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林黛玉进贾府品味下列人物的语言「红楼里的正经日子」

时间:2022-12-25 13:41:07 来源:小新写作课

大家好,林黛玉进贾府品味下列人物的语言「红楼里的正经日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没了,按例,贾府要赏银子。探春不知旧例,便问李纨。李纨想了想,说赏四十两算了,理由是,听说前些天袭人的妈死了,就是这个数目。

办事的人原本就等着看笑话,一句都不肯多说,答应一声就准备去办。还是探春不放心,把人叫住,问了几个旧例,但一问三不知不说,还反将探春一军:“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

这话说得有理,态度也是赔着笑,不明就里的人看过去,那办事之人完全是一脸奉承的样子,好像对探春很是恭顺。李纨作为大嫂子,阅历比探春丰富,按理更有识人的眼力,但她什么都没看出来。

下属送上软钉子,探春一个闺阁姑娘,反倒比李纨有眼力,应对起来,更是精明却不失身份。

面对居心不良的下人,探春没有当即变脸,而是笑着发作:“这话胡闹。依我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你有软钉子,我有似软实硬的好口才。下人们看人下菜碟的把戏,只要看得穿,就有应对的办法。

只是那办事之人眼力差了点,被探春笑着质问了,还当她面软,继续推脱:“既这么说,我查旧账去,此时却记不得。”

探春依然笑着,说出不依不饶的话来:“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算是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像我们没主意了。”

这下,此人满面通红,再无从回嘴,忙转身出去找旧账。

而她这自讨没趣的行为,是精明还是蠢笨?

02

这个办事的妇人被称作吴新登家的,看这称谓,大概率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即便不是家生子出身,现在也在贾府成了家,她的丈夫便叫吴新登,她的孩子,便是贾府的家生子。如果没有意外的好运或噩运,她的一家,都会长长久久地依附贾府生活。

这样的人,只要不蠢笨,对自己职业环境里的门门道道,都会有足够的心得体会,对自己可能拥有的前景或利益,也能有相当的判断。也因此,他们会更加理性,更加冷漠,也更多盘算计较。

贾府的过年宴上,就有不愿前来的族人。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个权贵之家趋之若鹜,那些自觉巴结不上、依靠不上,或者不愿低头攀附的族人,便不肯来赴宴。

奴仆们没有这样的自由,但他们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自主权。是否付出,付出多少,使不使坏心眼,都是他们可以自主的。

换了掌事的人,管事的媳妇们试探新上司,判断新情势后,再决定要如何工作,用符合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付出劳动,显然,这是她们的精明之处。

她们用这样的精明看待探春,必然会有所行动,因为她们知道,结果坏不到哪里去。

吴新登家的挑头不配合探春,即便被怼了个面红耳赤又能怎样,不会造成任何实际损失。她没有受罚,没有被剥夺工作和收益的权利,只是在那个场景下丢了些脸面而已。探春再厉害,就这点事情,还没办法上升到要动真格的地步。而且,探春迟早要出嫁离家。

如果把这位吴新登家的当作一个负面典型,那么贾府有哪个丫鬟、媳妇或者婆子,能作为截然相反的正面教材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

03

每个人都有自己丑陋的一面,这是人性的真实。

宝玉那么痛恨被生活污浊了精神面貌的婆子们,可他身边如花似玉的丫鬟们,也没哪个称得上完美,连接近完美的都没有。

所以,吴新登家的这类仆妇,她们的精明,无关道德审判。若一个常年在自己精明的小日子里自我感觉良好的仆妇,突然间格局大爆发,变得高瞻远瞩,通晓了自己能为贾府这座大厦贡献的重要力量,便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致在某个时刻一鸣惊人,力挽狂澜,成就一番传奇美谈……

这样的路数,绝对不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贾府里,吴新登家的这类人屡见不鲜。厉害如凤姐,对此深有体会。凤姐吐槽过,贾府那些管家奶奶们,没一位是好缠的,都是人精。主子但凡错上一点儿,她们就笑话打趣;偏上一点儿,就指桑说槐,各种抱怨。

“‘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凤姐说话虽然夸张,但去掉夸张的水分,真相也偏离不到哪儿去。

祖辈当差、常年当差的奴仆,早已锻炼出了家传的精明:如何赚得多又干得少。所以,以德服人是理想主义的美谈,在贾府行不通。

毕竟贾府只有一个厉害又较真的王熙凤,在她没嫁到贾家之前,那些人有大把的机会放大自己的小算盘;而凤姐治下,也并非铁桶一般,毕竟她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也不可能事事公正,她付出的多,可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所以,想耍精明的人,总能找到耍精明的机会。

在贾府已然成型、成熟的运转机制和氛围下,一切都很具体,具体的事务再具体分配到每个具体的人头上,只会变得更细,更小,更具体。

然后,能起到作用的激励手段,就只有真金白银的利益。

04

为什么没有人打破这个氛围,谈理想、谈远景,建设一种新氛围,激励奴仆们务实上进?

毕竟,在贾府做奴仆,也并非永世无法翻身。赖大的儿子赖尚荣,一出娘胎就被主人家开恩免了奴籍,从小也是公子哥儿一样养着,读书学习,长大后还做了官。

为什么少有人以赖家为榜样,哪怕自己奋斗不出改变阶层的辉煌事迹,也给下一代争取点机会?

或许是因为此时的贾府,看上去太现世安稳,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霸着自己的位置,努力未必带来理想的改变。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不会发生好的改变,也就无须太努力。

维护还比较安逸的现状,也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凤姐颠覆不了,探春也一样,她们所有厉害的举动,也只是在维护这个机制的基础上,小打小闹。

赵姨娘兄弟的事情,吴新登家的最终找来了旧例。大体上,家生子出身的姨娘,赏银二十两,外头买的,则是四十两。袭人是外头买的,所以走的四十两的例。

但细究起来,并非没有例外。袭人本身就算例外,因为她实际上并无姨娘的身份,暗地里的事情,走了明路的账,可以说是不合理。而且,旧账上也有例外的情况,曾有两个外头的,一个赏了一百两,一个赏了六十两。

只要有理由,就能破例。为赵姨娘破例,探春都不用自己张口,前有李纨糊里糊涂说了四十两,探春只要尊重大嫂的决定,不追问,这事就过去了,还不担责。但她很警觉,新官上任,不能什么也没干就被蒙了,所以她要较真。

再者,赵姨娘虽是探春的生母,却不受王夫人和凤姐待见,探春又刚主事,既要感恩王夫人,又要避人闲话,更不愿破例。所以,赵姨娘委屈,自己在贾府熬了这么多年,生儿育女,竟被袭人比了下去。

大家都精明,探春只能更精明,也必须更精明。只是恰好,女儿的精明对上了生母的精明,或者愚蠢。

-作 者 -

木小六,名刊资深编辑,专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寻章摘句,在文字里虚度好时光。

-END-

责编丨张子清

实习编辑 |宋佳妮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