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传统文化 皮影「皮影文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皮影戏是集文学、音乐、美术于一体的时空艺术,在中国民间演出了一千多年,流派纷呈。其中,西部皮影绘刻艺术成就尤高。然而,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普及,皮影戏已濒临灭绝,仅在偏远乡村尚有少量残余。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也许从未见过。上海古籍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把皮影既是精美的手工艺品,物质的层面;其表演形式又是中国传统的戏剧表演,有伴奏,有演唱,还有戏本,且不同地区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这些非物质的层面一一表现出来。尤其作者丁克西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偏僻乡村拍摄了大量清代皮影影偶照片。这些皮影在老艺人家中流传了数代,除了偶尔演出,平时秘不示人,故图像弥足珍贵。如此大规模的清代皮影结集出版,尚属首次。
图说:《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 官方图
《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所收皮影,生、旦、净、丑、残脸等,行当齐全,头梢、身段、骑靠、景片、道具等,应有尽有,角色形象丰富、传神而又无一雷同,色彩艳而不俗,搭配协调,能充分展示传统皮影的华美风貌。我们不但能看到人物、剧目,还能看到因为使用频率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效果。有些皮影已经破损,用细线勾连补缀;有些颜色已经斑驳,显出自然的晕染效果。
图说:《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内页 官方图
作者丁克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接触到了民间皮影,彼时,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传统戏剧古典剧目得到解禁。在陇原大地上,一些皮影老艺人用牲口驮着影箱开始在乡间巡演传统皮影戏。“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久违的皮影戏引发了人们回味往昔乡愁的热情。皮影艺人接到演出的邀约不断。文化界把这种有传承并还在演出的皮影称为“活态的皮影”。
艺人们去乡间巡演时,克西就经常跟着,得到了他们的信任,见到了一些深藏箱底的宝贵皮影影偶和相关资料。丁克西被这些祖传的精美清代皮影所深深震撼,于是萌发了要把这些清代皮影艺术作品拍摄下来,系统汇集成一部画册,以让更多的人欣赏、研究的念头。他就把这个构想告诉艺人朋友们,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图说:《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内页 官方图
可是,这些影偶都经历了成百上千场的演出,几乎有一半是残缺或半残缺的状态,有些已被油灯烟熏得很黑,也有些有修整时用水清洗的痕迹。当然也有保存得很完整的。丁克西从拍摄的大量图片里挑选整理出1000余张,依照艺人的传统对皮影影偶进行分类,形成一整套大规模、成系统的影偶艺术作品,了却了三十多年的夙愿。
丁克西带着这些皮影的影像拜访了冯骥才,这才定名为《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当这些影偶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真能体验到妙不可言的审美愉悦。这些影偶都是清代的作品,是地道的民俗文化中典雅的艺术作品。“丁克西说。(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