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艺术教育的创新「手写板通用驱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储舒婷
AI“鲁班”一秒钟能生成8000张海报,而且根本看不出这是来自于AI。当被认为是人类最后一块“自留地”的艺术创作,不断被AI触及时,我们的艺术教育出路在哪里?
当下,不少高校正布局落子全新的艺术类学科,并以学科群或学科拓展的新组合方式呈现。日前举行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设计·泛时尚”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学者探讨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绝非在艺术类专业引入新材料或新技术那么简单,而应该以创新驱动创意的发展,培养更多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理解时代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助力构建形成覆盖全社会、全年龄段的美育教育。
推动VR技术发展需要更多的艺术类人才
传承千年的景德镇陶瓷因为高科技,而被赋予了 “上天入地”的新功能:耐高温陶瓷片用于火箭发射,新型渗水瓷砖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高新科技正为传统工艺赋能,因此我们设计也必须考虑到新技术给陶瓷带来的新功能。”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康修机的感受得到不少专家的赞同。
科技为艺术赋能并非新鲜事。纵观艺术发展史,很多艺术领域的突破都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绘画史上,印象派的诞生与颜料技术的进步、金属颜料管的发明密切相关,因为这些新技术让艺术家可以带着“颜色”步出家门创作。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并非最新概念,而是它们正从简单的相互影响到更高层面的交融。”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说。现在,90后雕塑家用新材料制作的环保雕塑,除了作为城市景观的实用价值,更是推动人们关注生态、气候并做出相应的努力。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以虚拟现实为例,VR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左右都有过一次巨大发展,但当时的从业者多为工科出身。如今,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是越来越多的艺术类人才,因为“当技术走向成熟,人们就更需要技术之外的优质内容”。
打破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和人才培养传统范式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设计的传统认识。黄心渊在教学中的经历很有说服力: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国漫IP“快把我哥带走”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游戏、音乐剧等。不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商业价值来看,这都是一个成功的作品。然而,当初“快把我哥带走”被中传大学动画学院两位学生作为毕业设计作品上交时,却引起了专业老师的争论:这个系列漫画,能算动画吗?是否符合毕业设计一分钟动画的要求?
尽管最终这两位学生顺利毕业,但却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黄心渊说,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以往完全不同。因此,专业教师对于艺术的认识、教学的方式,以及专业的学习方式也都要随之改变。但问题在于,我们的老师、培养计划都能跟上吗?
“多学科、多领域、跨文化已经成为未来艺术学科的发展核心,传统范式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匹配新的知识和方法体系。”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吴翔认为,高校必须要更新艺术教育的观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林家阳更是直言:“未来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艺术设计的比重应该降到50%,其他50%要引入科学、商学和人文传播。”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构建中国艺术价值系统
“中国的艺术设计等艺术类学科应该有自己的语言和价值。”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负责人李立新直言,“现在不需要‘借’舶来的艺术设计之‘壳’来发展我们自己的艺术学科,而是应该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探寻我们自己的设计基因,建构我们自己的艺术教育。”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和魅力,艺术设计在技巧之外更要在思想和理论的支撑下进行创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认为,“作品是具体的载体,表达的价值和观念背后是人。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发出这个时代的声音,创作高于时代的作品,因为只有人才能赋予艺术品长久的生命力。同时好的作品还需要被广为认可的解读和传播,才可能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如何扩大“中国艺术”的影响力?吉林艺术学院院长郭春方认为,新文科视角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更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学者紧密联系时代精神,探求理论前沿,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新文科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的支持。(储舒婷)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