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大家好,走进中岳庙 感受浓厚的道教文化「河南中岳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人们向往的著名道教胜地。它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七十二峰起伏错纵,横卧于中州大地,群峰矗立,层峦迭峰,东西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这里峻峰奇异,风光秀丽,宫观林立,为中州地区的第一名山。其神韵主要体现在它的博大与丰腴,包容滋养世间万物。所以,道教把中岳神尊奉为掌管“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之事的尊神,以体现大道滋养万物的精神。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在道教史上,仙人浮丘公、王子缙、鬼谷子、卢鸿一等曾在此隐居,道教高真寇谦之、司马承祯、邱处机也曾在此修道传教。现存中岳庙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筑,庙内殿宇巍峨,古柏参天,文物汇粹,琼宫圣境之意犹然。
嵩山道教历史悠久,中岳庙里的太室阙和石雕翁仲是现存最早的历史见证嵩山,因雄居中原,位“天地之中”,故称中岳。中岳道教以嵩山中岳庙为中心,是中岳嵩山的主庙与象征。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据《山海经》等载:先秦之世,已立有太室祠。秦统一后,诏令祠官向太室,恒山、泰山等名山祠庙供奉牛犊、珪币、脯酒等。西汉时,武帝刘彻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游幸中岳太室山,有山呼万岁之纪,遂令祠官加封太室祠,禁伐山麓草木,并以山下三百户赐为奉邑,名“嵩高邑”。至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又在祠前建造了“中岳太室阳城神道阙”和石翁仲雕像。成为嵩山道教现存最早的历史见证。
太室阙:见证嵩山历史的“汉三阙”之一。是嵩岳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位于中岳庙南约530米处,正好在庙门前中轴线的两侧相对而立。从阙铭可知该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为嵩山汉三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太室阙全是用凿石砌成,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构成,现仅存“中岳太室阳城”六字。此字在秦代峄山刻石之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篆书。铭记刻在西阙北面,为阴刻隶书,共计27行,每行7字,内容主要是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阳城县长吕常等人建阙的缘由。另一方铭记刻在题额下,字体为篆隶,铭记中有东汉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年号,是后刻的。两边阙身石块上还刻有各种花纹、山水树木,人物禽兽及车马出行图等生活故事。画像内容还有车骑出行、马戏、倒立、斗鸡、舞剑、人捉鸱鹗、鲧、楼阁、绞龙穿壁,羊头、熊、玄武、虎、犬逐兔、朱雀等。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势深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艺术创作上的辉煌成就。其形式和内容对研究建筑史、美术史、书法艺术和东汉社会史、道教史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汉代石雕翁仲:在中岳庙牌坊外两侧的四角亭内,端立着两个汉代石雕翁仲,两人间距7.3米,象征守中岳庙大门的卫士。翁仲高1.2米,腰围1.54米,体形较为粗犷原始,人体线条不明显,头颅约占整体高度的1/3,看不出颈项,肢体不分,好像一幢石柱。头顶平整如案,无冠戴装饰,但仔细从正面看,平头方脸、五官端庄,身穿长袍短衫,腰系大扣钮带,双手紧握剑柄,剑锋直垂着地,刀法简炼,古朴大方。翁仲的脊背后面雕凿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的洞眼,东亭翁仲偏左处刻有一隶书“马”字,其义尚待考证。翁仲之起源,传说不一。据《辞海》记载:一说翁仲姓阮,阮翁仲,秦时人,身高丈余,气质勇猛,异于常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初始皇赏识,派为大将,镇守边界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声震匈奴,使边境安全无患。阮翁仲死后,铸其铜像,置咸阳宫司马门外。以后各代称门前之铜制或石雕人像,均为翁仲。翁仲雕造于东汉元初五年(公元118元),距今已有187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嵩山道教历史遗迹甚早且多,被誉为中原露天博物馆嵩山道教遗迹众多,除上述的汉三阙和石雕翁仲外,有北魏太武帝太安二年(456年)的“中岳嵩高灵庙之碑”。该碑位于中岳庙东岳殿台和南岳殿台之间,碑额篆书“中岳嵩高灵庙之碑”8字,额上及额两侧饰有四个龙爪缠绕盘护,额下有直径14厘米的透穿圆孔,仿拟汉碑古制。碑文为楷书,仅存580余字。碑文由天师寇谦之的弟子太武帝的大司徒崔浩撰文,天师弟子杨龙子造立。内容主要叙述了中岳嵩山的地理形胜及天师寇谦之在辅导太平真君行施太平之化的国策中,所做的一系列道教醮坛等重要事迹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岳庙及其前身太室祠的兴衰史。碑的右侧刻有唐武后大周天授三年(公元692年)金台观主马元贞作功德于中岳题名,碑文中记载有“继天师寇君,名谦之,字辅真,高尚素志,隐处中岳三十余年”等内容,此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最早用楷书写成的两品石碑之一,也是登封现存最古的石碑。其书法富有“美、足、气、理”的特点,笔调朴实健捷,运笔铁画银钩。该碑对中岳庙的营造和魏体书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为嵩山道教现存最古的碑文。
其次,在中岳庙峻极门东掖门的西窗下,有唐文宗大和二年(829年)六月十日刻立的石碣《嵩山灵胜诗石碣》,全称为“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山灵胜寄呈三十韵”,此碑为中岳庙目前仅存的唐代石刻。另外,在嵩阳书院内,有唐天宝三年(774年)所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嵩阳书院在唐代名“嵩阳观”,为道教重要活动场所)。此碑高9米,宽2米,厚1米多,重达80余吨。碑制宏大,为中岳嵩山之首。碑文内容记载嵩阳观道长孙太冲为久治不愈的唐玄宗医治痊愈。后玄宗下旨刻石立碑,以歌颂嵩阳观道长“仙丹灵验,感应之德。”另外,太室山老母洞现存有唐代“老子青石像”,中岳庙内有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九月“御制中岳醮告文”经幢;有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二十八日由河南许昌忠武军等人铸造的“镇庙四大铁人”,重达1500公斤一尊,被誉为中岳嵩山镇山之宝。有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三月刻立的《重修中岳庙图碑》,有金正大二年(1225年)铸造的“铁狮”;有元皇庆二年(1313年)五月刻立,由龙虎山玄教道士吴全节撰写的《中岳投龙简诗碑》;有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由元顺帝妥灌贴睦尔宣授的,用蒙语汉文记录的《圣旨碑》;有明万历二年(1574年)刻立的道教三皇派所传的《五岳真形图碑》;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乾隆十五年(1750)、民国吴佩孚等时期的御碑、重修碑、诗书碑等等。自汉唐至民国金石铸器多达100余件,内容大致有皇帝祭祀中岳告文、道教醮坛事宜、圣旨、历代营建重修中岳道观史实、道教画像题图、历代帝王名人记事和诗词、道教兴衰史等;书法体裁有真、草、隶、篆各体具备。对研究嵩山道教历史、道教文化、道教石刻艺术等具有极高的价值。中岳庙还有自汉至清代的各种名贵古柏330余株,包括建国后栽植的龙柏、地柏、香柏等共计2900余株,均是嵩山道教历史悠久的最好见证。
中岳庙规模之大,堪称河南古建筑群之最中岳庙位于嵩山东麓的黄盖峰下,依山顺势,座北朝南,由低到高,逐层左右对称,是一座具有典型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前后高低相差37米。庙院南北长为650米、东西宽166米,面积近11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堪称河南古建筑群之最。其中,中轴甬道宽4米,全部用磨光青石平铺而成。中轴建筑一为中华门(即牌坊),上刻“名山第一坊”,二为遥参亭(有遥远、高大、直通上天之意),三为天中阁(原名“黄中楼”,明嘉靖间改天中阁,意为“嵩山正当天之中”),四为配天作镇坊(原为宇宙坊,古代有五行之说,中岳属土,土即地,地可以配天,故名),五为崇圣门(中岳大帝宋代被尊为中天崇圣帝,故名);六为化三门(宋代称外三门和中三门,取天地人三才之义,有逢凶化吉之意);两侧有四岳殿台(供奉有东岳、西岳、南岳、北岳四大帝,加上中岳为五岳,寓含“五岳共存”,“五行俱在”之意);七为峻极门(供奉道教的护法灵官);八为崧高峻极坊,九进为宏大壮观的中岳大殿(又称峻极殿,该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艺术精湛,十分雄伟);十为寝殿;十一为御书楼。共计七进十一层院落。中轴两侧还有太尉宫、火神宫、神师宫、神州宫、小楼宫和九龙宫等跨院建筑,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现存殿、宫、楼、阁、亭、台、廊、庑等明、清建筑400余间。因中岳庙建制是清乾隆年间按照工部营造则例的官式作法重修而成,形制极类北京故宫,故而素有“小故宫”之称。
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奠定了嵩山道教的历史地位寇谦之,北魏著名道士,字辅真,上谷平易(今北京)人,其父寇修之,字延期,苻坚时为东莱太守,胞兄寇赞,为南雍州刺史,寇谦之早年好道,少修张鲁之术,后又随成兴公学斋法,并与成兴公同入华山,采药炼丹,继而又入嵩山修道,据《中岳嵩高灵应庙之碑》记载:寇谦之“隐居中岳三十余年”,自称得老君玄孙李谱文授其道法,他以嵩山及中岳庙为道教大本营,推行道教改革,为改革道教,他学习劾召百神之法,著作《天中三真太文录》,又学习道教玄坛,礼拜,衣冠仪式等,著作《灵图真经》60卷,他还著作《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主要是改革天师道三张(张陵,张衡,张鲁)旧法,实行新法。具体内容有: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号,勿复承用,即取消过去天师道以“治”为单位,以“祭酒”为主管的旧方式,这样使原教团组织分散、戒律松驰的面貌得以改善;二是取消“天师”“祭酒”子孙承袭制度,即改革旧天师道“道官”“祭酒”们父子相传的陈规旧制,提倡“尊道贵德,惟贤是授”的用人制度;三是革除租米钱税的旧制度,使学道之人树立良好的道风,即人人做到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四是除去男女合气之术,即大道清虚,反对男女阴阳修炼之术;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以礼度为首”,并增定道教戒律和斋醮仪范;六是吸收佛教“轮回生死”等教义,积极宣传善恶报应之说;七是将道教的服饰修炼之术与符水禁咒相结合;强调符水禁咒也是道教修炼的重要内容;八是吸收儒家礼法仪式,改“直诵”为“乐诵”;即将旧天师道由口诵改为音乐伴奏,使道教的斋醮科仪更具有宗教气氛和神圣性。寇谦之对北魏道教的改革,得到太武帝的重视,特别是得到左光禄大夫崔浩(书载崔浩与卢循为表兄弟,卢循又为孙恩妹婿,均为天师道,故崔浩也是天师道徒)的大力支持,使寇谦之改革的天师道得以顺利进行,他这一重大改革,成为道教史上的重大转折,由于寇谦之改革的天师道在北方地区,与稍后的南朝陆修静在南方开创的“南天师道”南北并存,故称为“北天师道”,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嵩山道教的历史地位更加影响深远。
唐李筌得《黄帝阴符经》,使嵩山道教享誉盛名据道书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载:“李筌,号达观子,居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得《黄帝阴符》本,绢素书,朱漆轴,缄以玉厘,题曰:大魏真君一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谦之藏诸名山,用传同好,其本糜烂,筌抄读数遍,竟不晓其意。”从上述可知,《阴符经》曾由北魏寇谦之所藏,至唐代时有李筌云游嵩山时,才在嵩山虎口发现。《阴符经》自李筌传出后,历代注解纷纷出现,分别有从哲学、军事、养生等各个方面作注,可谓盛极一时。宋代高道张伯端在《悟真篇》中给予高度评价:“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他将《阴符经》与道教祖经《道德经》并列齐名。从历代高道对《阴符经》中“阴符”理解为:“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其大意可以理解为:任何事情,任何行动,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与客观条件和规律相吻合(即暗合)。《阴符经》的首句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其大概意思是:既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为人类服务;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还要学会掌握、驾驭它的本领。《阴符经》的传播,对唐宋以后的道教哲学,道教养生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嵩山道教的威名也随着《阴符经》的问世和传播而更加享誉盛名。
以上仅从五个方面综述了嵩山道教历史特征,其实,嵩山具有历史影响的道观、道教建筑、道教碑文、高道等还有许多。如:中岳庙有无梁无瓦无檩无椽的古神库,无极老母洞有独具风格的乾坤井(又名阴阳井),嵩阳观、崇福观等有许多碑文,石刻均有一定历史价值以待进一步考证研究,历代高道有东汉天师张道陵,隐士刘根,曹魏时有“食六戊之精”的郗元节,魏晋时开三皇派传三皇经的帛仲理鲍靓,北魏有成兴公,李谱文和开创“北天师道”的寇谦之,唐代有著名上清道士潘师正、司马承祯、李筌、吴筠等,金元有龙门派创立者丘处机等高道大德均在嵩山传经讲道,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和昭示后人的仙话故事,这些都待诸位方家学者进一步的整理、挖掘和研究。中岳道教,是我们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嵩山文化的有力支撑,是地方政府打造魅力山城的宝贵资源。我们也相信,在各方善信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各界的保护、弘扬、传承与创新,嵩山道教、中岳庙必将古观重辉,灵气再现,焕发出勃勃生机,必将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再立新功,再做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