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教育部把音乐美术列入「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
在本次修订中,我们发现围绕艺术课程有了重大的改革,多年来一直被视为“选修”、“辅修”的音乐课程,从今年开始就要成为必修课,这将是推动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
艺术成为义务教育必修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优化了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美术和音乐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并公布了各科目的课时比例: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课时总比例的9%-11%,这个比例甚至超过外语的6%-8%。
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是:分学段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八至九年级,要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同时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可见艺术学习将不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学习目标。
►
艺术课程设置更加多元
和大家一起看看我们常规的音乐、美术和舞蹈的课程内容。
其中音乐课程大致分为四类: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其中共涵盖了14项学习内容,包括音乐知识的教学、音乐技能的培养,并让学生学习自主创作一些音乐作品,最后,还涉及了音乐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
美术课程也是大致分为四类: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其中共涵盖了16项学习内容,不同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美术作品,还可以通过美术知识,表达自我的思想和情感,最后,可以将美术技能与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相结合,进行综合探索。
舞蹈课程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四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舞蹈的学习任务设置具有进阶性。从模仿到学习舞蹈基本元素,再到激发编排创作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核心素养。
►
实践能力成为考核标准
在学段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的学习内容主要以欣赏、理解为主,但随着年级增长,学习要求不断增加,到8~9年级时,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在学习任务中,都要求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在其中融入个性化的创意。
可见,义务阶段的艺术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学会应用与创作,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拥有一门特长,而非增加课业负担。
►
艺术成绩纳入中考
今年作为美育进中考的关键一年,评定结果将作为高一录取的参考依据。《课程标准》中也再次强调了学业水平测试要多方面综合考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以单一的分数衡量学生的水平,让艺术变为学科类考试。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此次修订则是强调美育教育的“双增”。但艺术教育考评并不是重点,让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让艺术始终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们由此提高自身素质和艺术修养,这才是设立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