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读文学作品有哪些作用「文学作品解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网络文学界(指的是活跃在网上的文学爱好者),研究文学的人(搞文学理论的)比较受重视。一般解读文学名著,谁解读得好,谁粉丝就多。以至于很多网文读者表现出对文学的不屑来:所谓严肃文学跟网文的区别,就是严肃文学多了些“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等文学流派,而网文跟老百姓更亲近,所以老百姓抛弃了文学,选择了网文。所以,网文天生是带有群众基础的一种文学样式。
网文读者这么说,并非全无道理——但是这不意味着网文就务实。文学界的读者,有不喜务实的文青(并非贬义,有的人阅读文学,本身就不是为了务实)。很多人以看懂文学作品里面的隐喻而自豪。某句话,你没懂,他懂了,他就觉得他看书看得比你深入。
但是,文学作品读懂了又什么用?其实很多人把文学作品当作绘画书法一类,觉得文学作品的用处就是无用,因此读懂了有什么用,在别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可笑的问题。读书就是一种享受,不是为了有什么用处的。他看懂了某个隐喻,仅仅是为了看懂了,看懂了就是一种享受。就像很多人看懂了当红作家双雪涛的《不间断的人》《刺客爱人》里面的隐喻一样。
但是文学跟绘画书法不一样,后者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而文学承载着“文以载道”的作用,“文以载道”不是给别人讲道理。关于文学,可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文学类似于科学。科学不但是讲究眼见为实,更多地是要问“为什么”,而不是只知道“是这样”。意思是,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文学应该像科学一样。
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他就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而不是飞上去。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科普书籍,似乎没有谁考证出牛顿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然这个故事意在说明,牛顿懂得思考。
文学当然也是要问为什么,要问“我们应该怎么做”等等,而不是只知道“是这样”。但是很多当下的文学作品,只是在哲学上有深度(所谓有隐喻),在“为什么”这个问题上,没多少人愿意去思考。
比如《少年的你》其实类似于新闻报道,毫无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校园欺凌至少是三十年的历史,可不三五年前出现的。一个持续几十年的社会问题,被很多人简单地理解成“施暴者和受害者”,不觉得很可笑吗?
《人间失格》也没有说出“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的《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只是表达了一个“穷病治不了”“这世上有一种病,叫穷病”的意思。我觉得这种意思还需要导演老表达吗?导演不表达,难道大家都不知道穷病?导演把这句话说出来,为什么就那么牛呢?《我不是药神》其实也是类似新闻报道。其实观众看电影,要的是共鸣。共鸣达到了,票房就高。
现在的作者,只要设定出一个“受害者”形象,就会简单地去表达“受害者如何痛苦”,加害者如何残暴这样的意思,不会去考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意义。受害者为什么会被别人加害?别人为什么只欺负你,只要一问这样的问题,多数人的思考就会落入一个思维陷阱——“受害者有罪论”。
文学大师不同于常人,如果他们只懂得表达一个“受害者无罪论”,那他们的作品跟新闻报道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看他写的书有什么意思呢?
文学应该和科学一样,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能解决问题。当然了,其实也没有所谓的彻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需要别人来努力,面对问题的当事人,也需要有主动能动性。首先思想上能有所提升。
所谓的受害者形象设定,受害者无罪论解决不了问题。我以前打过病毒的比方。我们不能指望病毒大发慈悲,说你饶了我吧。或者我们指着说“病毒你是施暴者,你不是正义的一方”,你喊几句口号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病毒是施暴者,本身就是我们人类的认知,对病毒来说,它们只是想活着(尽管它们可能没意识)。
我们需要研究病毒。同样我们也需要研究“受害者”和“施暴者”一样。多数人不想研究这些,大家只是想知道一个谁对谁错,把错的灭掉就可以了。
换个稍微恰当的比方,比如我们受了电信诈骗,我们不从中汲取教训,不去提高自己识破骗子手段的水平,而是一味地说我们是受害者无罪论,有用吗?这件事不是单纯说校园欺凌,其他事情都是这样。
读懂了文学作品有什么用?读懂了可以让所谓的受害者(你是不是受害者,需要社会认可,如果社会不认可,你就不是受害者,而只是单纯的无病呻吟)。在思想上有新的认知,知道自己应该去反抗什么。
再比如,对于什么是无病呻吟,文学不是一骂了之,而是要解释什么是无病呻吟,多数人对无病呻吟的认知是什么。等等。
其实,我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我们缺乏有这种思考的作者。说什么很容易。
我看网上看别人的习作(就在别人在平台上发了作品,然后我看了看,不是别人让我看)。其实很多人没有事情可写,只是喜欢写作,想发表作品,硬生生地憋出一篇作品来。
对文学了解不深的人,总觉得文学高大上,似乎只有文化精英才能搞。似乎文学的存在,是为了搞个什么主义出来,不应该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