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欧洲艺术精神之源「丹麦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欧洲有许多古老的教堂,
庄重肃穆,精美华丽。
这还不够,它还需要一段圣光洗礼般的音乐,
才能更配此刻的风景。
这个能够发出数种曼妙音乐且体积最为庞大的乐器,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没错,它就是与欧洲社会和宗教发展都密不可分的——管风琴。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管风琴,详细的聊一聊它的故事。
管风琴(pipe organ) 属于气鸣式键盘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且从未中断过。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不同的是一般的脚踏风琴是通过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音,而管风琴是靠铜制或木制的音管来发音。
历史发展这跟最早古希腊城邦出现了一种名为“Double Flute”的乐器有关,它由两根不同音调的管子组成,后来这件乐器被排箫所取代。因为无法手持,公元前250年,古罗马工程师制造了水压式管风琴,也就是音乐史上第一架管风琴了,到公元3世纪时民间仍使用。那时管风琴体积还很小,便于携带。4世纪出现了桌子型的伴唱琴,以风箱式装置替代了水压式,增强了音量。5世纪末,管风琴扩充为房间的体积,并引入教堂。
中世纪的欧洲,大大小小的教堂几乎都有了管风琴。但当时教堂较小,管风琴仅拥有几百根音管和一层键盘。直到12世纪,法国才出现两层键盘的管风琴。
13~14世纪时,流行建造大型管风琴,其音域扩大到有完整半音的3组,结构也逐渐复杂,最有名的是德国哈尔伯施塔特1361年制造的管风琴,有三层键盘、一个脚踏板、20个风箱,要由10人操作。同时,音色独特的小型管风琴也相应发展,更灵活和敏感的键盘替代了笨拙的轨杆。
16世纪初,各国出现不同流派的制作家,推动了管风琴制造的发展,键盘相应改变,除了笛管音栓外,还使用了能发颤音的簧音栓和共振器。一些音栓还可模仿其他乐器的声音。
19世纪之前,管风琴都是为每一个教堂单独设计,并在现场制造组装。到了19世纪,法国工程师卡伐叶开始试验工厂化生产管风琴,大幅提升了管风琴的制作工艺。巴黎圣母院的管风琴就是出自卡伐叶的工厂。1867年在巴黎首先使用电气式装置带动琴键工作。此后,各种改进都用来加强管风琴在音色变化幅度和精巧性方面的能力。
明末清初,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展开管风琴才逐渐进入中国,可惜经历了无数风雨,这些管风琴都不复存在。
自20世纪起,管风琴中逐渐采用电动鼓风机送风。20世纪后半期管风琴进入了电子时代,出现了电子辅助的机械式管风琴和电子合成器式的管风琴,价钱变得廉价。音乐厅里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这种经过改良的机械式管风琴。虽然现代管风琴有很多优点,但从演奏角度来讲,音色和音响上还是传统机械式更能诠释巴洛克经典作品的真谛。
结构组成管风琴是所有乐器中结构最复杂、最庞大的,由音管、音栓、键盘、轨杆机、风箱、琴箱组成,可谓名副其实的“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巨型机器”。
音管有两种,分别称作哨管和簧管,采用不同的发音方式。哨管有圆柱形管体,圆锥形管脚,发声原理与管弦乐队中的长笛非常相像。多组木制和金属制的音管,其长度(决定音高)和形状(决定音质)各不相同;其尺寸与音高相一致,长的奏低音,短的奏高音。簧管在圆锥形管体内安装金属簧片发音,除本身音色外还可发出类似铜管、木管独奏的音色。
音管分排竖立在键盘后方的由风箱供气的贮气箱上,各排音管都由音栓控制。管风琴的音域可扩展到9个八度以上,音量宏大,气势雄伟,音色庄重优美,对比多样,能模仿管弦乐器的音色和演奏丰富的和声。是最能激发人类对音乐产生敬畏之情的乐器,也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
举例来说,中世纪,一个中型教堂内安装的管风琴大约有1200根音管、16枚音栓(不同音调)、两套键盘和1层脚踏板,而当时制造它需要两年时间。后在装配时,还要根据演奏地点的室内声学特性来调节音响效果。
当然,一直以来管风琴大小各异,样式也很多,它复杂的结构组成也被赋予了很大的装饰性,让管风琴成为了一件不世的艺术品。
演奏方式管风琴的演奏方法类似于其他键盘乐器,一般都使用数层的键盘,脚下还有脚踏键盘,由许多根音栓来控制具体音高。
演奏管风琴要是穿专门的organ shoes的。这种鞋子的前端相对来说会尖一点,也很轻,还会有个后跟,所以,演奏踏板的时候,才可以帮助演奏家更加准确和便捷地演奏。
这里要告诉大家,每一台管风琴都是不一样的。练习琴会批量生产,但是也会有些差别。教堂里面看到的,大多都是量身定制的。这就导致了每一台琴的音栓列表都是不一样的,当然音色表现也会有差别,同一个音栓名字在不同的琴上也不一定是一样的。
所以就算是在A琴上弹某曲弹得很熟练了,换到B琴上也不是马上就能原样弹出来的,可以说学习演奏管风琴,是非常有难度的。有时演奏者手脚并用还是不够,就需要配一个专门的助手啦,负责音栓的变换。对于一些规模特别特别大的超级管风琴,可能就需要更多人手甚至是专门的演奏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