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道理」

时间:2022-12-30 18:05:07 来源:剧角映画

大家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道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陈可辛在8月17日发微博:

“一月十九号,首映前,经历了人生最煎熬的一个月。没想到首映后再经历了更煎熬的七个月。拍了三十年电影,以前历尽的所有酸甜苦辣,在这都不算什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国女排四个字。中国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谢谢所有的女排姑娘们,你们的故事,给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这个光荣任务。”

从无到有制作一部电影,其工作量之大,困难之多,远非行业外的人能够想象。业内人不太愿意讲出来博同情、博眼球,因为没有电影是轻松的。但从陈可辛的话中可以看出,这部《夺冠》的制作与上映,尤其困难。我很喜欢陈可辛导演,几乎怀着朝圣的心情,早上独自坐在影院中。期间几度猛男落泪。从个人情感上,我喜爱这部电影。但如果严肃讨论,这部电影同样也有很多不足。

总结来说,从艺术角度来看,乏善可陈。从剧作角度看,只是玩弄套路的二流剧本。从制作角度来讲,赛事摄影引人注目。这个结论似乎有些无情,暂时放在一边。在观影过程中,我时刻留意自己的情感变化,在情绪调度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总有一种虚不受补的感觉。从剧本角度来讲,很多场次与情节的安排让我觉得既对又错,很难一言以蔽之,我尝试着从大的结构切入,逐步来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先说说本片的亮点:选角与动作戏。

·选角

本片的难点在于时间跨度大,其中有两波演员,又是排球专项。对演员数量、形象、身高、排球技能、演技等,都有较高要求。其中一大部分是现女排队员,存在素人与专业演员混搭的情况。导演的核心职责是指导演员表演,在这一点上,陈可辛导演的工作我觉得无可挑剔,不仅让素人演员达到了电影的演绎标准,还完整还原了女排队员的整体状态。

不过由巩俐饰演的郎平,我并没有觉得发挥的更好,甚至没有看到剧照时的心动。不过从市场营销角度讲,倒是创造了一个突破口。可如果仅是形象气质重合,对于电影艺术本身来说,算是小小讽刺。但此问题我觉得不在表演,更多是在剧作上,稍后再聊。

·动作

关于类型片,我们对于枪战、战争、武打等,已经可以比较好的把控,也可以拍出自己风格。不过体育题材对我们来说,还属于短板的状态。我很难想象在拍摄《夺冠》时,如何去设计每一个球,每一个动作,每一位演员的走位,摄影机如何运动。又如何通过这一个个球为单元,构成一场场比赛。《夺冠》中比赛场面的拍摄,极大的提高了这部电影的成色。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结构

现在说说不足,剧作从结构上很清晰,一共四场比赛(男排、中日、中美、中巴)撑起整部电影,分别负责、承、转、合四个环节。同时把中美-郎平与陪打教练的这一战提到开场,也是商业片常规做法。这些比赛可以看出是精心挑选过的,是可以代表女排状态的关键比赛,但问题也出在这四个节点的链接上。

不论是三幕式,赋比兴,起承转合,目的都是顺畅的讲完故事,呈现背后的意义。但《夺冠》的问题在于,节点是存在的,但整体节奏的推进靠的不是人物和故事本身,而是靠着历史年代的前进而被动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被割裂为四个部分。网上有一些讨论的焦点在于黑场字幕,且不说这是早期电影用于分割段落的惯用手法,即使现在昆汀的电影同样也很喜欢如此划分大幕。也有人觉得问题在于时间跨度大,不好处理。但《返老还童》、《阿甘正传》、《海上钢琴师》等电影,跨越了一个人的一生,也同样可以找到顺畅的叙事节奏。

如果从年限上分,这种观影的顿挫感更加强烈一些。男排与中日战是一个时代,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后两场比赛是一个时代,是另一个完整故事,中间没有衔接过渡,情绪上也同样形成了断层。所以我觉得,结构上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太关心结构了。

·场

如果从更小的单元上来分析,我觉得《夺冠》设计的太过工于心计。从剧作上来看,很明显的知道什么时间需要何种功能性场次,但本片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忽略了戏剧核心。

记得曾经有练体操的朋友跟我讲,他们小时候训练馆里的单双杠上,都是暗红色的,上面都是琐碎的皮,因为他们手掌常被整层的撕掉。我问那手没皮了之后怎么办。他说包扎了接着练啊。我从他的话语里充分的感受到了训练的残酷和运动员的坚韧。但是对于电影中不断被球砸或手掌扎了地板木刺,我却没有一丝感同身受。

有女队员突然哭了,愤恨地说我不练了,这些突如其来的转变甚至让我感到诧异。我思考带来这种叙事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真实性被架空导致缺少共情。比如小郎平要蹲一百公斤杠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没有概念的。镜头给到小郎平时,她只是扛着杠铃。要知道极限重量一百公斤,身边竟然没有杠铃架,这是违背常理的,也绝不是靠精神力战法就可以达到的成绩。再一个就是没有选对具象表达的事件,因为苦、累、压抑、郁闷,都是形容词,需有合适的事件、动作、对白才可以呈现出背后的心里状态。电影与小说都是做戏,其中最明显的差异也是在此。《夺冠》在单场的目的性上是明确的,但表达方式是不恰当的,损失了戏剧核心。

另外,《夺冠》运用了超大量的蒙太奇。蒙太奇是一把双刃剑,节奏说起就起,但说拖沓也立刻就会掉线。广告、MV中,常用画外音来配合不连贯的画面,以此来达到烘托某种情绪。在电影长片中,如果大量运用,便在有限的时长中,过多占用了戏的部分,拖慢了叙事节奏。由此所带来的情绪也如空中楼阁,在打动观众之后没有办法长时间驻留,更无法调动更深层次的情感。

偏偏《夺冠》又很善于用小的场次来营造情感氛围,在集体精神面前,在亲人父母面前,我们的悲伤仿佛被按了开关一样,在生理催泪之后,隐隐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回想《甜蜜蜜》中,张曼玉看到曾志伟身上那只米老鼠时,那种情绪来的更加复杂立体,深刻绵长。落泪不是最高境界,唏嘘才是。

结构对了,节拍表对了,但戏没了。这种舍本逐末造成了既对又错的感受。常有编剧抱怨导演或资方会修改剧本,有些书籍中给出的建议便是如果结构扎实,对方再如何修改也动不了骨架。《夺冠》严丝合缝的符合商业片惯用节奏,的确是想改都难。尤其在本片场外因素过多的情况下,调整空间只存在于后期剪辑,而在这样的牢固结构下,剪辑的每一刀都会给作品带来很直接的伤害。

·表达

在艺术层面上,电影有向深探索的义务。在《夺冠》中,郎平说了一句话:新时代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女排精神。我不知这是否是导演后半段想表达的核心内容,如果不提可能存在的限制风险,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方向。一方面可以说隐藏在背后的动因是在于国家自信已经不用女排来支撑,另一方面也是对举国体制下对球员身心健康以及体育精神本质的反思。

但所谓的快乐排球完全没有情节支撑。球员因为没有答对为谁打排球而被罚在体育馆打地铺,她们快乐吗?球员被逼的崩溃,在灵魂黑夜的逆境中,又依靠郎平一番“口盾”成功逆袭,似乎也没有摆脱原有方式的沿袭。

也有很多网友提议改名叫《郎平传》更合适,对此我也同意。郎平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但这个人物所需承担的作用是以小见大,通过核心人物来表现女排,来刻画时代和环境。女排只是众多体育竞技中的一项,但它不仅可以代表体育精神,更可以承载一个时代国人的家国情怀,这是一种移情。《夺冠》中的郎平,没有完成这种移情,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我想,这是网友调侃的出发点,并不是真的有人想严肃讨论传记题材。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怀着诚意作品,是一部历尽坎坷的作品,虽有不足和遗憾,但也是一部好看的作品。我也倾向于有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观影,更多人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讨论。

做电影虽然很难,但我一直觉得,一部摄影机摆在那,它就是我们长大成人后为数不多的玩具了。一些童心未泯的人,即使有再多的阻碍,也想抱着它,去给这个时代的人讲他心中的故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