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和和花耀高级珠宝系列:大地之耀
大家好,陈凯歌拍霸王别姬「为什么霸王别姬那么经典」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霸王别姬》可以说是陈凯歌导演的巅峰之作,也是奠定他在中国甚至是世界级导演地位的作品。电影以京剧国粹为线索,以京剧名角的成长和艺术生涯为角色设置,以国家民族的挣扎和更迭与主人公之间情感纠葛矛盾为主轴,展现了一幅横跨多个时代,展示多种艺术魅力的瑰丽影视画卷。
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摄影画面,无论美术置景还是光影调度,整部影片给观众艺术的、戏剧的、视觉的享受之外,还展示了导演倾注全力,通过电影的手段体现自己艺术驾驭能力的抱负。当然,从电影本身来看,他是成功的。
这无疑是一部上映多年的经典影片,借着在国外院线重新上映的经典时刻,重温这部电影,也从摄影的角度切入,分析一下电影中,成就了这165分钟经典画面的摄影用光,都有哪些值得称道,能够被摄影爱好者学习借鉴的光影技巧。也通过这部影片来理解和认识摄影用光在电影中和摄影中的实践。
我们在学习写作的时候都练习过一种写作技巧,就是首尾呼应。这样做的目的是前后又一个照应,在最后结尾处能有一个前后接续的呼应。这种方法在电影中其实并不多见,因为电影从整体来看一般成线性,故事情节推进,结尾往往是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来收尾。
《霸王别姬》在最后收尾的情节,与影片最开始处于同一个空间和时间维度,这个设计就把整部电影叙事都设置成为了倒叙的模式,也就是回忆为主线。那么在处理这样的情节发展,画面中的摄影用光,导演也使用了相同的光线布置方法,就是通过聚光灯,将人物照亮,这个光线为点状光源,强度很高,且方向性明显,只是照亮了主人公的形象,与周围的暗光条件形成极大的反差。
这样不光的效果在于营造了一种舞台追光的效果,在视觉上有利于几种目光的方向,弱化周围不需要的细节。另一方面给观众以悬疑的思考,就是主人公的状态到底是在戏剧中,还是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如果是现实生活,那为什么需要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这就形成了矛盾,增加了戏剧冲突。而且,在光线的造型上,形成了首尾呼应,与情节发展紧密的结合了在一起。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两幅电影画面,前后两个光线除了方向和光色上的变化,形式上都是相同的逆光和侧逆光。
电影开场的镜头画面
电影结束的镜头画面,光线的类型是相同的
国粹为媒,时代风雅,摄影用光中的剪影我们知道《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代表了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粹。而且整部电影所处的历史时代在早期是京剧艺术和表演艺术的高峰阶段,如何在影片中,用电影这种现代的光影艺术形式将国粹和多种的文化视觉化的呈现出来,是电影本身的重大课题。
《霸王别姬》中,在表现时代背景的场景美术中,综合了戏剧戏曲的实际场景,做到了相当程度的还原。那么在摄影拍摄上,在光线的使用上,如何通过用光本身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就成为摄影用光的主要课题。在影片中,导演摄影师使用了逆光打光,用剪影造型的办法,大大增加了视觉的画面感,体现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表现力。
在逆光拍摄过程中,由于光线的光比过大,背光面的细节无法看清,使得画面的主体成为黑色的剪影,只能看清外在轮廓。这样在视觉上简化了主体表面的细节。比如画面中,少年霸王和虞姬的扮演者,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存在,这种情感纽带联系的是微妙的,不可言说的隐秘情感。使用逆光这种光线布置,剪影弱化了人物的细节,在画面中昏黄的光线营造了暧昧的气氛,也显得温情。这时候其实也就不需要人物细节的存在,反而体现了“霸王虞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戏里戏外的纠葛。
第二张剪影的画面映射在日式的门窗上,室内鼓乐奏鸣,观众席地而坐认真聆听,这个画面好似皮影戏一般在上演。隔着这一层窗户纸,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国粹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是相通的国际语言,是审美的对象。逆光过滤掉了人物的细节,过滤掉了侵略者的形象,留下的只有认真听戏的观众,全情表演的演员,模糊了危险与敌对。这也铺垫了后来程蝶衣在受审判的时候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的情节。
擂台上的逆光和侧逆光逆光和侧逆光在平面摄影中,在人像拍摄中是勾勒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电影中,能够渲染浓烈的对弈氛围。
逆光是相对于观众位置的一种光线,平时我们在日光下,如果是逆光状态,就会影响我们的 正常观看,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孤独感。画面中的众多人物在逆光的状态下,似乎形成了某种攻势与震慑,一种视觉上的力量压在心头。这就是逆光在心理上的影响。
逆光还可以与对称的构图相结合使用。画面中的两个人物是影片中情感对立的矛盾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鸿沟。摄影画面在两人的处理上,在用光上分别用高处的逆光勾勒出形象,分别处于两个均等的位置。画面采用绝对的对称构图,在画面上形成视觉上的势均力敌。在电影情节中,菊仙和程蝶衣也是某种情敌的存在。这样构图和用光的安排也在视觉上呈现了一种力量的平衡,这种平衡恰恰是最大的一个矛盾的埋伏。
可见摄影上的逆光在使用上是能够作为画面视觉心理构成的重要手段的。
在摄影中,所谓伦勃朗光,其实是来自于绘画的一个光线表现技巧。
伦勃朗是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用光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拍摄时,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使用伦勃朗布光方法拍摄的人像类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两者效果相似,因而得名。因为伦勃朗的油画通常采用“暗化光线”的处理手法,在色彩描绘上采用黑褐色或浅橄榄棕色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形态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部分。这种画面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形成有纵深感戏剧性的效果。
伦勃朗光线对光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摄影师消需要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复杂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这种光线在明暗处理构成了伦勃朗光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光的重要特色。
由于光线的主要表现部分在人物的面部,且是一种区域亮度的光线,这种光线能够使得面部形成较好的光影,因为是区域光的一种。在这种光线的布置之下,人物面部过度层次自然,而且立体。有利于深入刻画人物的情绪状态。
在电影中,菊仙的面部通过伦勃朗光的布光方法,面部层次细节分布过度自然。而在表现人物主体面部之外的地方,很少有光线照射,形成了暗部区域,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中,突出了主体人物形象的表现。增强了造型上的立体感。
光线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光的颜色,光的方向,光的质量,光的强度。在电影和摄影中,色彩除了物体的固有色,大部分能够作为画面形式表现的色彩都是来源与光线的色彩。
不同光线色彩能够烘托不同的情绪气氛。比如在片中,每当遇到人物死亡或者是时代消亡,高色温的蓝色就会成为画面的主色调。在这样的蓝色色调烘托下,传递给观众的视觉心理就是凄凉和落寞,要不然就是遇到形色诡异的人物和气氛。当画面充斥了低色温温暖光线的状态时,大多是温情脉脉的情节即将上演的时刻,或者是代表了火红的革命年代的激昂情绪。
色彩不仅是传递和影响观众视觉心理的重要因素,也是交代画面年代感的手段之一。在主人公儿时成长的民国初年,很多时候画面的色彩被渲染成为昏黄的色调,这种色彩经常被表现在怀旧的复古的情绪中。
在摄影拍摄过程中,我们经常在寻找色彩,往往我们只是顾及到寻找物体的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的颜色。而忘记了环境色的来源,光源的颜色。就拿室外光源太阳来说,其实每一天不同时刻的阳光呈现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光线色彩,在不同的时间段拍摄照片或者视频,画面的色彩倾向会产生相当大的变化。
电影中使用的大量的改变光源色温问的色片,是电影拍摄用光的基本手段,也是我们理解摄影中光线色彩的最佳途径。
在电影中或者摄影中,摄影用光与摄影构图是一般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伴随的一对搭档。两者的结合能够产生化学反应,在画面上形成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
画面中使用了对称构图形成画面,配合着使用了低角度的光线,在整个画面上用光影形成了一个明暗对比和对角线分割的结构。我们都知道,对称构图是在寻找平衡的秩序的美感,而光影造型强烈的打破了这个平衡的存在。光影和对称构图在画面中形成了对比,制造了视觉上的矛盾。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在电影中,也丰富了叙事情节的情感深度。
这个画面在摄影上综合使用了剪影,逆光,构图上使用了对称等方法综合构成了极富戏剧性的画面。两个虞姬在争夺霸王,两个情敌在争夺段小楼,戏里戏外的两个世界将虞姬和程蝶衣放置在了最艰难的境地,这种牵扯,这种绝望,通过这样的一幅画面绝妙的表现出来。在一刹那间,人世间的绝望也就至此,也预示着到达了戏剧的高潮阶段。
还有很多类似的精彩画面,其实大家可以自己去发现和寻找,在摄影用光和构图上,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学习案例和直接可以套用的元素。电影中摄影中每一步的构成全部像是在画布上精确的描绘之后重现的一般精致,当然,导演很可能在绘制分镜头脚本的时候就绘制了精确的预想,因为很多知名的大导演都是这样进行工作的。
总结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都写在文中,用过这部电影总结了7个摄影用光的技巧。但是作为一个摄影师,必须分享给同学们一个同样经典而且同学们都熟悉的画面,作为大家阅读到这里的小礼物,那就是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程蝶衣和段小楼在照相馆拍摄合影的画面,让我们随着影片,一起回到那个用摄影表现出来的风华绝代的时代吧。
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喜欢的同学不要忘记关注、转发、点赞哦,有什么想共同交流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