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泛论中国画的形式与内容「中国画论研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施云翔/文
理论家认为:“中国画的高度认识和审美价值是它的形式美,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 。
因此,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首先是关注作品的艺术形式,而不是去看一件平庸的作品所再现的生活琐碎的细节,或关注通俗画里丰富繁杂的内容。
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家,其艺术生命是离不开生活的,然而,艺术作品却以形式美为核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呢?
形式,是指事物诸多要素的构成和显现方式。“形”即“原形”,或称自然形态;“式”指“法式”或图式。“形”是自然的,“式”是人为的,“形式”则是指自然形态经过人为的艺术加工,成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这就是形式美。
的确,任何事物在艺术的表达中,其内容和形式是相对存在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绘画作为视觉艺术,其艺术形式是通过线条、色彩、空间、构图等要素组合关系构成的形式美,它作用于人的感观,使人们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而认识内容,获得审美的感受。
美学家认为:“美在理论上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即艺术的形式才是艺术的本身,换而言之,脱离了形式,就脱离了艺术本身。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也讲究笔墨的“丰富”性。古人的“墨分五色”以及黄宾虹的“五笔七墨”和他的笔墨精神论等等,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画的笔墨形式包涵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因此,若从艺术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丰富性,并不是指画面内容的丰富,而是指笔墨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的丰富 , 以及作品包含的艺术性、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等。
如果说美术的创作过程是从内容到形式,那么,美术鉴赏或许是一个逆向的过程,即从形式到内容。
从理论上来讲,艺术家的抽象思维源于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思考,因为形式美富有表现性、抽象性、象征性、形式美包含的意义和意味是概括的、宽泛的……
中国画当然可以保留一点通俗的东西,但不能因通俗而流于庸俗。
有些画家把山水画的内容画得十分丰富,有山、有水、有桥、有路、有房子、有人、马、车、狗、鸡、鸭、以及鸭棚鸡舍甚至还有打酱油的小卖部等等,应有尽有,以此来转换读者的审美视角,而迎合大众好奇的口味。
其实,通俗一点,山水画中点缀几间农舍三两只鸡鸭,增加生活趣味是可以的,但通篇的笔墨形态和艺术形式被弱化了,就没有品味了。
的确,大众的眼光和审美是通俗的,但做为一个艺术家,其文化职责是引领大众的审美,而不是去迎合大众的审美。
艺术保留一点通俗的东西是必要的,因为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再高雅的艺术也要“接地气”,以从“通俗”引领至高雅,这是艺术家的文化责任心。
当然,艺术家本人的文化水准也要有一定的高度。(若一个画家的文化水准太差,技法再熟练也仅为画匠而已)
把高雅降低为通俗一味地去迎合大众,艺术被彻底庸俗化了,我们还能去谈什么文化境界的“提升”?
“引领”与“迎合”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和进退不同的方向,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艺术家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画面往往很单纯,直截了当的表述情感,其艺术语言鲜明,直奔主题,形式感强,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让人越看越有味,越品读越有意思。
而有些作品细致入微内容丰富,虽能抓住人们一时的好奇心,能让人立足近观,好看却不耐看,那不是好作品。
真正的艺术品是那些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耐人寻味的,并且还能带给观众某种深沉思考的东西,这才是好作品。
艺术作品所呈现的艺术形式,往往能体现一个艺术家的思考能力和自身的修为,而艺术形式所具有的艺术品格与境界更是来自于艺术家的文化学识和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