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如何培养孩子成为艺术家「长得像艺术家」

时间:2022-12-17 12:05:08 来源:艾田探学

大家好,如何培养孩子成为艺术家「长得像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来聊聊艺术感受力

“工本论”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的儿童美术教育出现了“工具论”与“本质论”两种美术教育思想。

“工具论”提倡美术教育活动用来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把儿童的心智与心理成长与发展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注重儿童自主性、创新性的自我表现,做到因材施教。

而“本质论”认为美术的主要价值在于教育价值,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

我认为“工具论”提倡自主发展,遵循儿童自我表达意愿有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但是过于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难免忽视了学科教育的功能以及教师在教育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而单纯强调“本质论”又会导致目前国内过于追求学科性,使得教育僵化,没有活力。

为何不能将二者合一?既在不干预儿童的独立创作欲望的同时进行艺术熏陶,并设置课程提升美术材料感知等等。

网图侵删


国内环境

回到当下,国内的少儿美术教育行业里大家最喜欢讨论像与不像、美与丑、内容的多与少,当然也喜欢与专业性挂钩。

这次想探讨一下国内少儿培训最容易忽略掉的艺术表达。

也许在环境中受限的儿童群体被认为有一种“先天劣势”,导致人们难以将儿童与艺术挂钩。

业内不深究儿童画“美”的具体内涵,不思考怎样创造具有艺术感受的作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要么是让孩子加入专业技能培养的“盲从”主义、要么是过于放任的“个人审美”主义。

在我思考两者之间的平衡时,我发现主要问题在于美的内涵没有被深挖,忽视了感受力在美术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也就是缺少了对艺术感受的开发。

宗艺艺术案例


什么是艺术感受?

艺术感受是鉴赏艺术作品的敏锐触觉,是创作作品时的创作基础。

其首要要点是生活感受力,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感受力极强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受力。

对生活点滴毫无波澜的人艺术感受一般较弱。因此生活感受力应是作为美术教育的重点。

通过将儿童的内心情感激发出来,引导学生用五感(视、听、嗅、味、触)去感受事物,使得学生对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掀起内心的波澜,世界变得更加“触手可得”。让艺术感受在这样浓浓的生活感受力中生根发芽。

其次是美术感知。对不同色彩、线条、构成产生的感受,对不同工具画出不同的肌理、表现形式产生的感受。

因此我认为艺术感受就是生活感受力与美术感知的结合。

网图侵删


怎么样培养生活感受力?

感受力的培养逃不过对五感(视、听、嗅、味、触)的培养。人的感官蕴含着巨大的潜能,经过适当的、针对性的训练会有惊人的提高。

由于教学现场的限制,课堂里我们往往难以全面的进行感受力训练。

如果能把孩子带到大自然的话是个很好的办法。比如讲到树的主题,尽管在教室里我们能通过图片,用视觉观察它的外形特征、不同场景、不同光线下的变化。

但我们无法启发儿童去触摸树皮、树叶的触感,运用嗅觉嗅取来自树叶的气味,尝一尝树叶的味道,听听大树晃动发出的声响。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听一听、想一想。

特定的感官感受与不同人类的生理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再比如我们在教师只能教导孩子秋天的相关科普内容。

但与身处在秋风萧瑟的环境中相比起来,我们缺少了这场景里让我们联想到的丰收的喜悦、满地金黄的辉煌、落叶归根的孤寂,听着风吹动树枝的声响,秋风拂过脸颊的感受。使得我们只知秋而未感知秋。

关键在于课堂上能尽可能调动起老师的情绪和环境的作用,使得孩子能够身临其境去探索和感悟。

我们在课堂或者在家里。都应充分调动起儿童的感官感受力,以便于激发起艺术感受力。我们不仅仅局限在授课与创作中,还可以通过故事、聊天、音乐舞蹈欣赏等多媒介进行情感铺垫。

创作时,让儿童感受想要创作的内容。最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情感是怎样的?是快乐还是兴奋还是悲伤还是害怕。由儿童的美术感知作为基础,以自由的方式创作。

多角度的感受使得孩子的感受力得以提升,对于创作积攒下很好的生活经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下次创作有关秋天的题材时,身临其境的感受力会带领他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网图侵删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