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太和岩琉璃牌坊「宣和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整座牌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璀璨夺目。
距介休城东北16公里处的北辛武村有一座琉璃牌楼,1986年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武村琉璃牌楼属清代建筑,是原真武庙中的一献坊,现在庙已踪迹全无,只剩下了此牌楼,上刻“太和岩”三字。因它通身包砌精美华丽的琉璃饰件,当地人称之为琉璃牌坊。
主楼檐下有块字牌,上书“太和岩”,阑额的南侧浮雕图案为八 仙拜寿,中间是扶杖依鹿而坐的寿星老。
太和岩牌楼始建于清道光四年,占地27.7平方米,由晋商冀家十七世冀国定组织村人修建,清光绪十七年经历地震之后,十八世冀以龢对其进行了修复。
牌楼为四柱三楼歇山顶琉璃砖石结构,坊高8.5米,长9.65米,宽1.55米。台明为长方形,四周设压檐石,中间用方砖斜墁,前檐设四步踏步,两侧垂带处雕石狮一对,柱基座为石制须弥座,圭脚四角雕角兽,中间用缠枝花瓣相连。整个建筑绚丽、高贵、庄重而典雅,通身包砌琉璃饰件,色泽鲜丽,造型传神。
牌楼正面。左右次楼的南面分别 为“无上道”和“众妙门”。
琉璃饰件运用了仿线刻、仿高浮雕、透雕等多种表现形式,并且掺入了大量的绘画技法,其图案无一雷同。其顶为单檐歇山造顶,铺以黄、绿相间的琉璃脊瓦、吻兽;其正脊中间有“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世远家声旧,孝訯喜气新”的题字。柱头、柱底均用琉璃烧造了各种不同的花卉、卷草龙、寿山、瑞兽及八卦等。柱头设仿木的普柏枋及阑额,其上用琉璃烧制精美图案,体裁丰富;柱中用琉璃雀替,明间雕有二龙戏珠、蝙蝠,上设枋子承琉璃匾额,其上书:“紫极腾辉”,背面书“天枢真宰”的横匾。次楼南北图案不同,南侧以博古及八宝为主,北侧雕卷草龙及寿字。次间柱两侧也用琉璃烧制了不同图案,西侧雕瑞兽树木,东侧雕行龙和鲤鱼。主楼斗拱为一跳五踩仿木琉璃斗拱;次楼斗拱为一跳三踩仿木琉璃斗拱。主楼与次楼的斗拱中均设琉璃匾额。
牌楼脊饰
介休作为琉璃艺术之乡,建筑琉璃艺术久负盛名,其高超的琉璃烧造技艺,在这座“太和岩”牌楼上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牌坊主楼阑额的南侧浮雕图案为八仙拜寿,中间是扶杖依鹿而坐的寿星老,两侧分别为八仙,人物身份特征非常明显。左右次楼的南面分别为“无上道”和“众妙门”,北面则分别为“除俗障”和“契真源”。次间柱的两侧面上也有精美的图案,西侧为松下猛虎,东侧为鲤鱼化龙。据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牌楼前曾经挖出过八孔琉璃窑。由此考证,曾修建北辛武真武庙时所用琉璃饰件,都是由这八孔琉璃窑现场烧造的。遗憾的是牌楼上那些孔雀蓝色的烧制技艺已经失传了。
置于屋顶正脊的楼阁状脊刹
太和岩牌楼无论龙纹瑞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或楹联匾额,还是文字措辞,既有道教的隐喻,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美好祈愿。这座牌楼不仅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佳作代表,而且从侧面印证了当年晋商的兴盛。琉璃牌坊目前在全国存数甚少,太和岩牌楼的琉璃饰件色彩斑斓,璀璨夺目,工艺精湛,非常珍贵。
撰稿:王国伟 赵 军
网络编辑:殷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