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跳出思维的陷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爱默生
女明星为化妆品做广告,并不是因为她们用了这个化妆品之后变美了,而是因为她们本来就很美,才会被选来拍广告。
上面这段话的逻辑单独看上去,每个人都能看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广告对于消费者依然有强大的洗脑效应。我们追捧喜欢的明星代言的产品,就好像使用那些产品我们身上就有了和她们类似的地方,我们就能变得像她们一样光彩夺目。
这种暗示效应被商家和广告界利用,可以说是最近一百年来消费社会最大的思维陷阱之一。这个思维陷阱的真相在于,人们混淆了选择标准和结果。
同样的道理,职业游泳选手体型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充分的锻炼,而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才成为了出色的游泳选手。游泳选手的身材,和女明星的颜值,都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结果。
也许讲到这里,你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可以说,凡是一种世人说值得追求的东西,比如说身材、美貌、收入、长寿、影响力和快乐,你都要看仔细,是因为这些词的代言人符合这样的标准,才向你推销他们的故事,还是真的经历了一个过程,有了这样的结果。
厘清类似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陷阱,正是《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西方经典畅销书的作者是罗尔夫•多贝里,作者既有锐利的观察,又有出色的讲故事能力。在书中,他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爱情关系、人际关系、投资之道、心理实验等论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雄辩地指出思维之错。
经济学博士的专业背景,加上心理学的识人之道、辨事之理,使得这本书就像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完美结合。根据心理学上的认知疗法,觉察是改变的基础,在这里,当明白了错误的思维是如何发生的之后,人们就有可能远离思维陷阱。下文提炼出了这本书中提到的十个经典思维陷阱,看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启发。
1. 幸存者偏差,使你高估成功的概率。新媒体时代,我们的手机里充斥着10万 爆文,似乎每个人的身边,或远或近,都认识出书了的朋友,然而事实上——
每个成功的作家背后有100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每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100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家,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家背后,又有数百个抽屉里沉睡着刚动笔的手稿的写作爱好者。
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其实有多微弱。
作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创业是另一个更受时代吹捧的故事。互联网经济时代,有句话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个时代确实见证了无数“飞起来的猪”,然而更有无数飞不起来的,不在风口上的创业项目,这背后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君不见,从来不见有哪位记者关心失败者。作为个体,要想避免幸存者偏差,多贝里教我们的办法是尽可能常去逛一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
2. 过度自信的专家,被高估的学识和预测能力。如果不服从权威会发生什么事?《圣经》第一章就说的明明白白,会被逐出天堂。各个领域的专家们也想让我们相信此事。
关于专家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历史表明,专家群体会失灵,一位经济学教授的预测走势会和非经济学专家一样出错,然而专家们总是过度自信。其次,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是面对权威时,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权威流行,存在权威时社会总是乐于跟从。
尤其是男性专家,研究表明,过度自信效应确实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比较少的高估自己。举个例子,84%的法国男人声称自己是高出平均水准的好情人,没有过度自信效应时,应该这个数据是50%。
解决办法是,筹划事情时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对所有的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专家的预测。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3. 从众心理,并非越多的人认为一件事对,这件事就更加对。在商界、时尚界、宗教和管理行业等都存在从众心理,喜剧和访谈节目也会利用从众心理,在关键位置插入模拟的笑声,引得观众发笑。最令人难忘的从众心理的例子,是纳粹德国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1943年所作的演讲,1万5000名观众被煽动,为纳粹关于“全面战争”的呼唤贡献了雷鸣般的掌声。
得一提的是,团体迷思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会议上克制自己,没有说出不一样的论调,也许是因为其他人也都意见一致不吭声。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团体里每个人都像你那样想。
人们不想做有可能破坏统一意见的扫兴的家伙,毕竟你会为自己属于一个团体而高兴,异议则有可能意味着被隔离在团体之外。
然而,让我们记住毛姆的这句话,他是这样说的:
4. 沉没成本不是继续一件事的理由。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当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能量之后,沉没成本令人难以放手,尽管客观来看坚持下去毫无意义,因为投资越多沉没成本越大。
越南战争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已经为这场战争胜了这么多士兵的性命,此刻放弃将是错误的。”
有很多理由支持你继续下去,但如果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付出的东西,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就不是一个好理由。
避开沉没成本的思维陷阱,意味着你能清醒的认识到——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以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5.确认偏误,使你思维趋于固化。确认偏误听上去有点难懂,但是这样解释你就清楚了。当新信息出现的时候,我们会用自己的角度来消化新信息,让他们与我们现有的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会过滤掉与我们的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这正是确认偏误带来的后果。
这样做很危险,但我们恰恰是这么做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让我们很容易能找到志同道合者,我们阅读支持我们理论的新闻消息,新闻的个体化使得相反的意见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信息流上,我们越来越多的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里,就更加加深了确认偏误。
放眼其他领域,几乎到处都是确认偏误的影子。
慈善家和愤世嫉俗者,双方都会过滤掉反驳的证据,得到支撑他们世界观的大量证明。占星师和经济学家,他们的的行事原则也是这样,他们的说法如此含糊,却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跟随者,因为他们的预测总有被证明的时候。宗教信念和哲学信念,因为其含糊性,更是确认偏误的杰出温床。
让我们记住赫胥黎说过的一句话: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
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并不代表不存在。这句话很简单很好懂,然而人类的偏见却使得我们眼里能容得下的东西越来越窄……
作家亚瑟奎·勒库奇的一句话说,干掉你的宠儿,他的本意是删掉漂亮但多余的句子。在这里也适用于普通人避开确认偏误。写下你的信条,比如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节食成功策略等等,然后寻找反驳证据,从而推翻自己的信条,这是一桩辛苦的工作,但是值得做。
6.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别信。如果有人这样建议,敲响警钟。这个花招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者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人,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证明他的预言是对的,如果情况意外回升,那他就将好转归功于自己的能力,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对的。
这个思维陷阱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个宗教故事。据说在天堂降临地球之前,世界必将毁灭,灾难和死亡必然会发生,正因为此,信徒们认为形势的任何恶化都是证明了预言,而每一次好转都是上天的馈赠。
也就是一句俗话说的,正着说反着说他都有道理,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请提高警惕。
7. 将真正的知识与“司机的知识”区分开。司机的知识这个典故来自于马克思·普朗克的故事,他的司机曾经代替他做过一次长篇报告。
在此之前,马克斯·普朗克于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全德国作巡回报告,不管在哪里,他都会就量子力学演讲一番,因而他的司机对他的报告烂熟于心。于是在一场报告中他们俩互换了位置,马克思·普朗克带上了司机的帽子,而司机走上了讲台,对一群专业级听众做了一番报告。
会后有一位物理学教授举手提了一个问题,司机却说,“我压根没想到,在慕尼黑这样先进的城市里,还会有人提这么简单的问题,让我的司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这个幽默的故事是查理·芒格经常跟人谈论的。查理·芒格是全球最优秀的投资家之一,他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的知识,是投入了大量时间和思考获得的知识,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有些人装的好像他们知道,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
在商届,一家企业越大,社会越期望它的CEO具有表演才能,也就是所谓的交际能力。一个安静固执但可靠的领导者是不行的,至少不能担任最高领导,人们认为一个擅长宣传的人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能说会道,和真才实学是两回事。
请你不要信任司机的知识,不要将爱出风头的人,唠叨鬼花言巧语人和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搞混。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
8.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社会性懈怠。一群人划一条船,我们不敢说每个人都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但是对于接力赛的运动员,我们就敢肯定的说,因为在接力赛上,每个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是与团队融合在一起,这就产生了社会性懈怠。
其实,社会性懈怠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假如使出一半的力就行,又不会引起注意,为什么要使出全力呢?这种情况多半还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不觉就会发生了。
在团队里我们不仅会克制我们的效率,还会克制我们的责任。团队讨论会导致做出比人们独自决定时,更加冒险的决定,大家都躲在团队决议背后,因为大家都在想,一旦出事不是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值得注意但是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点是,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否则就不存在团队了。
9.框架效应,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你所听到的、接触到的任何资讯,都取决于描述者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描述,会给你造成不一样的反应。
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在600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拿出了两种消灭瘟疫的方案供政府选择——
选择方案A能救活200个人;选择方案B,有1/3的可能让600人全部获救,有1/3的可能谁也救不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方案A,因为有确定能救活的人数。
然而换一种说法我们再来看看——
方案A是会死400个人;方案B是有1/3的可能让全部的人获救,有1/3的可能600人都死了。现在,选方案A的只剩下一小部分人。
同样的事实,表达方式的截然不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框架效应提醒我们的,一方面是好好说话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是对商业社会的措词陷阱保持谨慎。
例如,股价下跌被称作“回调”,管理课上问题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一位被开除的经理是某个“开始新生活的人”……这个名单还很长很长。
10.光环效应,阻碍你做出客观的评价。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比如说我们倾向于认为,在某一个行业成功的CEO,在所有行业都会成功,在生活中他们也一定是模范。而漂亮的人,我们会认为他们更可爱,更诚实,更聪明。
心理学家桑代克100年前就发现了光环效应:
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美貌、社会地位、年龄,造成了正面或者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整体印象。
最擅长运用光环效应的要数广告界。一个咖啡机的代言人是一个职业网球运动员,为什么一个运动员会是一位咖啡专家呢?这从理性上是无法解释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广告的成功。
光环效应同样可以用在恋爱和追星上,你所崇拜的人会显得非常完美,即使有人指出他存在明显的缺点,你也只会认为那是一种可爱的怪癖。
光环效应的阴险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意识的,它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
如何避免光环效应误导自己的判断呢?世界级交响乐团的做法也许值得你思考。他们在选择队员的时候,为了避免光环效应,会让选手在一块幕布后面演奏,来避免性别、种族或者外貌影响他们受到的评价。
写在最后也许你会问,这么多思维陷阱,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作者多贝里对此的解释是,思维陷阱是本能导致的,本能在我们达不到高超技能的地方会发生,而且是发生在挑剔的理性能够正确干涉之前。
也就是说,思维陷阱常常是无意识的,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因此没有必要对自己太苛责,每时每刻保持清醒的思考是一种奢侈。
你可以对照以上思维陷阱的清单,梳理出自己容易犯的错误,在做重大决定,比如人生路口或者重大投资时,使用自己的清单逐一核对,做出尽可能理智的决定。
而在后果影响比较小的事情上,比如说买车选品牌,还是听从直觉吧。并不需要太在意每一个决定是否是完美理性的,这样生活会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