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大家好,谭家菜名厨「谭家菜陈玉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瑑翁饷我以嘉馔,更要我做谭馔歌。……或取腴菜冒山肤,或做美鮓烹水梭。”《谭馔歌》记载了百多年前谭家菜的雅致和丰饶,传承百年美味,当代谭家菜大师王云为大家讲述谭家菜厨师的传承……
“做谭家菜十七年了,从厨三十多年了。”谭家菜嫡系传人王云悠然地说道。如今找王云拜师学做谭家菜的弟子络绎不绝,而且多是三四十岁有功底的青壮年厨师,王云仅收万元学艺费用,“近几年每年收徒十几位。”
谭家菜易学难精,悟性很重要
“学做谭家菜,除了基本功要好外,悟性很重要,有的学徒一个菜做十遍也不会。”王云认为做谭家菜,不是简单地柴米油盐的调和,厨师的悟性也很重要。“谭家菜有好学难悟的特点,要想学精更是难上加难。”王云以谭家菜浓汤做了说明,“谭家菜的汤是由老火从早上炖到晚上,头汤似奶,二汤似清水,要做好清澈见底的汤就要靠厨师去悟。”王云进一步用鸡豆花做了讲解:“鸡肉食材的选择和处理很有讲究,做的不好有的散了,有的是因为不够嫩,做出极品同样靠厨师去悟。”据王云介绍,谭家菜接待的是高端客人,这些客人在美食上有很高的品鉴能力,是否能够对味这些显贵客人的舌尖,不仅决定着厨师的去留,还影响着餐厅在高端群体间的口碑传播。
“故都食单我所熟,述之欲涎如溢沱。”当前,吃一席谭家菜,少则一两万,多则三四万。厨师的工资也是普通总厨的两三倍,达到两万到三万的月薪。这样高的薪金往往包含着对烹饪艺术极高的要求。“自从学了谭家菜,很多别的菜都不提了。”王云说在学谭家菜之前,曾作了十几年的粤菜,学谭家菜,就再没怎么做过粤菜。“谭家菜讲究原汁原味,吃食物的本味,不仅入口香,而且有回味甘香,这是用调料调香的菜品比不了的。”在高端餐厅,老板非常珍视客人的意见,以此决定对厨师的考核。王云因为高超的烹饪技术,而在餐厅工作了四年多,工作的年限资历证明了王云无可替代的烹饪技艺,“悟性差,就干不下去。”
多年的谭家菜从厨经历让王云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鱼翅、燕窝、鲍鱼的品相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来。“谭家菜的食材选料很讲究,只用食物最好的部位,一百多斤的食材,到谭家菜这里能用的就30%。”不仅如此,多年的谭家菜从业经历还让王云养成了非常自律的品格,做菜上精益求精,日以继夜,注重研发,用心调出了菜品最好的味道。
谦虚好学,洁身自律
“谦虚好学,不间断地向老一辈大师求教,每位大师都有自己的心得,把学习融入自己做菜的理念设计中。学做人,学做事,干上五十年还得坚持学习。”王云说,通过学习能延长厨师的职业生涯,不至于三四十岁就被中年危机压垮,学高端谭家菜,厨师可以进入更高端的会所工作,薪酬待遇也更好,做菜的品位可以很好地提升。
据介绍,王云主理的谭家菜价位由1600每位到3800每位都有。因为市场的需要,王云也在探索高端预制菜,这个项目非常令人期待,“是自己投资在做研发,希望系统的运作,做很好地推广。”
闲暇时,王云喜欢看做菜的书,打打牌,怡养心性。“不抽烟,不喝酒。”王云洁身自好,在谭家菜的烹调艺术上不断精进,成为了令客人满意的谭家菜烹饪艺术大师。王云在工余挂念的还是徒弟,“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王云说弟子拜师后一辈子都要随学随教,“黄焖鱼翅,清汤海参,清汤鲍鱼,清汤娃娃菜,燕鲍翅等菜都会教。”
后记:当今市面上打谭家菜招牌的店面有一些,但一些并非出自嫡系。吃谭家菜,就要吃正宗的,王云作为谭家菜嫡系传承人,能够给客人带来独一无二的谭家菜美味体验。吃谭家菜,请认准嫡系传承餐厅。
谭家菜简介: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居西四羊肉胡同,后督学四川,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融合吸收后自成一派。
一九零九年,谭宗浚之子谭瑑青返京,自西四羊肉胡同搬至米市胡同,与三姨太赵荔凤沉迷膏粱,依谭府“谭家菜”的味极醇美和谭府的翰林地位,聚京师官僚饮馔,使得京师官僚假谭府宴客成为时尚,中国餐饮界的私家会馆由此发端,“谭家菜”走向社会、对外营业。“谭家菜”坚持以“选料精、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的门规数十年如一日,当红其时,获“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誉。到了三十年代更是名声大震,当时各界的名流要人,以用“谭家菜”宴客为光宠,即使提前半月预订也不嫌迟。京师外的人也要想方设法以品尝“谭家菜”为快。
“谭家菜”在形成的初期,只是作为一种家庭菜肴。清亡后,谭家逐渐败落。但是在饮食方面,谭宗浚之子却不愿意稍有收敛,但坐食山空,以后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便悄悄地承办家庭宴席,但碍于面子,还不肯挂出“餐馆”的招牌,不过生意却日益兴隆。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慕名而来,以重金求其备宴。“谭家菜”通过这样的家庭小宴而流传到社会上来。渐渐地“谭家菜”已成历久不衰的时尚招牌菜,故此社会上曾一直流传有“戏界无腔不学谭(谭叫天即谭鑫培)、食界无口不夸谭(指谭家菜)”。
一九四三年、一九四六年谭瑑青、赵荔凤相继辞世,小姐谭令柔主持、家厨彭长海掌灶,继续经营。一九四九年谭令柔参加公干,家厨彭长海(红案)、崔鸣鹤(冷荤)、吴秀全(白案),搬出谭宅,在果子巷经营“谭家菜”。一九五四年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参加公私合营,“谭家菜”自果子巷迁往西单“恩承居”。一九五七年,西单商场扩建,“曲园酒楼”并入“恩承居”,自此一居两菜。一九五八年,后安排“谭家菜”驻北京饭店西七楼。
时至今日,谭家菜被完好地继承了下来,并获得了新的发展。做为中国官府菜中的一个最突出的典型,谭家菜不仅赢得了许多国内外老饕的赞美,也引起了不少烹饪研究家的兴趣。从中国烹饪历史角度说,谭家菜是一块活化石,提供了一份研究清代官府菜的最完整而准确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