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华宁陶的美在于那「华宁釉陶」

时间:2022-12-04 09:41:05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大家好,华宁陶的美在于那「华宁釉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件器物的美,每个人都可以依托自己所掌握的美学知识或美学实践来审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指某个人因为个人化的观念与观点、感觉而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当许多人都认为某一件器物美,实质上是达成了美的共识,为某一件器物确立了一个审美标准。华宁陶传承千年而不衰,除了实用功能的因素外,华宁陶的美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新兴姑娘河西布,通海酱油禄丰醋,华宁陶器烧得绿(本地方言念lú)”。“绿”成为了华宁陶的外在美学特征之一,也是人们对华宁陶的审美共识。华宁陶美在哪里?笔者提出拙见,以供华宁陶鉴赏者参考。

华宁陶的美,美在器型

华宁老陶——马上发财

看陶赏陶,器型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看一件陶器美不美,首先要看器型美不美,是否符合美的规律。当然,这里讲的美的规律是从普遍性角度,而不是纯粹艺术性或概念探索的角度。指的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业已形成的群体式审美标准,具有经典性。

据说,华宁清代进士刘大坤为华宁陶撰写过一副对联,其中的上联是:“宜古宜今,彝鼎尊盘同述作”,对华宁陶的器型进行了经典总结,充分说明了华宁陶器型的丰富和制作的工艺难度。在器型上,现代的华宁陶和古代的华宁陶一脉相承,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古代的华宁陶成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拉坯成型,另一种是印坯、泥塑成型,少量的还有泥条盘筑成型。现代批量生产的产品,注浆、机械压制成型方式的运用在不断增加。拉坯成型是华宁陶器物主要的成型方式。华宁陶的大宗器物中,无论是花器、香器还是摆件、文房用器,圆器居多,方器为辅。

华宁陶器型蕴含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大多呈端正、对称、协调的样式,大到梅瓶、蒜头瓶、玉壶春、寿字六方瓶、香炉,小到一个碗、一个杯,均体现了“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的思想、美学。

圆雕工艺是华宁陶之精粹,也是华宁釉陶工艺的集大成者。华宁陶圆雕工艺主要通过雕塑、印坯来实现。塑得比较多的神佛像是观音和弥勒佛,两者都有平民化的特色,像平常人和蔼可亲又不失尊严。道教人物也是华宁陶塑的重要表现内容,主要有财神、关公、文昌帝君和天公、地母,财神塑得最多的是武财神赵公明,其次是文财神和关公(武财神之一),长期以来,民间传统供奉的财神,以武财神赵公明居多,且部分陶厂目前还在制作,武财神赵公明形象威武,坐在猛虎之上,双目怒视,高举神鞭呈击打状,似乎欲把世间的邪气驱除,可能寓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神赵公明是华宁陶塑中的经典造型,是我见过的泥塑财神中最威武的,却最不似财神的,但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得以长期流传,财神赵公明之名最早见于东晋神话小说,很多陶瓷专家都说华宁陶有唐宋遗风,财神赵公明陶塑是最有力的佐证之一。在华宁陶的陶塑造型中还有体现儒、释、道“三教合一”之人物塑像,虽不多见,但代表了华宁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华宁陶的造型中还有一类属于中国传统的谐音寓意祝福类:如太平有象,塑了一头白釉大象托着方瓶;寿字六方瓶,在瓶身上绘有篆书的“寿”字,寓意平安长寿;如梅桩仙鹤笔筒,梅代表人高洁、坚强、忠贞、高雅的品格,仙鹤代表益寿延年、高雅,寓意人的品位。

华宁陶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与本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充分融合后产生了一些经典的器型,像鱼型净水器,有一条鱼的,大多为三条鱼的。在鱼的造型中,有一种酷似抚仙湖的抗浪鱼,有一种极似江川的大头鱼,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且大多呈向上游动跳跃状,可能寓意“鲤鱼跳龙门”。

华宁陶的器型之美,具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又与当地人文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因而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人们的审美认识上找到了共鸣和契合点,成了真正美的存在。

华宁陶的美,美在釉色

孔雀蓝釉梅瓶(七彩虹窑烧制)

华宁陶以釉陶为主,釉是体现华宁陶特点的主要元素之一。华宁陶釉彩斑斓,历史上以绿釉、白釉为主釉色,尤其以绿釉最为出名,有“华宁陶器烧得绿”之说。相传,华宁清代进士刘大绅为华宁陶撰写的对联之下联对华宁陶的釉色做过最精辟的总结:“亦文亦质,官哥柴定共流传”。在华宁这么一个地处边疆、位置偏远的山区小县竟然能够制作出有宋代五大名窑釉色特点的陶器,更印证了华宁陶有唐宋遗风之说。

华宁陶的釉色受到了审美观念和地域岩石矿物原料的影响。按釉的外观颜色,华宁陶釉色可以分为单色釉、双色釉和多色釉(三种以上)。单色釉主要有绿釉、白釉、酱釉、褐釉、黄釉、霁蓝釉、古铜釉、铜红釉、铁红釉等。这些釉色之中,酱釉、褐釉大多施于生活器皿,如缸、罐,其他釉色在工艺陶、生活陶、建筑陶上均有表现。在双色釉和多色釉上各种釉色均可搭配使用。

华宁陶单色釉具有宋代五大名窑的特点,但又别具一格。绿釉追求碧玉之色泽,契合中华民族因美玉而形成的审美观,绿釉温润而色如翡翠,但又典雅含蓄。华宁陶绿釉与长沙铜官窑、邛崃窑绿釉陶及其他地方的绿釉陶相比,具有绿而不抢、绿而不亮、绿而不薄,恰到好处的特点,这与华宁地处高原的地理条件和制配釉的矿物岩石、陶泥和水密切相关。追求陶瓷的白是中国古陶瓷发展的一个方向。华宁陶的白釉是一种内敛、质朴的白,有的白釉会开片,但与龙泉窑开片的“金丝铁线”相比较,铁线(大开片的纹路)少,且纹路不粗犷;金丝(细小的开片纹路)多,且呈碎纹状。华宁陶单色釉中还有一类经典的釉色,就是仿铜、铁金属色,首推古铜釉。古铜釉多施于陶制香炉之上,看上去外观极似铜制香炉,与著名的明代宣德炉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华宁陶双色釉中,最为出名的是白釉点绿彩(本地叫“绿白釉”)。白釉点绿彩最早出现于北齐时期的北方窑口,历经唐、宋、元、明、清,华宁陶一直在制作。华宁陶的白釉点绿彩,白釉是绿釉之基,白釉、绿釉高度融合,点彩之后两者非常协调,很多人误认为是窑变之物。

三种釉色以上的多色釉多施于陶塑之上。华宁陶沿袭了唐三彩的工艺,多种釉色的施用,使之浑然天成,有三彩、五彩、七彩等。在器型美观的前提下,施釉种类越多,更显得其精贵。

总之,釉色是华宁陶外在的主要表现形式。在陶瓷中,器型美是共同的,但美的外在表现则是不同的。华宁陶釉色表现出的美是一种意象化的美,不会把人的审美固化在某一表现形式之上,每一个人不同的心境看都有不同的感觉,非常适宜调适人的心情,百看不厌。

华宁陶的美,美在色调

三彩唐马(华宁美陶厂烧制)

众所周知,色调对于人的心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生活在暖色调氛围中的人,开始会热烈、欢喜,但长此以往,会物极必反,产生烦躁的情绪。长期生活在冷色调氛围中的人,会产生悲哀、灰暗的心理反应,长此以往,会产生绝望、失望的情绪。

色调是华宁陶的鲜明特点之一。华宁陶的经典釉色大多呈乳浊状和亚光状,其色调润而不冷、亮而不暖,冷暖色调调和恰到好处。华宁陶的绿或如翡翠、或如大自然的绿,不鲜亮,非常养眼,是一种凝土成玉而含蓄高雅的美。华宁陶的白,如羊脂玉,与中国白釉的典型代表定窑比较,呈现白而无芒(注:宋代定窑有“有芒不堪用”之说)、白而不暗、白而不寡、白而宁静、白而耐看的特征,别具一格,很有韵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华宁陶的玻璃釉(也称为孔雀蓝釉),在蓝色的作用下,抑制了玻璃质光的反射,调和了色调,犹如孔雀羽毛的蓝,深邃而灵动。

华宁陶的双色釉和多色釉非常注重色调的搭配。如,白釉点绿彩这种双色釉,相对而言,绿釉没有白釉暖,在白釉中加入绿釉后,绿对白起到了综合作用,两种釉的色调搭配堪称完美,本地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作绿白釉。在多色釉用于比较多的陶塑上,釉彩色调的搭配则更为讲究。相对暖的色调和冷的色调会很协调地用于塑体之上,经常施用于生活器皿上的如酱釉、褐釉、黄釉也会施用于陶塑之上,酱釉、褐釉的冷色调与白釉、黄釉的暖色的搭配,拓宽了窑工釉彩使用的空间,但仍然没有脱离华宁陶釉彩中等微偏暖色调的特色。华宁陶多色釉陶塑有点类似唐三彩,但由于釉彩色调的不同,又不像唐三彩的艳丽和抢眼。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压力在加大,“紧张”“烦躁”的心理和情绪随之产生,追求休闲、宁静的生活成为一种趋向。华宁陶体现出的含蓄、宁静、质朴的美符合了人们精神上的追求,静观、欣赏华宁陶可使人的情绪变得宁静,调适人的心理和情绪。

华宁陶的美,美在窑变

窑变梅瓶(沁心陶艺烧制)

窑变是釉彩陶瓷的一个共性的特征。最典型的是河南禹州的钧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窑变的形成是由于坯料、釉料、窑内气氛、器物在窑内摆放位置、窑温的升降、烧窑时候的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传统的阶梯窑(俗称龙窑),对窑变的控制非常困难,即使是现代的气窑,对窑变的控制也未能完全掌握。所谓“火中取宝”,说的就是窑变的不可控性。窑变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窑变美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它体现的是陶瓷产品的偶发性、唯一性、特殊性,不可复制,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性,历来是中国陶瓷审美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受人们的追捧。作为以釉为外在装饰形式的华宁陶,窑变美也是华宁陶审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华宁陶的窑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色彩的变化。由于釉中的呈色金属元素受氧化火焰或还原火焰气氛的影响,呈现出的釉彩各不相同。华宁传统的阶梯窑不像禹州钧瓷的馒头窑,具有窑体宽大、窑室分室连通、分室温度相互影响的特点,对窑内气氛的控制非常困难,窑内气氛以氧化气氛(参与燃烧的氧气充分)为主。但是,由于燃料投放过多、窑门气道堵塞等原因,导致进入窑内的空气减少,也会出现阶段性、局部性的还原气氛(参与燃烧的氧气不足)导致窑变的产生。像华宁传统的铜绿釉,氧化火焰呈绿色,还原火焰呈红色。在龙窑中,绿釉以“绿”为主色,其上有的会出现红色的斑点,有的会红一片,有的会红绿相间,这就是窑变的神奇效果。白釉如坯体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也会参与到釉的反应中来,在氧化气氛里釉面会出现褐色斑点或黑色斑点,还原气氛则呈青色。像酱釉,氧化气氛呈褐色或泛黄,还原气氛呈青色,有的青釉与法门寺地宫所出的越窑的秘色瓷的釉色非常相像。双色釉,由于底釉和面釉所含的呈色金属不同,烧成气氛的不同,也会呈现出颜色相间的釉彩。古代华宁陶的窑变,偶然性比较大,属机缘巧合之物。目前的窑炉主要以气、电为主要能源,且加上了测温计等设施,温度、烧成气氛的控制变得相对容易,烧制出来的器物也常会出现意外的惊喜。

第二种是呈色金属在特定的情况下导致的釉面金属结晶。在配有呈色金属元素原料的釉中,受呈色金属元素量的多少、烧制的温度、降温的快慢等因素的影响。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金属元素粒子会析出釉面晶体,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一片雪花,如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更令人觉得炫目奇妙。这种微观世界的奇幻之美,已经成为陶瓷审美的一个鉴赏点。华宁陶结晶现象与景德镇大团大簇的结晶釉的呈现又不一样。景德镇的釉面结晶是有意而为之,非常抢眼光亮。华宁陶的釉面结晶是无意偶得,似山间的小花,自在而含蓄,看了以后令人舒坦。

华宁陶的美,美在材质

华宁龙窑

材料是制陶的基础,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陶。

从古代传统文化来看,华宁陶与中国古代传统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朴素的物质观高度契合,华宁陶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器。金:华宁陶的泥、釉中均含有一定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华宁陶的釉中含有多种金属呈色氧化物,才能呈现多种釉彩。木:古代烧制华宁陶大多用木柴或煤炭混用,木柴烧尽后形成的柴灰,是配制灰釉必需的原料,现有配制灰釉时还在大量使用柴灰,且不同的树木形成的柴灰呈现出不同的釉色,这也是华宁陶的神奇之处。水:主要取决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配制釉和泥的水对釉彩的呈色有一定的影响。以前有一个传统,华宁碗窑村配制白釉所用的水必须从指定的井中汲取,离开它就做不出好的白釉。火:陶也称为火的艺术,火中取宝。土:陶土既是制坯的主要原料,也是制釉所必需的原料。华宁陶“五行”相济而得佳品。

从明代开始,大量的江西景德镇窑工移迁华宁制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华宁具有制陶难得的基础条件,华宁制陶的原料齐备,有丰富的陶土资源。陶土大多位于煤层之上,所含的矿物元素比例适当,基本不含有害元素,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器物易于成型,华宁陶的器物中有许多造型比较复杂的圆雕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就有“南青北白”的说法。南青,主要是坯釉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华宁陶亦如此。由于釉中含有铁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出来的华宁陶,坯偏黄,釉色润而不光亮,呈现出一种古朴的感觉。

华宁境内岩石、矿物种类多样,有制釉所需的陶土、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钴矿、铜矿、铁矿等,满足了制釉之所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岩石矿物所含元素也不同,可以说各地的岩石矿物都是唯一的、独特的。独特的岩石、矿物、陶土造就了独特的、有个性的华宁陶。

华宁陶的美,美在自由

华宁陶艺师汪霄红在拉坯

华宁陶属于民窑系列,没有了官窑条条框框的限制,少了许多的禁忌,给华宁陶窑工提供了创意上、用材上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多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器物。像黄釉的琉璃瓦,其他地方大多用于皇宫和寺庙,但华宁陶黄釉琉璃瓦则可用于民房之上。像古代传统建筑上的瓦当,龙形、凤形图案的,在古代这是犯大忌的,但华宁陶仍出现很多类似的产品。华宁陶的制作者有创作的自由度,可结合华宁本地的山水人文和自己的创意自如地发挥到陶上。有两种瓦当非常特别,一种是纪念护国运动的瓦当,上面有两面旗帜;有一类是盘溪宁津桥的瓦当,为了纪念盘溪南盘江上宁津桥(又名铁锁桥)开通。如马上发财雕塑,制作者发挥了充分的想象,把文财神塑于一匹骏马之上,但文财神又举着一根武财神赵公明所持之神鞭,真似文武双全,妙不可言。在花瓶中,有两种非常特别,第一类是大口花瓶,口缘比较大,大过瓶身,看着不协调,但插满大簇鲜花,非常饱满,非常漂亮。第二类是带座花瓶,在制作花瓶时把底座一并做在花瓶底上,连为一体,摆放时,非常协调。华宁陶有的器物与生活紧密结合:如陶甑子,用来蒸米饭之用,后为木甑子所替代;如釉陶气锅,锅的中间有导蒸气的气管,用于蒸食品之用;如金蟾花盆,外形极似金蟾,把蟾身做成盆形,可以栽种水仙花等花卉,极有韵味。

作为在云南能够薪火相传上千年的宝贵文化产品,华宁陶的美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也是一种感觉的、意向的美,华宁陶还有很多美,期望大家一齐来发现。(李军/文 杨文桥/图)

编辑:何蕾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