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大家好,「二十四品新解」艺术与自然的结合是立体的 动态的 不断深化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自然对于艺术来说代表着一种极高的评价,在书法中的折钗股、屋漏痕、万岁枯藤等书法效果都是取象于自然。自然是客观真实的,是合于规律的,规律的丰富多样性便决定了自然同样是立体的和分层级的,是动态变化的,也是有界限尺度的、有条件的。
在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中,自然与作品的结合可以体现在神、韵、气、形等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毫无疑问神的自然是最高的,如果一幅作品中能够达到或展现出神的自然,便能够带来气息的自然,节奏韵律的自然,并最终表现为外形上的自然,反过来理解,神的自然也是通过韵、气、形的自然来体现出来的。我们觉得某幅画的外在造型很自然,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但整体造型的自然是由一个个局部的自然组成的,局部最终又是由一笔笔线条笔触构成,因而细节好坏必然会影响到整体的自然效果,所以好的绘画作品实际上是笔笔写出,每一笔都马虎草率不得。
自然的动态性体现在其适用边界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拓展的,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之后逐渐消除了对于火的莫名恐惧(尽管此时还不知道燃烧的原理),视之为自然。而在封建社会早期,日食、月食虽然已经作为一种天文现象加以记录,但每当碰到日月无光时人们却仍不免会惊慌失措,喧噪一场,因为科技的发展水平限制了人们对其的理解。
在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从十九世纪下半期开始,以莫奈、雷诺阿等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家们对于光、色的表达打破了人们长期固有色的认识,刚开始这种绘画方式给人的感觉是骇人耳目的,但随着认识的深入或相关艺术知识的普及,人们逐渐理解了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和手法,欣赏时便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自然之美而不再会觉得离奇突兀了。
可见自然本身是需要不断深化对其认识的,大自然是先于人类就存在的,人们也长期欣赏并习惯于大自然的美妙,然而直到近代人类才开始对光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科学研究,印象主义可以说便是对这种新的科学认识的艺术表达。毫无疑问,大自然中显然还存在着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发现。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有所偏至必然有所未达,从绮丽到自然的升进
「二十四品新解」之沉着 | 泠然出尘与众生回向,兼及黄宾虹五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