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写景散文写作技法「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手法」

时间:2022-12-08 15:25:07 来源:寒山居士

大家好,写景散文写作技法「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水相见,魅力无边

——写景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技法举隅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最底色的本性。而描写自然,描绘景物当成为我们写作中最恒常的内容。

上节钟我们学习了“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事物特征”。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吧。

抓住了特征来描写景物,我们还要处理好文章景物描写与整篇文章之间的关系,让景物描写与全文融为一体,以提高全文的格调。

写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两重境界,第一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们第一节课主要解决第一重境界,怎么写好景的问题;今天第二节课我们主要解决在描写好景物以后如何提升文章境界和格调的问题。如果我们写文章只是做好了景物描写,那我们的写作水平仅仅停留在了小学生的水平。高中生的写景散文在山水花草的描写之外还要见到山水背后的内容,比如情感、志向、哲理、趣味等等。景物描写只是文章的形之一种,而神才是文章的魂,丢了“神”这个魂,文章就成了一具缺少活力的僵尸。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将景物描写与情感、志向、哲理相融合。

一、读下面的文章,思考:贾平凹笔下的溪流有着怎样的特征,作者借抒发怎样的感情?形与神是如何统一的?

溪流

贾平凹

我愈来愈爱生我养我的土地了。

就像山里纵横的沟岔一样,就像崇山峻岭地里有着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样,我一写山,似乎思路就开了,文笔也活了。

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山溪哩。虽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怜、细得伤感的一股儿水流。

我常常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许会成为洪波,但它来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凉凉的扎根在山峰之下。人都说山是庄严的,几乎是死寂的,其实这是错了。它最有着内涵,最有着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着很大很大的海的,永远在蕴涵感情,永远是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黄风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块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柔情,鲜花给了它芬芳,竹林给了它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欣翻一坨泥,拔脱一丛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

赏析: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文章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形成,生长壮大,顽强的生命力;描绘了它在淌中大自然给它的关照,“轻风给了它柔情,鲜花给了它芬芳,竹林给了它凉绿”,游鱼、卵石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也写它的“充实”“富有”“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使草木的绿素传送”,……热情歌颂了溪流旺盛的生命力,赞颂了它带给周围世界的美丽及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通过对溪流的描绘与赞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无限追求、探索的可贵的精神。语言优美凝练,抒情性强,寓含深意,给人以艺术享受与思想启迪。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理解这样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倚窗寻幽,让心灵漫步

徐媛丽

印象中,从小到大这许多年来,我都是睡在临窗的地方。上了高中也是一样,选择床铺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选择挨窗最近的那一张。放月假时,独自睡在宿窃舍里,看着面前只有一床、一桌、一椅,感觉自己颇似苦行僧人。记得在很多夜晚,我都要在台灯下读书到深夜,然后在极度的疲乏中上床睡去,一天的紧张与劳累似乎在顷刻间全醒,睁眼一看,床头洒满了青白的月光,里面似乎还夹杂了些许树影。那时正是窗外梧桐树在微风中颤动,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叶似人有情。于是,我便望着月光发呆,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时,无端拨弄我思索一些关于未来的事情。放假在家的时候,自己独自睡在一个小平房里。临窗有几棵竹子,夜里,月光会把竹影印在窗上。只要冬天一过,我就会把窗户敞开,夜里也不关。外面清新风顺畅地吹进来,可以让人及时地嗅到季节变换的气息。

在初春的夜里,空气开始变得温柔润湿。躺在临窗的床上,可以体会到春风吹拂全身的美妙。凌晨乍醒时,可望见深不可测的天空中布满无数闪亮的繁量,令我骤然感觉到自己离浩瀚的宇宙实在是近在咫尺,也许只要轻轻一跃,就可投入到天空的怀抱。

立秋后,睡在窗下的我最先感受到秋的凉意,到了后半夜,清凉的空气会透窗而入,驱走了身体里积存一夏的燠热。有时,脸上突然溅落几滴冰凉的水点,睁眼一看,外面下雨了。朦胧的细雨有朦胧有美,先是稀稀落落的几声,继而就稠密起来,雨声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如泣如诉,如歌如吟,似乎要将人的心撕碎。于是,我再也无法入眠,或拧亮台灯漫无目的地读几篇文章,或是在黑暗中倾听雨声,想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心事。

如今已搬入另一个寝室,但我仍是选择了临窗的位置。我想,窗口与人的关系,不仅是通风、透光,而且还是放飞心灵的一个通道。在夜间,连大自然都褪去了日光里的浮华,露出她真实的容颜。而那些生活在钢筋混泥土的盒子中的人们以及那些在厚重的窗帘下熟睡的人们真是错过了――错过了许多与自然交流的机会。

点评:从临窗而重这一角度来描写四季的变化,看月光树影,嗅季节的气息,有新意!把窗口看作是放飞心灵的通道,在观察自然的同时体味自然,与自然亲切交流,有深意!写窗外自然的变化,也写窗内人的心情,写景与抒情相结,用语清新,节奏明快。

望绿一棵树

窗外那棵悬铃木树是被我一点一点地望绿的。

春天刚来的时候,树枝上只绽了米粒样的芽苞,宛如一个个顿号;后来萌发些芽,就成了逗号;现在树叶已有幼童的手掌大了,天气也渐渐地暖和起来,寒冷终于被这棵悬铃木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我越凝望那棵树便越觉得它有些意思。冬天的时候,尽管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但常有麻雀在上面跳来跳去;即使没有嬉闹的麻雀,那棵悬铃木也用树枝作笔,在大地上一遍又一遍地临摹太阳的影子。总之,它从来没有虚度时光,既不在寒风中忧郁,也不在春风里陶醉,它只把自己的心事绽成一枝苞,一粒芽,一片叶,一团绿。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用宁静而欣喜的目光,望青一可棵草,望碧一河水,望红一朵花,望白一片云......

马斯洛曾说,如果你惟一的工具是锤子,你往往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钉子。若将这句话反其意而用之,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能把一棵树望绿,那么,即使再平淡无奇的事物也会被你挖掘出新意。鉴于此,我们就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在寂寞的时候想到快乐,在消沉的时候想到崛起,在失意的时候想到勇气......就像那株悬铃木,在寒冷的冬季想到早春的翠绿。

点评:天天观望窗外的树,眼见树一天天变绿,由此联想到树在春冬的日常姿态。作者对树太过关照,以至认为树是自己望绿的,树生变化乃自己功劳。再由树生发开去,想到了其它事物一样可以由我们用“宁静而欣喜的目光”去望出奇迹。最后,以马斯洛的观点,赋予望绿一棵树以普遍的人生哲理。由景到物到理的转换很自然,很深刻。

三、读下面文章,想想文章是如何从实向虚转化的。

从清晨开始读《诗经》

我对于《诗经》的悟想,源于对清晨的某些感触。

无数次了,我从清晨的静谧中醒来,大地还没有全醒。窗外薄雾氤氲,几只早起的鸟儿在枝柯间浅唱,歌声叫亮了朝阳,唤醒了大地。小区渐渐有了人声,微寒的春意随着春风袭来,走在人行道上,满满的是对于今朝的向往!在这样的意境里醒来,在鸟儿的呢喃里走出家门,迎着晨光熹微的地方迈去,就像走在《诗经》的阡陌中,迷迷离离,如梦如幻。

晨者,日之始也!《诗》者,华夏之始也。《诗经》唤开了我们心智的大门!于中华而言,《诗经》何尝不是夜昼之交的第一声鸟鸣?那飞翔在《诗经》河边关关的雎鸠,早已从淑女和君子的身旁飞近了寻常百姓家。那喈喈鸡鸣,千百年来环绕在母亲乡下的庭院,鸡犬之声相闻的乡野一直热热闹闹。那曾经装备了“四牡翼翼,象弭鱼服”的孔武甲士,传递给了后世军人多少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在《诗经》那儿,华夏民族吸收到了多少营养,增长了多少力量,延续了多少情怀,反观一下朝代更替,放眼一下现世云烟我们就明白了。

一直想:一个民族能够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她的脚下必定有川流不息、万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养。当我们掬起一捧文化之水,可曾想到过她的源头?余秋雨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那浓墨汁的上游必定《诗经》无疑了!《诗经》比《离骚》早了好几百年,屈大夫一定从中吸取了太多的营养,《离骚》里面的香草美人大略应该是从《诗经》里面移栽存活下来的。在中华文化界,“风骚”一直就是孪生姐妹。当我们在文化长廊里信步人生时,我们怎能忘记《诗经》这部圣典!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境,是几千年来披在民族精神躯体上的一件素朴而绚丽的纱衣,是滋养我们民族灵魂的一碟佳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家园的一株玉树。在世界上其他很多民族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在神州大地写诗、唱歌、抒情,爱恨情仇间开启了从蛮昧走向文明的旅程。《诗经》给了我们太多的诗意,透过《诗经》的文字藤蔓,我们的脑海时时会浮现出一些远古野朴、粗犷、豪放、柔软、洁美、宁静……的画面,像蓝天白云那么清晰,又像烟波水雾那样渺茫,就像在梦中,梦中才会有我们咀嚼不尽的《诗经》。你总是觉得她很美,美得无以言说,美得那么渺远,走近她你会仙化成一团雾,与《诗经》一起飞飏,飞飏!

腹有《诗经》心自洁,吟咏再三气更华!读一读《诗经》,心灵会静水流深,她温暖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生命之旅,让我们内心变得奢华!读一读《诗经》,把祖辈的歌谣唱成我们民族不朽的生命旋律,去激荡起我们世世代代常唱常新的文化交响!

《诗经》就是华夏的一道晨光,一道民族勃发生长的春天里的晨光!

点评:开门见山表明对《诗经》的解读缘起;接着写景,写完早晨走在路上的清爽感觉,过渡到对《诗经》的悟想与评点。写景是实,而评点《诗经》,联系到民族起步则是虚,二者的联结点就在二者的相似性——个人光阴的一日之始与民族历史的开启之始。写景、抒情与议理相结合,简洁而毫不拖泥带水。

四、阅读下面文章,想想作者写景与全文有啥特色。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会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点评:此文极具趣味,作者设想春天应该有的模样,抓住春天前后的特殊意象,如雪、溪流、春雷、杜鹃、荷梗、燕巢、鸟、花……写春天的声音、春天的苏醒、春天的名字、春天的活力。运用拟人手法,亲切可感而又妙趣横生。从生活中的春天,联想到文学中的春天,极富张力和想象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