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三个切片指什么「中国传统工艺三长」

时间:2022-12-20 12:53:09 来源:新华我报道

大家好,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三个切片指什么「中国传统工艺三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象限】文艺为经,科学为纬,一切有意思的坐标。

——栏目主持人 小姬 、二咩

劳动节将至,中国传统手工艺是“劳动”这个词最精致的注解,我们从三个最为著名的角度切入,为你找到三个人,做成三个“切片”,景德镇瓷器,福建茶叶,贵州茅台。透过这三个片段,可以看到中国劳动者最迷人的片刻。

【福建茶叶】黄圣辉:传承百年手工茶艺

作者:孟昭丽

摄影:徐惠青

方脸大眼,一身麻布衣衫。黄圣辉的笃定寂静散发一种魅力,犹如一杯清茶入喉,留腔的那份回甘,绵软悠长。

生于制茶百年世家,长在灵秀的武夷山景区,是黄圣辉对手工制茶坚守的原动力。

尽管如此,在武夷山岩茶不断热销、机器逐步替代人工以换取更多利润的今天,这份坚守显然并不那么让人懂。

因为,在许多制茶人看来,手工茶不仅效益差,而且制作起来很“苦”:仅是二三百度的高温下炒茶这个环节,对双手已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黄圣辉的老家是武夷山天心村水帘洞。独特的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一个温润的小气候,常年雨露滋润,少见阳光,十分适合茶叶的生长。

香含玉女峰头露,润带珠帘洞口云,武夷岩茶具有武夷山水“岩骨花香之胜”。来到黄圣辉家所在的武夷山,看山水,如品岩茶;饮岩茶,杯盏间如见山水。

根据黄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黄圣辉的祖先就开始制作武夷岩茶。乾隆年间,黄氏祖先设立“瑞泉岩茶厂”,形成了自家独特的岩茶制作工艺。黄圣辉是第十二代传人。

黄圣辉还记得儿时,每年五一前后,春茶采摘季节,每个夜晚里,炭火闪动,时誉为“武夷山第一焙茶师”的爷爷黄瑞喜带着父亲黄贤义焙茶。

一般说来,大红袍手工茶制作需要采摘、开筛、晾青、做青、揉茶、拣茶、焙茶等多道工序。不仅程序繁杂,制作周期长,人工成本高,而且每一步都要靠制茶师傅的经验做判断,好茶师到了制茶季节将“一师难求”。

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将传统制茶过程用现代博物馆显示出来,是黄圣辉的创意。2007年,黄圣辉建立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瑞泉(大红袍)茶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摆放有一整套传统制茶器具,有传统的揉茶匾、实木制作而成的茶叶揉捻机……这些都是他历时多年踏遍武夷山乡间搜集而来。

“如今采茶有采茶机,摇青有摇青机,揉捻有揉捻机……整个制茶工序都可以由机械来取代人工。”黄圣辉说,“但我们还在坚持手工制茶。”

五一前,正是春茶采摘季节。黄圣辉和两个弟弟正忙着制作手工茶。游客来武夷山景区可以免费参观其制茶全过程。

“每一道工序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时间,要靠自己的经验来把握。”黄圣辉说,从茶叶采摘并在太阳下晾好到可以手工制作开始,到人们喝到一泡制好的茶叶,至少需要48个小时。

手工制作茶每道工序都靠经验。采摘茶叶一般要鲜叶形成驻芽后一芽采摘三到四叶;茶叶在太阳底下晒到叶片柔软失去光泽为度,然后装在筛子上放在屋内空旷处自行萎凋;再通过反复摇晃筛子让茶叶和筛子摩擦发酵;最后再炒茶、揉茶、拣茶、焙茶等,最后变成绿叶红镶边,才真正成为可以饮用的武夷岩茶。

黄圣辉兄弟三人的手艺来自父亲黄贤义。黄贤义8岁开始学做茶,炒青、揉捻、焙茶样样精通,通过口述,他将一身制茶本事传给了儿子们。如今的黄圣辉,只要抓一把茶叶,凭着轻微的揉搓,就可以判断茶叶是否烘培到位。

“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件事,唤醒你的责任,赋予给你使命,成就你的梦想。”得武夷山水灵气的黄圣辉显得比常人空灵、心性超拔。

黄圣辉用心做茶,独创了一座“茶窖”,每年储存5000罐茶叶,每个罐子都标注上茶叶采摘时的天气、温度、制茶的师傅、茶叶的年份和产地信息。

“每个年份我们都要把茶叶送去检验,看看茶叶口感和成分,储存5年有什么变化,10年又有什么变化,形成一个茶叶指标的数据库。”黄圣辉说。

不仅如此,黄圣辉还研究开发出了“岩香妃”“素心兰”等多个失传已久的武夷山茶树品种。

“既然结缘于茶,这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守护这片山水,做好祖先留下的好茶,告诉世人这里还有如此美好的茶文化。”黄圣辉说。

【景德镇瓷器】张茂生:陶瓷奖杯的“秘密”

作者、摄影:占毅

景德镇陶瓷在手工技艺时代之所以能够取得发展,与工序的精细化分工有很大关系,“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经过分解,每个工序都成为一门最简单的手工技艺,但年深日久也就熟能生巧,往往只有老工人,倾其一生,才能掌握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窍门。

直到今天,张茂生仍然保持者一些有趣的习惯,当他制作出一件新的作品后,除了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老伴,谁也休想从他嘴里知道这件作品背后那些带着奇思妙想的窍门。比如,他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了陶瓷奖杯,作为一件注浆成型的陶瓷雕塑作品,你却无法找到它的注浆口,每次一说起来,张师傅的得意溢于言表,五年了,这个秘密除了同为下岗瓷工的老伴,谁也不告诉。

“在我们学艺的时候,师傅也不说,”张茂生回忆起自己16岁走进景德镇艺术瓷厂,成为一名成型学徒工的岁月:“你的作品不好,师傅或者摇摇头,有时候根本就什么也不说,看看师傅的眼神,你就知道了,你没做好。”

2010年7月,58岁的张茂生接到为上海世博会设计陶瓷奖杯的任务。这时候的他已经从艺术瓷厂下岗多年,虽然自家经营的作坊很不起眼,但张师傅爱琢磨,喜欢挑战是行里有名的,世博局的工作人员就这样七拐八拐的找到了他。经过技术攻关,他终于设计出这款高32.4厘米、上宽10.5厘米、下宽4.7厘米,中间镶有一个世博会标志、具有弧线美的陶瓷奖杯。

“世博会的奖杯产量很小,又是陶瓷的,也不能反复生产,谈不上有什么利润。不过,他们给景德镇出了这道题,我们景德镇总得有人做出来吧。”张茂生和老伴时常把唯一一件奖杯样品拿出来摩挲,但对于注浆口的秘密就一直守口如瓶。

张茂生,1952年出生,江西都昌人,是景德镇民间艺人中数得上的陶瓷造型大师。和大多数同时代的其他景德镇人一样,16岁的张茂生就成为了一名陶瓷工人,在当时刚刚成立的景德镇艺术瓷厂,拜师开始从事陶瓷生产镶雕成型工作岗位。

“国营瓷厂就是这点好,你不用担心没饭吃,不像我师傅年轻时,还在给资本家打工。也不像我现在,还要自己接点业务。”张茂生所说的“业务”其实就是订单,“你就只要攒劲去琢磨,怎么完成生产任务,怎么把产品质量做好。”

四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刻苦专研,张茂生终于成长为一名陶瓷造型设计的专家和能手,创作出许多立意新、外形美、展示现代审美风格的新作品。

1990年他所设计的堆雕500件蟠龙瓶代表艺术瓷厂获首届景德镇陶瓷节创作奖;1991年第二届陶瓷节,他和同事合作150件草帽瓶获二等奖。他设计过2米多高的巨型壶和一个手掌能放下3把的袖珍壶;他还复制出古代宫廷使用的鸳鸯壶,民间俗称阴阳壶,这把壶能从一个壶嘴中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劝人饮酒,同一把壶给自己倒的就可以是清水;还有瓷如意,也是张茂生设计出的精品之作,整体造型精巧华贵;他所复制的宫廷转心瓶,内外三层,分别雕刻,都可以自由旋转,实在奇妙惊人。

“就是一层窗户纸,许多窍门,说出来,就让人感觉毫不神秘,但这层纸不能让别人捅破,师傅不给我说破,所以我有今天,我也不给别人说破。”张茂生说:“都要靠自己琢磨。”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也因为有这样的技艺,走进新的世纪,下岗的张茂生来不及焦虑和悲伤,为了生计,他第一次要面对面和市场对话,接受市场的考验。

“也好难过呀,上了四十年班,忽然不要上班了,领了四十年工资,忽然不要领工资了,同事了几十年,忽然就各回各家了。”张茂生说。

但成功的喜悦很快就冲淡了下岗带来的失落,2008年,他成功制作出以奥运主题馆“鸟巢”为原型的双层工艺瓷壶。2010年他除了设计出世博会的陶瓷奖杯,他还被特许制作“中国馆”陶瓷工艺品,并被选定为特许礼品。2011年张茂生制作出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壶“百字壶”。又受邀设计制作台北101大楼陶瓷文具,这每一件作品里都带着奇难精巧的工艺“窍门”。

“过去在厂里,琢磨是为了完成任务,是挑战自己,想达到师傅的水平,今天在自己的作坊里,琢磨是为了完成业务,也是挑战自己,是想达到别人达不到的水平。”张茂生如是说。

在记者看来,陶瓷产品的臻于完美得于陶瓷技艺的精益求精,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老一辈的瓷工们仍然保留着最初对于技艺的敬畏之心,这既是他们一辈子安身立命的本钱,更是推动陶瓷行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贵州茅台】罗桂华:骨子里爱烤酒

作者、摄影:黄勇

“四十一、四十二度”罗桂华随手抓起一把正在堆料发酵的糟醅,一下就准确报出它的温度。

茅台酒生产工艺在经历千百年传承后,如今每个工艺都被严格遵循,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加曲堆积发酵,九次蒸煮,茅台酒从投料到成品酒出厂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每一个工艺细节的把握则全靠像罗桂华这样的酒师把控。

贵州茅台酒厂共有近600多个酒师,酒师是制酒工艺中的技术灵魂。能酿多少茅台酒、酿出什么样品质的茅台酒,很大程度上是要看酒师的水平与把控。

在经过一线制酒工艺上23年多的揣磨参悟后,罗桂华已把自己全身的感官调校得对茅台酒酿制中最适宜的水分、温度、颜色及味道等参数高度敏感。

罗桂华能一手摸出堆料的发酵温度,还能凭酒面上的酒花,一眼看出刚出酒的浓度,误差仅在一、二度之间。用鼻子闻,闻蒸出来的酒的香味,闻发酵堆料味道,闻麦曲、谷糠、高粱等投料的味道,可以此来推断劳作方法和时序。罗桂华甚至动用耳朵来听水分,抓起堆料,放到耳边一捏,以此来判断发酵中水分够不够……这全是一门门技艺精湛的绝活儿。

罗桂华24岁时招工进入茅台酒厂,在初期经历从农民到工人的喜悦后,罗桂华发现自己竟然是“从骨子里喜欢烤酒”的。自己的班组烤的酒多,质量好,是罗桂华在工作获得的最大乐趣。

罗桂华在茅台公司的出名在于他“药到病除”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制酒五车间23班的窖池多年没有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没有酒师愿去啃那个硬骨头。公司甚至决定,如果再没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把这个窖池敲掉重建。

罗桂华一去竟然让这些窖池起死回生了。

23班产量不足是有它“先天不足”的原因。当时修建时受地形限制,把窖池修在生产车间边上,紧靠赤水河堤,受太阳西晒时间长,导致窖池温度高发酵环境差,可供晾晒糟醅的晾堂面积也较其他班组少。

罗桂华翻窖泥、查窖缝,仔细观察认真思索,觉得原因出在窖池密封性不好上。他与班组进行窖缝修补、窖底更换,特别是通窖底沟,把自己弄得一身味道,回家后都不好意思上床睡觉。

从那以后,23班的生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2009年实现产量78吨,酱香从2008年的4吨多上升至12吨多!至今为止,23班实现产量、酱香均稳定增长,且无任何次品酒,合格率100%。产质成绩不但创造了23班历史最好,放眼公司制酒班组都属前列。

23班不光是连续5年获公司“优秀班组”,而且还获得全国总工会的“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罗桂华也在2014年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看到罗桂华技术上有着“手到擒来”的本领,不光是外面的酿酒公司想高薪聘他,茅台公司其他制酒车间更是想挖他。“离开茅台我不会,因为我的技艺都是茅台老酒师一手一脚教出来的”。

罗桂华现在带有4个正式拜了师的徒弟。徒弟赵伦说,茅台酒工艺看起来简单,其实上有很多技巧在内,跟老师学了这几年了,才知道哪怕是下力气也是有讲究的,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要慢慢地学,心领神会。通过虚心请教,勤学苦练,赵伦目前已经成为生产班长。

“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正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桂华说,茅台酒工艺博大精深,工艺复杂又独特,靠的是口口相传或动作教习传承,是在世代酒师不断成功与失败的洗礼中总结出来的,罗桂华的目标是把更多的徒弟培养成像自己一样的酒师,继续传承茅台酒的工艺。

策划、编辑:姬少亭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