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中国人有了陶器 为什么还要搞瓷器「先有陶器还是先有瓷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各式瓷器
本来已经写了一片有关陶器的文章,再写相关的瓷器未免有重复之嫌,但是又不能不写,因为没有瓷器的中华文明很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关键是如何写?烧脑几天,总算有些心得和眉目,也算是本篇文章名字的由来。
在整理大量有关陶器和瓷器的资料时发现,中国许多学者(尤其是考古学者)更加关注陶器、瓷器形成的断代,或者是陶器和瓷器的表面的差异和区别(比如胎质表面是否细腻坚硬、吸水性、胎的颜色、釉层厚度)等,而忽略了对造成陶器和瓷器在中国古代的长时间并存和分野的人文、经济动因及瓷器产生的关键性的技术原因(材料、施釉、烧成温度)的历史深入研究。
不是说这些学者的思路不对或者不好,而是想表明文化自信不能仅从文明考古断代是否久远的简单比较一个命题中来,而是想从更深层次的古文明的广度、深度的综合比较上来重新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还有就是如何更好的总结、固化、发展、传播这种文明。
实际上,当今越来越多的学科研究证明,催生人类文明的关键要素是技术文明。包括许多制度文明、体制文明等也是因为科学技术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派生出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讲,人类文明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类技术文明史。
当然,也是一部标准化的历史。
本号是专门从标准化角度上研讨事物的,今天就从标准化的角度谈谈瓷器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在这里,我想再重复一下标准化研究事物的基本逻辑思脉,以引起大家对标准化学的关注。
简单的讲,标准化最擅长的是从那些纷杂的不确定性中梳理出确定性的一种学说。确定性可以是一种规律,但又不简单的等同于规律,它可以是一种技术、产品、一种材料、一种食物、一种事务、一种规矩、一个条约、一个伟人、一种思想……,等等等等,它生存的时间越长,就表明它原始固化的越好、得到人们认可的程度越高、可跨时空传播的价值就越大,反过来研究它的确定性的价值就越大。
标准化就是提炼、梳理、固化那些影响一种事务能否长期生存的因素的学问。
这个因素就是确定性!
标准化学认为: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把诸多不确定性变成了确定性的进程。
好,我们回过头来说瓷器。
先说一个结论性的共识!
瓷器就是陶器,瓷器是陶器的一种;
瓷器源于陶器, 而精于陶器!
这么说,没人反对吧?因为这是共识。
关键是为什么有了陶器,中华祖先还要费劲搞瓷器?他们为什么要搞?他们是怎么搞的?怎么居然就搞成了?影响瓷器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一、有了陶器为什么还要搞瓷器
我们在上一篇《最古老的、现在仍在用的为什么是陶器》文章中,已经充分阐述以下几个最基本的观点:
食物来源的多样性导致陶器的产生现在所有考古遗址有关陶器断代最早的年代距今20000-10000年之间,正处
于地质年代的末次冰期冰盛期。那是个由冰期开始回暖的时代。也是原来人类原有食物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人类原来的食物主要为大型食草动物为主的狩猎模式,和对野生果实的直接食用等方式。后来新食物增加了,比如蛋白质更加丰富的新螺壳类资源,碳水化物更加丰富的野生禾本科植物果实等资源均成为人类食物组成的一部分。实验研究表明,贝类是需要炊煮变为熟食后才能食用。螺类煮熟后更容易获取螺肉。而禾本科植物果实的食用也必须经过炊煮才可实现。因此,这些新食物的采纳是陶器起源的原因之一。
使用陶器的结果是,随着原始农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原来不可能直接食用的食材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陶器能够炊煮这个特性反过来又加速了人们识别更多的食材。远古人类可选择的食物结构越来越丰富。人们因为陶器的存在对应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越来越自信。人们已经离不开陶器了!
对熟食的追求导致陶器的产生在陶器没有发明之前,人类已经开始进行烧烤和炊煮了,这是人类饮食进化的结果。就是由生食变熟食。
熟食对人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好处是:熟食本身是一种半消化的食物。 可以有效促进人类对食物的消化,提高了食物的质量,增加营养促进人类生理发育,扩大了食物资源, 使得先前不能食用的资源变为口中的美餐。使食物由“自然”的食物变为“文明”的食物,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
因此,人类一旦开始熟食,就是个不可逆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个生食越来越少,熟食越来越多,逐渐熟食完全替代生食的过程。
我们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是进化的最早、最彻底,也是最完整的民族。
我们不光是吃的是熟食,连喝的也必须是热的,比如喝开水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持续不断、长久的吃熟食、喝开水的追求也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筷子文化的诞生,这我在另一篇《一双筷子承载的文明》中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言。
陶器的制作导致人类对材料、火的利用有了跨越性的认识原有陶器的制作过程,使人类尤其是我们华夏先人对于耐火材料和火的使用上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使随后出现的瓷器容器、玻璃容器、乃至青铜器、铁器容器等新技术和产品成为可能。
炊煮的多样化、高频次需求,使原始陶器的缺陷变得越来越突出原始陶器最大的问题是耐火性不好,胎质粗糙、易开裂,易渗水,其次既笨重又不美观。而上述已经谈到的,因为原始陶器的出现和使用,人们炊煮饮食已成为主流生活方式,这样势必会造成日常生活中炊煮方式的多样化和高频次出现。一个陶制容器用不多久就开裂坏了,还得制作一个新的。本来一锅即将出锅的美食因为锅体渗水、开裂变得糊焦难咽。千篇一律的原始粗糙外形已不能满足族群中富人阶层的炫富、权贵的意识……,等等等等。这一切一切,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当时物质和精神文明都不丰富的远古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食炊煮生活的需要和老旧粗糙、渗水易坏炊具之间的矛盾,就很可能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主要矛盾。
进一步用标准化的思维来解读:就是当人们广泛的、长期的熟食需求;阶层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原本不确定性的需求因素慢慢转变成为确定性需求因素时,原有陶器弊端的改良和优化就必然提到日程上来。
二、瓷器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先说结论。瓷器和陶器在大的流程上一样,都是可塑性的黏土和水成泥,加热烧制成型。
但在具体的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参数设定等细节上却有本质上的差异。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陶器的极品是釉陶,比如唐三彩,但它仍然是陶器,不是瓷器。
简单的比较瓷器和陶器,会发现瓷器比陶器吸水率更低或几乎不吸水,更加坚硬、致密、有光,更加细致、轻薄,更加光滑,更加耐高温等等。可以说,起码作为餐具功能来说瓷器肯定比陶器更加优秀。
应该说,华夏祖先最初制作瓷器的动机、目的完全实现了。
只不过,一不小心,制作的瓷器不光成了餐具,还成了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品。而且至今经久不衰。
一般说瓷器形成应该具备的几个条件是(这也是瓷器和陶器的本质区别):
在原料的选择加工上选用高岭土或瓷石,其主要表现是胎内三氧化二铝( Al2O3) 含量的提高和三氧化三铁( Fe2O3) 含量的降低,使胎质呈白色或灰白色。而陶器的材料则是普通的黏土。经过1250℃以上高温烧成,使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而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不高于1250℃。第三、在器表施釉,并经过高温烧成使胎釉结合牢固,釉面均匀。
三者之中, 原料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成温度和施釉是瓷器形成的外因,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而三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形成瓷器。
这也是为什么在远古时代,只有中国才能产生瓷器的重要原因,因为当时只有中国才能在技术、材料、工艺上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描述上述结论简单,而要形成这个结论,是华夏祖先用了1000多年将近2000年的不断试错历史才总结、固化出来的。
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几个关键因素的形成和演变。
高岭土(或磁石)的发现和应用实际上,我国传统的日用陶瓷的主要原料, 应该说都是粘土, 高岭土仅仅是粘土矿物中的一个大类品种。高岭土可以用来制陶, 也可以用来制瓷。因此,单纯以是否用高岭土作为原料来判别是简单和片面的。
其实,原始社会, 我们的先人刚开始制陶的时候是没有后来这么强的判别能力的。对于原料来讲,一定是只要有粘性,能活成泥,就能用。比如随处可见的田泥、地表等表面易熔粘土均可作原料来制造陶器。随着制陶生产活动的日益丰富,慢慢的开始对材料的不同性质开始有了认识,最初的认识可能也是表层的,比如:开始注意通过选择、细筛、淘洗等手段获得泥质较细的材料。冶金术发明后,通过对火的不断使用发现,不同的土质中的金属含量是不一样的,这对陶器烧结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高岭土是和其他的原材料一样早就被发现、并使用的,只是一开始并没有发现高岭土的优异特质。比如,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遗址中, 有不少白衣彩陶就是用高岭土作胎烧制而成的。但是当时的用火技术还没有达到要求,只是到后期随着用火的温度逐渐提升和材料的不断反复尝试,以及材料的筛选、淘洗的精细加工手段的配置等多种手段的实验组合,最终发现高岭土1250℃以上高温时,才能形成质变。也就是作为瓷器的几个最显著的特点才可能形成。如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在器表施釉,并经过高温烧成使胎釉结合牢固, 釉面均匀等。实际上,这是一个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的不断试验的过程才可能达成的。
另外一个方面,从高岭土矿藏在中国的分布上看,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我国是个高岭土矿产分布极广的国家,客观上为我们的先人在高岭土的率先应用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下面是我国的高岭土矿产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分布涵盖了中国中部、东部、东北部、南部绝大部分地区,覆盖了大半个中国。
高岭土现在已经不光是仅仅在陶瓷上应用了,它现在已经广泛的用于造纸、陶瓷和耐火材料,其次用于涂料、橡胶填料、搪瓷釉料和白水泥原料等行业领域了。
高岭土具有其很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物理性质,具体的工艺性能更加广泛了,有白度、亮度、颗粒分布、可塑性、结合性、粘性、干燥性能、烧结性、烧成收缩性、耐火性、悬浮性、可选性、吸附性、化学稳定、电绝缘性等优秀性能。
而在远古时代的华夏先人们最初认识到的,其实只是其中的可塑性、高白度亮度、耐火性、烧结性的特性。这些恰恰是优质瓷器形成的条件。
这就是最初中国瓷器产生的材料密码。
上釉的发明和应用原始社会的陶器无釉,表面粗糙,易吸水,又易污染,给人们在使用中带来了许多麻烦。古人使用各种工具对陶器进行修刮、磨光, 仍不能解决防水去污问题。陶工们经过长期辛勤实践,终于在商代创制成功石灰釉。从无釉到有釉,这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的成就,也为从陶向瓷演进创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硬度大等特点,适宜作青瓷的釉料。坯体上刻划的花纹图案和浮雕的人物,可以通过釉的透明性清晰地映现出来。
我国历代烧造青釉陶瓷器物的窑,如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汝窑、临汝窑、耀州窑、官窑和龙泉窑等, 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剂, 以氧化钙为主要助溶剂。
古人在发明石灰釉的同时,也学会了在陶器上刷釉的方法。釉陶的出现,为陶向瓷演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于初期釉料配制工艺尚未成熟和采用刷釉法上釉, 施釉方法简单, 所以釉层极薄,釉面不匀,并有裂纹和失透现象, 釉的玻化不良, 釉色不纯, 胎釉结合不好。
刷釉法施釉
到了汉代,开始采用浸釉法施釉,但仍以刷釉法上釉为主。浸釉法上釉操作技巧和难度比刷釉法高,制品的釉面较为均匀,釉层也较厚。由于釉料配制和施釉技术的不断提高, 施釉方法的改进,釉色质量大为提高。釉面色调和釉层均匀一致而无裂纹,釉层厚度在0.2 毫米以上,玻化良好, 胎釉结合牢固。
浸釉法施釉
三国、两晋时期, 已较为普遍地采用浸釉法上釉,故釉层厚而均匀,呈色亦较稳定, 西晋青瓷的釉层厚度一般已在0.1毫米以上。
隋唐之世,我国的瓷器手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北方的邢窑白瓷和耀州窑青瓷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浙江青瓷生产更有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越窑青瓷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由于施釉技术的不断提高,唐、五代的越窑青瓷,釉层厚度已达到0.2-0.5毫米,釉面也比晋越窑均匀滋润,青的色调增多,釉色也较稳定,所以有“千峰翠色”之誉。
南宋龙泉窑在施釉工艺上有新的发展, 技术也有新的提高。该窑采用在器物里面荡釉和外面浸釉的方法上釉, 通过素烧和几次上釉来提高釉层厚度, 所以,
南宋龙泉青瓷的釉层厚度,普遍达到1 毫米。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胎和釉之间, 可十分清楚地看到有一层约为0.1 毫米的中间层,在中间层处有石英晶体和放射状的微细晶体, 它们是在高温时由坯和釉相互扩散和熔融而产生的。
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
由于釉面均匀,釉层增厚,呈色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但釉层丰满,而且晶莹润澈,出现了“似冰”、“类玉”的粉青、梅子青等翠青色釉,为世所称颂,被誉为“青瓷之花”,驰名中外。
对火的认识及窑炉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时期,最初烧陶是没有窑的,仅用柴草把陶器围盖起来,点火焙烧, 烧成温度为700℃左右。后来采用在草上抹泥的办法, 每次烧陶器时于平地上建一个临时性窑,烧成温度为800℃左右。这种窑,由于在烧成过程中窑体开裂,大量空气进入窑内,所以烧成温度较低。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竖穴式窑和横穴式窑, 烧成温度为950- 1050℃。竖穴式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 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窑室和火膛之间有数条火道。横穴式窑的窑室呈圆形或方形,窑底有箅, 箅上开有火孔。火膛中来的火焰, 经过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
竖穴式窑
这种横穴式窑,到龙山文化时,窑室扩大,火膛加深,火口缩小,支火道和窑箅孔眼增多,这样,既加强了火力,又使窑室受热较为均匀。
橫穴窑,可单孔、可多孔,还可结合地面房屋形成院落
到了殷代,就有直焰式的圆窑和方窑,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能烧成硬陶和釉陶了。窑炉结构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是火膛,后是窑室,窑室平面呈圆形或方形,箅长、宽各约1 米,上面约有九个火眼,火焰通过火道而进入窑室。西周晚期张家坡及洛阳王湾2 座陶窑又前进了一步,窑床都成平台形,将火膛从窑床下面移到前面,使火焰直接进入窑床。这是为提高烧成温度所作的一次改进,但窑仍建在地下。战国中期以后,窑炉开始有了较大发展,1956 年发掘的洛阳陶窑,窑床面积从西周的2平方米左右增加到8-10平方米之间,用土坯砌成,窑已有用草拌泥制的窑顶。烟囱位置移到窑室后面,对减少窑内上下温差和提高窑内温度是有利的,因而烧成温度可超过1200℃。春秋战国湖北江陵毛家山陶窑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把窑建在地面上的馒头窑。
景德镇馒头窑
横穴式窑的结构,经过不断改进,除发展成马蹄形外,还向龙窑方向发展。
龙窑是古代中国祖先用火智慧的极致,我们来看一下龙窑的优点:
利用山坡建造龙窑,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因而具有自然力,可以不设烟囱,而且不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当时青瓷系采用明火叠烧,因生坯的机械强度低,不宜叠高,龙窑较矮,适合要求;龙窑的窑床面积较大,火焰流通比直焰窑均匀,所以产量较高,质量较好;龙窑具有一定的长度,可利用部分余热,热效率较高,单位燃料用少,产品成本低;龙窑结构简单,建筑材料要求不高,造价低,适合当时手工业窑场的发展;松柴的挥发成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便于快速烧成。壮观的龙窑
将历代龙窑的结构与现代龙窑相比, 可以清楚地看出龙窑的发展情况:
窑的倾斜度逐渐合理。东汉两座龙窑的后段倾斜度各为21 度和14 度, 均比现代龙窑大,所以,火焰流速快,热量损失多,前后温差大,燃料消耗也大。三国龙窑前、后段的倾斜度与现代龙窑比,正好相反。到西晋,龙窑后段的倾斜度才逐渐趋向合理;窑的长度逐步增长。窑长在商代为6米左右,东汉为10米左右, 三国为13 米左右,唐代为40米左右, 到南宋已发展为45-53米;窑的高度逐步增高。早期窑高为1.2-1.6米。到了唐代, 由明火叠烧改为采用匣钵装烧,解决了生坯在叠装时的负重问题,所以窑的高度有所发展,为1.6-2米,与现代龙窑基本相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在商周时期已有龙窑和马蹄形窑。浙江上虞县和余姚县、永嘉县在东汉时已较为普遍地使用龙窑烧成。古代上虞县的陶瓷业十分发达, 现今在上虞境内已发现的古窑址有200余处。真可谓是规模宏大。如此看来,当代江浙的经济发展原来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基因的。
三、总结、感悟、疑问
以上的分析,只是从需求和技术角度阐述了中国瓷器为什么产生和如何产生的。
熟悉陶瓷史的读者可能都知道,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也就是说,从技术角度上讲,剔除地理传播的因素,陶器是可以在同一时期内广泛的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文明中产生的。这显示着农业文明先发地区的某些发展共性(比如:需求、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等共同作用结果)。
但是,为什么独有瓷器能够率先在中国产生,而且居然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全球独领风骚。
我们看几个关键的时间点。
丝绸之路开始时间(公元前138年)。开启路上贸易通道,这是第一条跨地区贸易通道,又叫“亚欧大陆桥”。
中国瓷器规模化生产的时间是从东汉开始算起(公元25-220年),(这时已有少量的瓷器开始出口,但主要是走陆路,量很少)。
至唐朝(618-917年)中后期,“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的诞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择海路,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至9 世纪中期,阿拉伯成功仿制了盛装香料的中国式瓷坛(注:还是陶器,不是瓷器)。
至1708年,欧洲第一件自己生产的瓷器——“梅森瓷”的诞生。
如果从东汉的陆路贸易运输开始算起,至1708年,应该有1700年。
如果从唐中后期大规模海上贸易开始算起,至1708年,也应该有将近1000年。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现世界已探明的高岭土资源量约为209亿吨。而且世界高岭土资源丰富,分布较为广泛。美国、英国、德国、中国捷克、巴西、印度、保加利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均有优质的高岭土资源。而我们中国只是排在已探明储量的第五位。
再者,就釉的发明来说,显然不是中国独有,近东、古埃及、古印度河流域都有釉的发现和使用历史。石灰釉应该是中国独有的发明,。
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瓷器为什么能够率先在中国产生,又为什么在高岭土自然资源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中国能够保持最少1000年的技术领先。并直接导致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长期的贸易顺差。
为什么阿拉伯人、西方人在长期的享用中国瓷器的同时,不能自己独立生产,非得到工业革命开始,才能赶上并超越中国。
显然,只用简单的高岭土、表面施釉、1250度以上的高温用火三个技术指标来解读技术跨度这么大、时间这么长的文明差异好像还是简单了一些。
那用人种差异来解读吗?好像西方人很不情愿,虽然人种优势是西方人长久挥之不去的一个自信、自大的心结,但是从人文科学的角度上讲,人种优势显然不是一个主流认识。
那怎么来解读这种历史现象呢,应该说,这是一个现在整个国际学术界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搞清的一个问题。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疑问,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盲目民族文化自信,尽管民族文化自信本无错,因为这是历史史实!
搞清楚了这一点,才真正能够明白我们民族的文明优势是什么?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什么?我们现在的弊端是什么?
就像当代民哲王东岳先生所讲,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的极致,是农业文明的集大成者!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肯定在某些方面是落后了,比如生产效率,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认识等等,但肯定不是所有方面。而且工业文明对自然带来的戕害显然要比农业文明惨烈的多。
那未来的生态文明是个啥样呢?
应该是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长,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短吧。
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管怎样,我相信,瓷器,肯定是要跨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乃至未来的生态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吧!
全文完,如果您喜欢,就请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如果您喜欢本号,就请添加关注,我们一起来探讨。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