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我们身边的非遗传承人「身边的非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城市的记忆中
声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乡音无改鬓毛衰
到梦里乡音近,天边雁字迟
故乡的声音
总能激发起往昔的回忆
今天,小北和大家一起走进
北京记忆中的那些声音
老北京叫卖
老北京叫卖在明代已有记载,至晚清和民国发展至鼎盛时期,老北京各行各业均积累了众多的叫卖调和叫卖词,有的还有与之相配合的响器。
1949年后,随着国营和集体经济成分对个体商贩的吸收和改造,老北京叫卖很快趋于绝迹。
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形式,老北京叫卖又得到发掘和恢复,吸引了一批民间叫卖艺人,并于2005年成立“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其成员有臧鸿、张振元、张桂兰、马松林、武荣璋、芦志东等人,他们使老北京叫卖声重新回到各种民俗庙会和大小舞台。
2007年,“老北京叫卖”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船工号子指过去运河船工为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一般只有曲调,没有词。运河船工号子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它以家庭、师徒、互学的方式传承至今。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鼎盛时期,运粮漕船首尾衔接十几里,船工号子此起彼伏,气势磅礴。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种类众多,现已搜集整理出十种22首: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出仓号、立桅号、跑篷号、闯滩号、拉纤号、绞关号、闲号。其演唱形式除起锚号为齐唱外,其余均为一领众和。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入选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燕歌戏
燕歌戏是北京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燕歌戏历史悠久,也俗称“秧歌”或“燕乐”,主要流行在京西地区。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表演形式雅俗兼备。
在清代、民国时期,京西燕歌戏团不仅在北京演出,还经常受邀到河北省临近的一些村镇“卖台”演出。
据《清史》记载,乾隆帝庆祝六十大寿时,门头沟柏峪村燕歌戏团曾获邀进宫演出。旧时,门头沟柏峪村的燕歌戏演出从正月初三一直唱到二月初二。1949年后,京西燕歌戏演出一度中断。1982年,柏峪村重新恢复演出燕歌戏。
柏峪燕歌戏已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春节期间,昌平部分乡镇也有燕歌戏演出活动。
诗赋弦
图源:大兴区历史文化遗产网
诗赋弦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北京大兴及河北固安、涿州等地。大兴诗赋弦已收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赋弦起源于汉族民间鼓子词。清光绪初年,直隶省宛平县贾万全和朱广达,为抵制社会盛行之“五毒”(吃、喝、嫖、赌、抽),在家乡(今大兴区榆垡镇朱家务村)首创“诗赋弦同乐会”。创立之初,一般根据小说、鼓书段子、民间故事,编排一些生活小戏,农闲时,组织年轻农民用清音坐唱形式表演。
后来增加了音乐伴奏,武场以大鼓、大镲为主,文场以三弦、板胡、曲笛为主。到光绪十九年,增加了服装、道具,初具戏曲模型,同时,角色在“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基础上,又增老生、花脸,伴奏乐器增加了四胡和笙。
宣统元年,固安县庄谷兴晚年还乡,兴办诗赋弦戏会。他将自己所能之曲牌汇入诗赋弦之中,同时又增加了十几出戏,极大地推动了诗赋弦的发展。
此后房山、固安、涿州等地开始流行诗赋弦。民国初年,是诗赋弦兴旺时期,贾万全曾带领西胡林和官庄两个村的戏班赴天津演出。现在,诗赋弦在南郊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春节,大兴仍有诗赋弦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