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极限艺术—“克莱恩蓝”的背后逻辑「设计史太浓-风格列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期回顾:孟菲斯风格-浓缩的后现代主义
本次跟大家聊一个比较纯粹的艺术风格,英文原名叫“Minimal Art”,为什么一开始就上英文呢,因为这个风格特别多不同的翻译名,如果只看中文资料有时候你不知道原来不同书籍中谈的是同一回事。
我列举几个常见的名称,分别有“减少主义“、”极少主义“、”质朴艺术“、”ABC艺术“跟”极限艺术“等,因为”Minimal“是极少的意思,所以不同的研究者根据理解作了不同翻译。
极限艺术雕塑作品
这个艺术的特征是用极少的形式,极简单的色彩,通过绘画或者雕塑来表达一种周密的理念。
“ABC艺术“这个名称要特别说明一下,因为ABC是拉丁字母表开始的字母,有简单初步的意思,而且顺口,所以在运动初期就有人以这个名字来称呼。
极限艺术绘画作品
在我们的讲述内容中,统一以“极限艺术“来称呼。
大家对这个艺术相信比较陌生,因为确实是比较“脱离群众“,史太浓可以列举一个历史作品拉近这种距离,那就是1957年在米兰画展上诞生的《纯蓝》,作者是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
克莱因作品《纯蓝》
这个作品就是一张图上铺满一片由克莱因自己混合的蓝色,其它什么都没有,但是这个蓝色纯净得直击心灵,蓝得很理想,很绝对,展出后马上引发轰动,克莱因跟他的蓝色都一炮而红,这个蓝色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
伊夫·克莱因
说到这里肯定还有朋友不甚了解,不过没关系,这个“克莱因蓝”诞生后曾经火遍过时尚圈,迪奥(Dior)、纪梵希(Givenchy)等大品牌都曾经推出过“克莱因蓝”色的服装设计。
迪奥曾经推出的“克莱因蓝“包包
而在2021年的时候,这个蓝色又再复兴,被不少设计师用于商业设计,比如知名设计师潘虎老师不久之前为植物医生设计的产品包装就采用了这个“克莱因蓝”,效果非常惊艳。
植物医生的产品包装设计
克莱因当时的这个叫《纯蓝》的作品,就属于一种极限艺术的一种。
为什么产生极限艺术?
那为什么会诞生极限艺术呢?
故事要从两个端点讲起,第一个端点可以追溯到1910年代马列维奇(Severinovich Malevich)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作品,关于马列维奇的故事我们曾经收录过在【风格列传】-抽象主义篇(中),大家可以在公众号自行回顾。
“至上主义”绘画作品
第二个端点就是在1960年代的美国,我们先从这里讲会比较好理解,因为这个运动其实主要就发生在美国,在欧洲的影响都不算太大。
如果一直有看史太浓【风格列传】的朋友就清楚,1950-60年代的美国曾经有过“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ism)跟“波普艺术”两个重要艺术运动,而极限艺术的诞生跟两者密切相关。
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作品
此处顺便多说一句【风格列传】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每一个篇章的内容虽然各自独立,但应该顺着时间线顺序来看,这样会更加清楚很多艺术风格的承接关系。
因为极限艺术可以说就是针对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而发起的。
极限艺术阵营中的成员认为,抽象表现主义仅仅是表达艺术家一种瞬间的感觉,太不严肃,而波普艺术更是刻意要打破艺术中的高低雅俗,是反艺术的行为,这两种运动对于艺术发展而言都有着高度危害性。
60年代的波普风格作品
当然,这是极限艺术阵营的看法,所以它的诞生就是要明确地反对前两者,并消灭他们。
极限艺术主张艺术创作必须通过精心设计,有周密计划,而且作品必须是通过高度专业训练形成的结果,类似抽象表现主义那种随意性及波普艺术中的平庸商业感都是“垃圾“。
有了战略目标随之就是战术考虑,于是极限艺术的成员们就从1910年代时候马列维奇创作的《白上白》这个作品中找到形式的灵感。
马列维奇作品《白上白》
马列维奇曾经说过:艺术不为政府与宗教服务,不描述行为历史,仅仅表达客观对象,表明简单的客观对象可以存在,不依赖于任何东西。
这种理念被极限艺术者们十分推崇,听上去也确实非常高端。
因此至上主义这样极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就成为极限艺术的首选,由此可见极限艺术在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其实也是从他们的源头“抽象主义”那里分割出来。
马列维奇作品《黑色正方形》
这种关系真心不好理解,我举个宗教发展的例子,比如天主教中曾经分裂出东正教,随后又再分裂出新教,但三者的主张不相同,而且新教是因为反对前两者而诞生的,大致这样,也许还不够贴切。
极限艺术源自抽象主义还有两个佐证,就是他们的思想根源除了靠拢马列维奇,跟“风格派”(详见【风格列传】-风格派篇)中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艺术思想也十分一致,蒙德里安认为艺术品被创作出来以前,必须在艺术家的头脑中完全成熟。
蒙德里安的风格派作品
蒙德里安的绘画艺术曾经被我们收录进抽象主义的范围进行讲述,这里要补充一句,就是关于艺术流派之间的关系难以理清,通常每个研究者都只能是无限接近,或者说各自有一套归纳方法。
另一个佐证就是很多极限艺术家之前就是搞抽象表现主义的,我们后面会介绍一下,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比如很多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是从国际主义阵营中转变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很多从达达主义中产生。
我们在谈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讲过一个分支,就是色域绘画,其实跟极限艺术在形式上已经非常相似。
抽象表现主义中的色域绘画
当然,极限艺术家们指责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的作品没有思考是有些过分与不厚道的,等于说人家混饭吃,也等于一些甲方苛责设计师设计出品不上心一样,这些其实都无法证明,只能是主观感受或者是刻意发难。
那么,极限艺术在抨击他人的时候,自身的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接下来看看。
表现形式与奠基人
其实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具有很理性的本质,简洁图形的背后都有严谨的数学与几何思维,这一点就属于极限艺术的理论基础。
马列维奇
除了这点,还有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追溯关联,那就是苏联“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中的塔特林(VladiminTatlin)。
他跟马列维奇是老乡,构成主义跟至上主义有着师承关系,意思是构成主义的一些思路源自至上主义,两种风格基本上是并行发展的,而构成主义更偏向设计这个端口多一些。
塔特林当时提出过一个艺术理念,就是:真实的空间感与真实的质感。
工作中的塔特林
这种理念跟至上主义一样,都尊崇严谨的理性主义及数学思维,再形成审美品味,而且是一种比较曲高和寡的高度审美化。
塔特林的这个理念后来主要体现在极限艺术的雕塑作品中。
这里我想到了古龙小说中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他的武功特点就是不管对方怎么厉害,他都是一刀解决,所谓“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没有任何花哨的招式,一招致命。
《小李飞刀》又名《多情剑客无情剑》) 《小李飞刀》又名《多情剑客无情剑》
确实是种深不可测的武功,这个时候我们再回看克莱因的《纯蓝》也许就是这种味道。
但如果你让我说清楚《纯蓝》到底表达了什么,坦白说不可能,我不认为除了作者之外有人有资格谈作品的创作概念,如果谈都是扯淡居多,赏析没问题,可以谈感受,或者揣摩作者想法。
(克莱因作品《纯蓝》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克莱因调出这个颜色花的功夫费的心思不亚于爱迪生研究他的电灯泡。
极限艺术正式的开始被定义在1959年,当时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画展,一名23岁名叫法兰克·史提拉(Frank Stella)的青年艺术家展出一张名为《16个美国人》的作品。
史提拉作品《16个美国人》
作品画面空空如也,只是黑色画面上有简单的白色直线条,非常耐人寻味,但产生很大影响,极限艺术第一枪就这样打响,或者说浮出水面,开始逐渐形成流派与理论。
这个风格另外还有两位重要奠基人,分别是巴涅特·纽曼(Barnett Newman)及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两人最初也是活跃于抽象表现主义阵营,后来投身到极限艺术的探索。
纽曼与莱因哈特
先说一下纽曼,他在美国属于波兰的移民,生于1905年,1922年开始学习绘画与艺术,1930年代之后逐渐全职从事艺术创作。
1948年时候,43岁的他创作了一张名为《温曼一号》(Onement 1)的绘画,画面就是黑红的底色上画了一条橙黄色条纹,非常简单,属于极限艺术的潜伏期作品。
《温曼一号》
纽曼从这个作品开始就一直以这种风格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尺寸非常大,而且几乎都是在一个底色上画些横线或者画些竖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当他在1950年开始搞个展的时候引发艺术评论界的批判,因为也有混饭吃的嫌疑,直到1960年代极限艺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而且有走红迹象的时候评论界才改变对他的态度,转而将他奉为极限艺术的大师。
纽曼的极限艺术绘画作品
所以有时候,成也媒体败也媒体,评论界有一部分评论家对艺术的评价常常见风使舵,针对自身利益出发,比如希望吸引大家注意力,就像如今很多吃“人血馒头”的自媒体。
不管如何,60年代的纽曼成名了,然后他的作品影响另一位艺术家,那就是前面谈到的另一位奠基人阿德·莱因哈特。
莱因哈特比纽曼年轻8岁,生于1913年,早年从学习设计转而进修艺术,1937年到1947年期间都是抽象表现主义流派的成员。
他的早期作品色彩鲜艳明亮,有着硬边几何的形式风格,有点像立体主义,也像风格派。
莱因哈特早期作品
1950年代开始他就将自己的创作形式变得越来越简单,比如将作品限制在单色范围,而到了1960年代,因为纽曼的影响,他坚决投身于极限艺术的创作中。
他的作品开始表现变得更加极致,大部分都是采用不同明暗程度的黑色长方形进行重叠,非常单纯,如果用前些年比较流行的网络语句来形容看他的画,就是“看了个寂寞”。
莱因哈特极限艺术绘画作品
莱因哈特除了创作之外,热心于通过写作及演讲来推广极限艺术,产生不错的效果,所以大家将其视为极限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极限艺术与雕塑
极限艺术除了在绘画中表现,还有一个重要载体是雕塑。
有些从事极限艺术的艺术家本身横跨绘画与雕塑两个领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法兰克·史提拉(Frank Stella)。
法兰克·史提拉
他被誉为美国最知名的极限艺术大师,原因在于他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早期主要进行绘画创作,随之转向雕塑与装置,正是雕塑作品让他成了大名。
史提拉成大名的原因在于他反其道而行,不是采用“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原则,而是“多即是少”(More is less),将作品做得非常繁杂。
史提拉的绘画作品
这里很多朋友就奇怪了,那不是跟极限艺术中的“极少”产生矛盾吗?所以史提拉是将极限艺术拔高到哲学高度,让人产生深刻的思辨。
情况如同硬币的两面,如果在一张白色画纸上只画上一笔黑色,大家的注意力就只集中在黑色,但当黑色的笔画不停增加,直到最后只剩下一小片白色底色时,大家则变成关注白色,所以“以少见多”变成了“以多见少”。
史提拉的绘画作品
再比如一个人最开始只拥有一个专业身份的时候,他感觉很少,但其实因为这种少形成的专注让他拥有更多,分别是专业领域深度上的多跟时间自由上的多,因为专业上的极致能让回报更大,越到后面越轻松自如,能腾出更多时间放在生活。
而当身份越来越多自以为拥有更多时,因为散焦反而让收获更少,疲于奔命失去生活。
史提拉的绘画作品
举个更现实的例子,当你买多一部车或者买多一套房子的时候,确实物质的拥有多了,但会相应产生一系列更多的问题,比如忙于车的停放、保养、改装,俱乐部活动。
拥有多一套房子就要多思考新的装修,摆设,还不得不做更多工作还贷,所以这时候“多”与“少”让人迷惑,根本无法分辨清楚到底是多还是少。
史提拉在这方面最著名的雕塑作品是1990年创作的《梅杜莎之筏·之一》(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有同名作品《梅杜莎之筏》)。
史提拉作品《梅杜莎之筏·之一》
这个作品使用一个坚固的金属支架,横向支撑出一大堆支离破碎,缠绕在一起的金属片、金属线与金属构件,看上去就是一团乱糟糟。
史提拉对这个作品没有作任何解释,他说作品没有象征意义,没有隐喻,所有内容与思想都在作品本身,大家只需要观察,这一点倒是很符合前面谈到的塔特林艺术理念,就是:真实的空间感与真实的质感。
史提拉的其它雕塑作品
其他极限艺术的雕塑作品则跟主流的极限艺术绘画差不多,都是用最少最简单的形式进行创作。
比如卡尔·安德勒(CarlAndre)在1969年创作的《镁和镁》(Magnesium-Magnesiumplain),其实就是用30厘米见方的镁金属以6*6的数量(有一个版本是12*12)铺在地上,简单到不得了。
安德勒作品《镁和镁》
展览过程中也没设阻挡,所以经常有观众很自然地从上面走过,以为是金属地板。
安德勒的创作特点就是喜欢采用现成品以数学的韵律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排列、堆砌形成简单的雕塑,大部分是金属片材、砖头、木块等。
安德勒与他的雕塑作品
还有一位知名的极限艺术雕塑家名为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
他在1988年时候创作名为《艾尔斯》(The Ells)的雕塑作品,其实就是三个L字形状的铁笼用非对称的方法进行摆设。
莫里斯作品《艾尔斯》
莫里斯有时候也很喜欢采用圆形进行创作,这种几何中最基本的形式被很多极限艺术家喜爱,因为圆形统一又简单,同时具有饱满的形式特点,他的作品常有这种元素。
莫里斯极限艺术雕塑作品
极限艺术的雕塑情况大致如此,余不一一。
结案陈词
极限艺术其实发展到如今都仍然存在,但声势明显变得比较弱,因为他主力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及波普艺术都衰退了,等于也失去发展的着力点。
现代家居中的极限艺术装饰画
情况就如同商业市场,百事可乐需要可口可乐的存在,麦当劳需要肯德基的存在,所谓遇强越强,对手变弱甚至消失,也会让自己也不再进步甚至消亡。
我们如今还经常会听到设计中的 “极简主义”,其实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极简主义”更多是种延展的设计概念,还是属于基于功能问题为基础的形式考虑,而极限艺术不需要考虑任何功能。
极限艺术海报《皮尔斯怪兽公司》
在一些概念海报,装饰画或者公众装置艺术中极限艺术仍然适用,至于怎么才能真正用好,这期分享相信一定对你有所帮助。
今天的故事讲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