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魏晋南北朝」

时间:2022-12-14 14:13:07 来源:北斗维斟

大家好,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魏晋南北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个活跃时期。在思想方面,魏晋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出现了玄学、佛学、道教思想并行的局面;文学和艺术开始进入了自觉阶段,文艺理论层出不穷。魏晋时期的士人形成的“魏晋风流”成为了后代人们所向往的对象。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会出现繁荣的局面呢?

一,社会动荡引发了士人对自身的关注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中国的士人主要的精力都在探索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在汉代时期,新儒学成为了正统思想,士人的思想就以忠孝为基础,鲜有创新。例如在汉代兴起了一种“清议”之风,也就是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来褒贬人物,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褒贬人物的标准基本就是儒家的纲常伦理。

但是,随着政治不断腐败、社会不断动荡,人们的社会意识、国家意识也就逐渐淡薄了。在东汉末年,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许多士人为了“明哲保身”,也就开始缄默下来,过去“上议执政,下讥卿士”的现象逐渐一去不复返了。到魏晋时期,政变多次发生,仕途险恶,许多士人甚至选择退隐山林,竹林七贤等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竹林七贤

“天下有道则出,天下无道则隐”。士人为了生命安全,选择了不谈政务,于是就专门谈论清玄,也就产生了玄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士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也从国家、社会转移到了大自然以及自身。例如,两汉的文学基本都是政治议论文学,强调“经为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魏晋以来的文学摆脱了儒学教化的束缚,开始追求文学的美感,重视研究文学体裁、内容和音律,文学进入了自觉阶段。由文学延伸到了艺术领域,魏晋的绘画、书法都进入了繁荣阶段。

由于文学转为了个人的文学,魏晋在各种文学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如散文领域,抒情和写景的辞赋和骈文十分繁荣;在诗歌领域,山水田园诗异军突起,诗歌的音律走向了成熟,体裁也更加更加丰富了。许多学者开始重视对文学本身的研究,也就出现了《典论》《文心雕龙》《诗品》等重要的文学理论作品。


二,庄园经济为士人文化创作提供了经济基础

魏晋时期的文化是一种贵族文化,和下层百姓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任何一个时代的贵族文化繁荣,都和贵族的经济实力分不开的。为什么古希腊会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因为当时的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许多贵族脱离了生产,也就能够有足够的资本、时间才从事文化创作。

魏晋南北朝也是如此。从汉代时期,由于土地兼并,形成了豪强地主,他们“广起庐舍,高楼连阁,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贏梨果,檀漆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巨万”。汉代的豪强地主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还垄断了地方的选官制度,甚至形成了“累世公卿”。到了魏晋,豪强地主发展成为了门阀士族,他们和皇权共同治理天下,成为了社会的统治阶层。

东汉庄园生活画像石

不过,士族们虽然掌握了国家大权,但是他们却不喜欢处理政务,所谓鄙薄武事、不乐武位,不肯“屈志戎旅”。士族们最喜欢的事情还是游览山水、整理庄园、谈论玄学。门阀士族一般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既然不喜欢政务,也就自然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了文化领域。如陈郡谢氏出现了谢灵运、谢眺等诗人;琅琊王氏出现了王羲之、王融、王籍、王褒等名人。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南北朝的皇族也热情于文化创作,其中萧氏是代表。

当然,这种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下层百姓的痛苦基础之上的。当时全国大约有一半的平民沦为了依附民,也就是所谓的佃农、部曲、宾客甚至奴婢,他们就如同是主人的财产,主人甚至拥有生杀之权。如南北朝的谢氏庄园“资财巨万,园宅十余所”,会稽、吴兴、琅邪等地的谢氏庄园“奴僮犹有数百人”。在这样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就多少带有奢靡腐败的色彩,在魏晋南北时期的斗富现象十分普遍,而许多士族整天追求的就是“扪虱而谈”“饮酒服药”。许多人怀恋的魏晋风流,也就是一种腐化的生活罢了。


三,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

自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吏为师”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也就从历史上消失了。中国的思想、学术等都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控制,没有了思想的自由,哪里有文化的繁荣。不过,汉末以来,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人们的思想又开始挣脱儒学的控制,开始活跃起来。

魏晋时期对儒学产生巨大的冲击的思想是佛教和道教思想。汉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融合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百家思想的新儒学,可以说是百家思想的综合。和先秦儒学相比,朴素的成分少了,而迷信的成分多了,到了东汉甚至直接演变为谶纬之学,于是称为“儒教”。但是儒学基本都是一些教条化的道德条款,缺乏缜密的逻辑论证,到道教和佛教传来后,儒学就很难与之匹敌。

魏晋南北朝又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人们为了逃避现实的苦难,往往寄托了宗教,希望从来世中获得精神的慰藉,也就是逐渐接受了佛教和道教。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剥削和压迫十分残酷,许多农民也出家为僧躲避赋税,如此寺院经济兴起。而统治阶级为了麻醉百姓,消磨人们的抵抗意志,也往往支持佛教、道教的发展,于是南北朝的佛道思想繁荣,许多王朝都确立了“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儒学的独尊地位被打破了。

不过,儒学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反而对思想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开始不断冲击传统的思想,使得儒学开始不断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这位后来宋明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样,佛教也不断吸收儒学的思想成分,不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基础,逐渐中国化。道教也在佛教和儒学中吸取教义,不断完善自己。思想的冲击、交融,再次创造了一个思想相对活跃的时代。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