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学音乐一定要上集体课 为什么呢「为什么要上音乐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说,音乐集体课可提升孩子的交际能力、群处能力。你也许会反驳:“那在学校不一样吗?几十个人一个班。”但是你知不知道,音乐集体课,可能涉及合奏、重奏、协奏等,声律合拍、八音克谐,一人出错,全盘皆错。所以乐团的协作是何等精密,培养这种协作能力是何等重要!
所以,为什么学音乐要上集体课呢?不光孟子说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要上集体课。”(后半句是我说的)连孔子都说,“诗歌可以兴观群怨。”孔孟两大圣人两千年前就看准了。
依赖一对一音乐教育的后果
大家注意:我们说集体课重要,并不是说一对一的课程就不重要了,一对一的课程当然也重要。只不过现在的音乐教育有些“偏食”,过分重视、甚至是依赖一对一的课程,所以也就造成了音乐教育的畸形发展。
有哪些畸形发展的地方呢?首先,学音乐是整体音乐艺术素养的提升,而不是单方面的弹奏。有很多从小学音乐的孩子,学了好几年,只知道机械的弹法,而不知音乐为何物?譬如说我遇到的一个拉小提琴孩子,也学了好几年,你让她照着乐谱拉一首曲子,没问题。但是我拿着谱子,让她具体到每一小节的音的时值、节奏等,她完全没有概念,学了好几年连简单的识谱能力都不具备,这种音乐教育,在社会中不在少数。
乐者乐也!前面的“乐”是指音乐艺术的乐(古代音乐和文学是不分家的),后面的“乐”是指快乐的乐!音乐就是为了人们快乐的,但是现在的音乐教育岂不是违背音乐艺术的初衷?
集体课优势一:音乐艺术综合素养
集体课除了在一起上主专业之外,还要上什么课?我们综合归纳了一下,包括:视唱练耳、基础乐理知识、音乐欣赏、音乐排练课、音乐合奏、音乐重奏、音乐协奏、和声、曲式分析、作曲、即兴创作等。
以上集体课的内容,除了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是必修课之外,还应该重视音乐欣赏和音乐排练、合奏、重奏等课程。在音乐欣赏的课程中,需要让小朋友多欣赏、聆听古今中外的名曲。很多人问:“这门课程有何意义?”其实音乐欣赏是很重要的,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乐感、激发他们的灵感等等。总之,学音乐要全面,而不能畸形。
集体课优势二:激发创作潜能
很多琴行觉得乐理都是“死”的,不知变通,但我觉得,不知变通的并不是乐理,而是老师自己。所以,琴行在教乐理的时候可以活学活用。
第一种乐理课是“实战乐理”,什么是实战乐理呢?学音乐就要当成是“玩音乐”,重点在“玩”,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改编成无数的乐理游戏,学生在学习和弹奏的时候就更轻松,且寓教于乐。
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后,还可以开始自行创作一些小曲子。很多了不起的琴行老师,从一开始就重视孩子们的编曲、创作。尽管原创的曲子很稚嫩、很简单,但总归是一个新的开始。
集体课优势三:“学而能群”
很多人说,集体课可以让学生在一起学习,可以增进他们的交际能力。这句话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说这句话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家都可以反驳:“交际能力还需要在音乐集体课上学习吗?我孩子在学校不一样可以交际吗?根本没有说服力嘛。”
确实如此,大家反驳得太对了。但是大家忘记了一点:在教室读书、在画室画画都可以关上心门,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世界;但是音乐集体课不行,尤其是在一起上集体排练课,这时候可能会遇到合奏、二重奏、多重奏、协奏等等。这需要无数次的磨合,无数次的推倒重来,要求大家齐节奏、合鼓点,声律协和,只要其中一个人出现问题,全盘皆错,你说重要不重要?你说这种交际、协作是其他地方能学到吗?本来嘛,在中世纪欧洲国家,音乐也是上层贵族之间一项重要的交际方式。
所以,孔子说:诗歌可以兴观群怨。这其中的“群”,就表示群居而相切磋,孔子主要关注的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所以特别提出音乐的功效之一,就是为了缓和群居的、复杂的人类社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