次的产物。因为生产工具的内容毕竟是现实的、真正物质的、符合劳动形式要求的社会生产资料,是人之所以称为"人"的必要条件,而装饰品却是一种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物态化的、对美产生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的产物,是孕育原始宗教、艺术观念在内的上层建筑,是精神领域、意识形态的产物。玉制饰物作为石器时代装饰品的最高成就,标志着原始人类已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同时也部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13
四、遗迹
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遗留下的痕迹。遗迹不可以移动,如洞穴、城址、聚落址、居址、墓葬、贝丘、窖藏、窑址、矿坑、灰坑、灰沟、道路等。遗迹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
1、居址
最早的人类是居无定所,四处游荡,到处都是家。进入到旧石器时代,人类结束了四处游荡的生活,开始洞穴居住的生活。从目前世界发现有猿人居住的洞穴来看,除了人类的化石外,还有大量的动物遗骸,且存在被火烧烤的骸骨,以及火堆遗留痕迹。这说明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洞穴居住是主要的方式。从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仙人洞遗址,时间间隔约249万年,人类均以洞穴居住为主。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逐渐建造地穴式(窑洞)、半地穴式、干栏式、地面式建筑,最后发展成聚落和城市。
⑴地穴式建筑(窑洞)
地穴式建筑(窑洞)大概是根据人类长期居住洞穴演化而来,继承了穴居的传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人工挖掘的窑洞居址中,窑室中央建有火塘,洞壁挖有放置物品的壁龛。窑洞建筑在现代社会中也未消失,在中国黄土高原上,随处可见窑洞式建筑,以及地穴式建筑。
⑵半地穴式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是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最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的十分平实,中间有一个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平面形状有圆形、四方形、椭圆形等。这种建筑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比较普遍。
⑶干栏式房屋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之一。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即以木柱和连接其间的木梁为骨架,于木梁上铺垫地板,形成高出地面的建筑基础,再在此基础上架设房屋梁柱,以木、竹席等围墙盖顶。木构件之间以榫卯接合,地板间以企口拼接。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该类建筑,为史前时代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代表。通过河姆渡遗址成排的桩木和木构件,可近似地复原当地流行的一种干栏式长屋。其功用在于不使居住面直接接触地表,以便房屋下面通风防潮;同时,还可以避免虫、蛇及其他野兽的侵扰。至迟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时,不同的地区就已形成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这类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是与南方多湿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至今仍在华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使用。其与北方的土木建筑一样,也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⑷地面式建筑
是相对于地穴式、半地穴式建筑而言的,建设在地表面。室内地面经过处理,用木结构支撑屋架,木柱一般有柱洞、柱顶石等。墙面一般采用木骨泥墙14。房屋地面形状一般为方形。
⑸聚落
指古代人类各种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位置多经过选择,与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自然资源等有密切的关系,布局经过规划,一般可分为居住区、生产区、埋葬区等。依据规模和内涵,聚落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既包括一般的村落,又包括超大规模的城市。
在中国,经科学发掘的重要聚落遗址,有秦安大地湾、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华县泉护村、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都可以看出当时聚落的大致布局。其中以大地湾、半坡、姜寨、北首岭等地的村落布局较为清楚,居住遗迹也保存得较完整。聚落规模尤以华阴西关堡、或阳尹家村为最大,面积可达100万平方米左右。遗址大多保存着房基、灰坑、陶窑、墓葬或大片墓地,整个聚落布局井然有序。
2、城址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各地具有城市规模的聚落涌现很多,且因地理条件不同,城市的建设均不相同。在此,我们仅以良渚文化遗址的城址进行展示,用以知晓中国古人类文化的冰山一角。
⑴古城选址
良渚古城选址偏于良者文化分布区,即区域性国家的西南隅,并非位于环太湖流城的中心。结合迄今为止的三个考古现象:①近年发现天目山中存在透闪石玉矿矿藏;②良渚古城遗址及周边,是良渚文化玉器制作遗存最为集中的地区,良诸古城的内、外城遗址都发现诸多玉料加工遗迹;③琮、璧、钺三类玉器与琢刻纹铭的大件玉器,只在贵族墓葬中出现,贵族墓葬在随葬玉器数量、种类上跟平民墓葬间的天壤之别,都表明这一区域性早期国家的统治者,对玉矿资源开采与玉器加工技艺实施了控制,用作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统治手段。与此同时,位于天目山东端的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可以兼顾对山地物资和平原粮食等生活资源的管控与利用,有利于区域性的统治与管理。所以,良渚古城选址,着重于区域统治和生产的管理。
⑵古城功能分区
良渚古城遗址占地631万平方米,是环太湖地区规模与等级最高的考古遗址,分有宫殿区、封闭式内城、半封闭式外城遗址(含人工台地)揭示了早期城市所特有的空间形制、功能分区、防御功能、社会分工等复杂现象,其中尤以宫殿区的出现,揭示了良诸时期已经存在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现象。以宫殿区为中心的三重向心式规划布局,证实了该古城是距今5000年前,环太湖地区的一个早期国家权力中心。
⑶城乡差别出现
古城遗址考古发现三个现象:①良渚古城遗址内部,迄今为止没有找到稻田遗迹;②良渚古城周边的河网平原地带比较辽阔(约1000平方千米以上)可用作栽培稻的种植区域;③在良渚古城遗址外围周边地带,发现若干小型聚落遗址(包括带有稻田遗迹的玉架山遗址等),根据中国古代史料记载,中国成熟国家的都城,一般都在城外划定一定范围的土地与人口,作为都城的直辖区,用作维持城内非农业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可以推测,作为早期国家或城市文明的判断要素之一,良渚时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区分的土地空间布局。也是中国城乡差别的开端。15
3、墓葬
对于现代人而言,人生有三大礼仪:洗礼、婚礼、葬礼。这三大礼仪显示了人一生的物质与精神状态。对于中国古人类,他们的洗礼、婚礼是怎么样的,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是,我们从墓葬考古中,可以窥见到古人类的精神风貌。现代考古已经发现数以千计的远古墓葬群,这些遗迹可以复原史前葬礼的情形。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远古人类开始思索生与死的问题,他们认为人体虽然死亡,精神却依然存在,人的灵魂不会死亡。他们由此推论,除了现实世界外,还有一个属于鬼魂的世界。他们开始崇拜鬼魂,产生了对死者的灵魂进行妥善安置的想法。于是,远古人类渐渐地有了共识,认为安抚亡灵的最好方式,是举行隆重的葬礼仪式,将死者的尸骨掩埋起来,寄托生者的哀思,祈求灵魂早日得到新生。
由田野考古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产生死亡意识,开始对死者进行埋葬的历史,大约在10万年之前。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已经有了隆重的葬礼仪式,要为死者穿衣,佩戴珠子、兽牙、鱼骨之类的装饰品。在伊拉克沙泥塔尔洞穴中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墓葬,表明当时有用鲜花安葬死者的做法,亲人用这种方式寄托哀思。在乌兹别克的切舍菩什洞穴,发现在一个尼安德特小孩遗骨的头部周围放置了6对山羊角,表明当时举行过一种较特别的葬礼。北京的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自己居住的洞中,在墓穴中还撒有赤铁矿粉,表示了生死同在的骨肉亲情。到了新石器时代,墓葬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的族群中,发生了互有差别的墓葬方式。
4、工程遗址
石器时代出现的聚落建筑、房屋、道路、城垣、陶窑、窖藏均属于工程遗迹。在中国整个石器时代,最惊世骇俗的工程遗迹,莫过于良渚文化时期中的水利工程了。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良渚拦水坝工程修建于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工程规模巨大,堆筑土方量达288万立方米,控制范围达100多万平千米。该水利系统具有防洪、蓄水、灌溉、水运等功能,是中国最早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工程建设。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
五、史前农业
中国史前农业,以人类种植粮食作物为开端,主要以种植稻作、粟作农业为主。经考古发现证明,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中,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标本16,和1万年前栽培稻植硅石标本。粟作农业从资料中知道,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高林村乡南庄头遗址,有用来粟米脱粒的磨盘和磨棒,表现出粟(稷)种植的迹象,距今约1-0.9万。
在史前的中国北方,大多以种植粟(稷)为主,形成了以种植粟(稷)为主的黄河流域文化系统。在史前中国的南方,则形成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长江流域文化系统。两相比较,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早于黄河流域的粟(稷)作农业为主的文化。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两个不同系统的文化则相互影响、交融,为后来的华夏大一统文化打下了基础。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史前的稻作、粟作农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经济文化系统,拥有各自不同的起源地。从地理上来看,两个文化系统相互比邻,因而发生互相影响是非常正常的事。这种比邻关系,为其两个文化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强大的生命力。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史前农业就不断地得到发展。虽然在新石器时代的各个时期,史前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不相一致,但是,从新石器时代中期,或偏晚阶段开始,以种植和养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生产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部门。在龙山文化时代,史前农业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可以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而逐渐发生的,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极为密切。
六、史前畜牧业
史前畜牧业晚于农业的出现,形成规模的史前畜牧业脱胎于史前农业,也晚于手工业而独立成一种经济模式。但是,畜牧业的前身是从人类家畜驯养开始的。家畜养殖,从资料来看,几乎与粟作种植业同时出现。比如南庄头文化遗址就发现有家畜遗骸,距今约1-0.9万年。
以河西走廊农业与牧业转化为例,以窥视中国史前农业向史前牧业的转化。在河西走廊地界,较早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是以农为主,兼事畜牧,至马厂文化、齐家文化时期开始由农向牧业转化。延及到四坝文化,已经成为典型的牧业文化,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狩猎业与采集业,形成多种产业并存的生业方式。后来,分布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骟马文化和河西东部的沙井文化,尽管都是外来文化,但石并非土著文化,都保持了与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相同的以牧为主的生业特点,均为定居的畜牧业而非通常所谓的游牧。
七、史前手工业
在中国,首先产生社会分工的是农业与手工业。在中国,这一现象有人认为发生在大汶口文化中期17,当时的家畜养殖、手工业均比较发达。到龙山文化时期,手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当时强大的经济部门。手工业专门化迅速发展,工艺技术和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品空前丰富,品质优良。对龙山文化手工业的这种认识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得到的。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专论不多,但是许多文章都有一定的篇幅进行论述或详略不同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史前文化一般把手工业分为制陶业、玉石、骨蚌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冶铜业六个专业。
关于社会分工问题,现在的资料还没有明显揭示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存在。到河西走廊齐家文化时期18,农业与牧业的分离,也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了。农业与手工业分工,以大汶口文化中期计,当时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手工业与农业分工,早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以稻、粟作农业为主的长江、黄河文化,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区域内不存在大规模的以畜牧为主的游牧部落。后来从农业转化出去的牧业,也是定居型牧业。
八、史前艺术
1、装饰品
人类的艺术品,首先出自于人体装饰。这是古人类最早用来伪装自己,欺骗动物,一是为了捕获动物,二是用来壮胆。到后来发展成用来吸引异性注意,求得配偶。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开始制作和佩戴装饰品。最初的饰品十分粗糙,一般都是稍作加工的小件自然物品,如兽牙、鱼骨、鸟骨、石块、贝壳和蛋壳等,经过简单修整打磨,基本保留着自然形状,穿上一个小孔后作坠饰挂在身上。北京山顶洞人、宁夏洞沟人、山西峙峪人、河南小南海人、辽宁小孤山人、金牛山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装饰品,有的饰品还涂有红色,这应当可以算作是深加工了。
到了新石器时代,真正的人工饰品才出现,使用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工艺,不少以自然物为原料的饰品,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本的形状。原来并不是以美容为目标的装饰品,后来有了更明显的美容目的,饰品本身也就制作得越来越精美了。
从装饰品制作发展中,可以明了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以及源头。
2、岩画
中国岩画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几个省区。最甚者是内蒙古的阴山和新疆阿勒泰山,内蒙古的阴山岩画长达300多公里,新疆阿勒泰山则更长,有1600公里的岩画长廊。
中国岩画题材,主要有70余种,大类有自然事物、生产生活、信仰符号等,远古时代的题材也在这些范围以内。岩画内容一般属于客观现实的写照,图形虽然简单抽象,呈图案化的特点,但是让人一看即可明白图案对像,并且可以明确感受它的内涵,产生联想。实际上,中国岩画没有太难懂的画面。
3、彩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卓越的艺术成就之一,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块丰碑。在中国,最早采用彩绘装饰陶器的,是白家村文化先民,尽管当时的彩陶还只有非常简单的图案,色彩也比较单一。后来到仰韶文化,人们把彩陶艺术先前推进了一大步,至马家窑文化先民,彩陶艺术发展到了顶峰,制作出许多精美的彩陶作品。新石器时代彩陶,是史前居民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也是史前艺术集大成者。一些研究者对彩陶推崇备至,为了突出史前先民的这项艺术成就,特取名为"彩陶文化"。读者可在本书中追索彩陶的发展,及其细微处的精彩。
彩陶制作在新石器时代还未结束前,就销声匿迹了。这是让现代人不能理解的事。有一个原因,是至今比较被人接受的,即陶器的烧制技术的提高,导致陶器的颜色都呈黑色,以至于在陶器上彩绘造成了困难,而后来的黑陶制作、烧制、质地均比以前的彩陶更好,故而人们淘汰了质地较次的彩陶,而推崇黑陶。这只是现代人的推测,到底如何,目前尚不可知。
4、雕刻
雕塑与刻绘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在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制作小件饰物,就已经开始采用雕刻技法。到了新石器时代,雕刻技法发展到成为人类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段,考古发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量雕刻艺术品。新石器时代居民雕刻的材料,有骨、牙、陶、石、玉等,手法有线刻、浮雕、圆雕等。有不少器物上附属雕刻,包括一些单体雕刻,均不乏其珍品。
史前雕塑艺术品,不仅仅是以艺术欣赏为唯一的目的,它们多与原始宗教信仰相关联。也正是如此,雕刻工艺水平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一些高水平的手工业艺人,也由那个时代培养出来。许多精美的雕刻工艺品,没有专门技巧的人是制作不出来的。
5、乐器
在中国发现最早的乐器是骨笛,从贾湖遗址发掘中被发现,距今8000年。河姆渡也发掘出无音孔陶埙、骨笛,距今7000年。之后,在兴隆洼遗址、裴李岗遗址均发掘出骨笛。之后的遗迹中均未再发现什么乐器。到了距今4300-3000年的陶寺文化,时间相差3000多年,才重新发掘出乐器。从陶寺遗址出土的乐器有鼍鼓8件、石磬4件、土鼓6件、陶铃6件、铜铃1件、陶埙1件,合计26件。19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乐器,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把音乐艺术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和声应该已经出现。
九、中国文字溯源
文字被定义为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定义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关键词:记录语言、书写、符号,这就框定了文字的性质,凡是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均不能称着文字。首先,文字的功能是记录语言,不能记录语言的符号,则不能叫做文字。文字可以书写,记住,是书写,而不是刻画。关于符号,则是一个很具哲学意味的概念。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20在他的著作《人论》中,是这样定义符号的,他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的特性,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所以,文字是人们创造的符号,它必须是一个系统,才能记录语言,才能将人的思维和行为转化成“第二客观世界”在人类史上传承。
仔细的收集整理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刻画符,它们有贾湖文化的契刻符,距今8000年前;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距今约7000-5000年;大汶口文化刻符,6100-4600年。良渚文化在陶器、玉器上的刻符,距今5300-4300年前;客省庄文化的兽骨刻辞,距今·5730年;龙山文化刻在陶片上的刻符,被视为是文字的雏形,距今4600-4000年;石家河文化在陶器上的刻符,距今4600-4000年。这些刻符就目前来看,不具备记录语言的功能,记事功能应该是主要的。这种在器物上刻画的符号,在中国民间的一些手工作坊里,还依然在使用。比如传统木匠用叉墨,类似于刻画符,就是比较明显的例证。
这些刻符虽然不满足记录文字的要求,但是作为文化符号,反映人的思维,指导人们行为的功能,还是具备的。因此,说它是中国文字的前身也不为过。
本书编辑完成,在此,感谢那些曾在我编辑本书时给予我帮助的朋友!
蔡利华
2020年10月于重庆
注释:
1、本文的观点是以人类学的视角为切入点。
2、汤姆森(C.T.Thomsen1788—1865年)是哥本哈根一个商人的儿子。他从小喜爱古物,开始只收藏古钱币,后来广及于所有的古物。由于他对古物的爱好和丰富的知识,在1816年继承尼鲁布担任了丹麦皇家古物委员会的秘书。这一年,丹麦政府决定成立国家博物馆(名字叫"兵器博物馆"),并任命汤姆逊为第一任馆长。同时把皇家教堂的房子拨给博物馆使用。汤姆逊对古物委员会的藏品进行了仔细的整理和研究。当时还没有恰当的文献记录来对丹麦的古物进行分类编目。但是,汤姆逊相信,人类使用石器要早于铜器,而使用铜器又早于铁器。因此,他把博物馆收藏的古代武器和工具按其质料进行分类,创造了三个连续的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并分别为它们建立了展室。1819年,博物馆对外公开展出了。在博物馆的第一个说明书《国家古物指南》中,汤姆逊详细地说明了这三个时代的划分。 1836年,《国家古物指南》正式出版。1848年一个叫罗得.依勒斯米尔(Lord Ellesmere)的英国人把该书译成了英文。于是,汤姆逊所创立的三个时代的理论就在欧洲其它各国流行起来。参阅《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第99页,王巍总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3、约翰·拉伯克(John Lubbock, 1834-1913)英国考古学家、博物学家,银行家。生于伦敦。曾两度当选为议员(1870年和1874年),并任伦敦大学副校长(1872-1880)。1865年被封为准男爵,1900年升为男爵。以《史前时代》一书(1865年)驰誉世界。所首创的"史前史"(Prehistory)、"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和"新石器时代"(Neolithic)等词已被学术界广泛采用。他把社会发展看作是经济进步的结果,并认为来自东方的入侵导致了文化的变迁。其他著作还有《文明起源与人的原始状态》(1870年)等。对昆虫学也颇有造诣,所著《论动物的意识、本能和智能》一书(1888年)开启了动物行为学研究之先河。另著有《昆虫的起源与变态》(1873年)、《蚁、蜂和黄蜂》(1882年)等。
4、拉尔太(E. Lartet,1801-1871年),法国考古学家。
5、中国的人类考古分期,也沿用了这个划分。
6、莫尔蒂耶(G.de Mortille, 1821-1898年),法国考古学家。
7、参阅《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编年》,巫山人遗址。
8、参阅《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编年》,仙人洞文化。
9、中国古人类时序:巫山人(约250万年)---建始猿人(200万年)---元谋人(约170万年)--- 蓝田人(约115万年)--- 洛南(100万年)---郧县猿人(约93.6万年)---浙川猿人---北京猿人(约77万年)---郧西猿人---南召(50~60万年)---沂源(40~50万年)---南京汤山(35万年)---桐梓(约24万年)---和县(约24万年)---《往下是智人》柳江人(约22万年)---金牛山(约20万年)---巢县人(20万年)---长阳人(19万年)---新洞(17万年)---许家窑(12.5万年)---丹尼索瓦人(约16万年)----大荔人(约15万年)---马坝人(约13.5万年)--- 丁村人(约10万年)---许昌灵井人(10万年)---丽江人(10~5万年)---黄龙人(5~3万年)---穿洞人(5~1万年)---武山人(3.8万年)---河套人(约3.5万年)--- 山顶洞人(约3万年)---安图人(3,5万年)---资阳人(3万年)---左镇人(3万年)---田园洞人(2.5万年)
10、参阅《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编年》,丹尼索瓦人。
11、尼安德特人,人类学名词,指一种化石人类型,属于智人的一个亚种,其特征是低而宽的脑壳,连续的弓形眉嵴,凸出的枕区,四肢短,关节大。参考《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版,第570页。
12、蒙古人种,亦称"黄色人种"、"亚美人种"。世界三大人种之一。包括北亚、南亚、东亚、东北亚和美洲等种族类型。人口较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等地。活体主要特征是皮肤以黄色为主,面部扁平,脸宽大,眼裂多较狭窄,鼻子低平,头发粗硬,以直发居多。头骨主要特征是颧骨高宽,面部扁平度很大,眶型较高,鼻根凹陷浅平,鼻棘和犬齿窝发育较弱。中国绝大多数人群都属于蒙古人种。
13、参考《中国古代玉器》,编著:昭明、利群,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4、木骨泥墙是指田野考古中的一种遗迹现象。是古代建筑方式。古人建房时,在房屋四周开挖沟槽,在沟槽中挖掘柱洞以立柱,在木柱之间编缀竹条、木条等,并在其两面抹草拌泥,最后经火烤以增加硬度。它的出现表明,建筑开始由地下或半地穴式,转到地面上。
15、参阅《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编年》,良渚文化。
16、植硅石是指通过植物的吸收沉积作用,将地表的溶解硅组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独特的硅体。植硅石的输入对于河口陆源硅的输入有重要影响。
17、参阅《大汶口文化》作者:栾丰实,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18、参阅《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甘肃省博物馆编写,刊载于《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19、参阅《中国史前文明》王仁湘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出版。
20、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 1874-1945年)德国哲学家,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西方世界影响甚广的《在世哲学家文库》将他与爱因斯坦、罗素、杜威等当代名家相提并论,专门编成一本厚达近千页的《卡西尔的哲学》(1949年纽约第一版)作为该文库的第六卷,并在扉页上将其誉为"当代哲学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现今思想界具有百科全书知识的一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