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体现真善美的简短童话「像童话一样美丽」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童话故事,深受学生喜爱,大抵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童话的情节奇妙,跌宕起伏;一个则是人物角色所散发出来人文内涵,温暖人心。
统编版四下第八单元,从这两个原因入手,明确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既然是“感受”和“体会”,就不该是机械的灌输和生硬的告知,而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悉心体悟,将童话的“奇妙”和人物的“真善美”,大道无痕地融入到学生的认知体系。
这个单元中《巨人的花园》一文出自王尔德之手,堪称童话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故事中,花园的两次变化,巨人的突变,不仅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更体现了童话的真善美。
教师不妨充分发挥教材课文载体的效能,在统整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紧扣四组对比,在比照和辨析中,将思维引向童话故事的深处。
1
环境对比,相同维度展现童话之美
童话作为叙事性文本的一种独特体裁,遵循着事件离不开环境的原则。
叙事性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在小说《小英雄雨来》中有所接触,并认识到环境不仅是推动故事情节的重要源动力,同时与人物在具体情境中的情感、内心相得益彰。
童话故事,以想象为主,神奇的情节需要奇妙的环境支撑。无论是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亦或是体会人物的真善美,都需要从环境入手。
《巨人的花园》分别在第2自然段、第7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对花园的景色进行了细致描绘,教学时不宜按部就班地逐段展开,而应该以专题的方式一串而下,将三段整合,聚焦学生思维,才能解构童话故事环境描写的内在秘妙。
首先,紧扣题目,从“花园”入手,迅速找到描写花园环境的三个语段,在快速阅读中相机定位三个语段的描写着力点:从“可爱”到“凄凉”,最后到“快乐”;
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将三个语段融合起来统整,在对比中探寻发现:这三个语段虽然中心不同,但作者却基本选用了相同的事物。
简单罗列,不难发现,三个语段,基本都是围绕着以下事物展开描写:
青草、花朵、桃树、小鸟、雪霜……
难道花园中没有其他景物值得描写了吗?为什么不同的语段,要选择相同的景物呢?绝非如此。这正是作者王尔德的高明和匠心独运之处,旨在借助相同事物前后的巨大差异,凸显不同情节下花园的不同特点。
鉴于此,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典型景物,将其视为贯穿三个语段的“串线”,进而感受童话故事中的环境之美。就以“小鸟”为例,第2自然段“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凸显了花园的“可爱”;第7自然段“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歌唱”,用“不肯”二字,将花园毫无生机的凄凉感营造出来;第11自然段“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简单的描写中,再次与前文形成对比,以“凄凉”衬托“快乐”……
基于认知状态下的对比,将童话的奇妙融入到学生思维之中。没有教师的讲解和传授,没有标签化的概念和语词,语文要素得到了悄然落实。
2
观念对比,前后发展凸显童话之真
童话故事的跌宕起伏,甚至是反转,绝不是作者强行地设计,而是人物言行推动的自然之举。梳理与对比童话情节的发展,只是基础工程,是“知其然”,还需要组织学生探寻形成这前后变化的内在根源。
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会有两次质的变化?很多学生初读课文,即能理解原因就在于巨人态度的变化。这才是表象,巨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才能推动情节发展,导致花园发生了如此大变化呢?
这就需要从描写巨人言行的细节入手。教师可以继续采用整合的策略,引导学生将巨人前后的表现对比着阅读,相机提炼巨人观念地转变。
一开始,“叱责”的语言“你们在这儿做什么”,这是巨人的所“言”,可以通过朗读重音的变化,体会此时巨人内心对孩子们的厌恶,感受其蛮横的特点;三个“自己的花园”,这是巨人的所“知”,巨人完全将花园视为己有,感受其内心的自私;“砌起高墙”“挂出牌子:禁止入内,违者重惩”,这是巨人的所“行”,可以相机感受巨人的孤傲。
花园从“可爱”,到“凄凉”,契合了童话故事的“奇妙”,更是人物外显言行和内在认知的结果。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再后来,巨人的表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为学生对比性阅读,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源。
依循着“一开始”巨人的所“言”、所“行”、所“知”,教师组织学生继续沿着这样的思维逻辑,探寻并品析巨人的心路变化。
比如:
所“言”: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
——与三个“自己的”,形成对比鲜明的对比,体会从“自私”到“分享”的转变;
所“行”:“轻轻走下楼”,静悄悄打开前门“轻轻抱起小男孩”“拿出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与“砌高墙”“挂牌子”形成鲜明对比,体会从“孤傲”和“友爱”的转变;
所“知”:“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与一开始厌恶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体会从“蛮横”到“善良”的转变。
不同阶段的情节,绝不是割裂的,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只有站立在文本高位,整合融通、对比辨析,才能拥有与人物对话的资本,真正感受到蕴藏在人物言行中的童话之“真”。
3
情感对比,聚焦细节呈现童话之纯
经典文本中,不仅有串联的明线,更有蕴藏其中的暗线。明暗交替,构建出鲜活的童话故事。
《巨人的花园》以巨人的明线视角,推动了花园的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是师生自然都会充分关注的对象,但文本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群体,则容易被学生所忽视,这就是孩子们。
纵观全文,教师组织学生关注并圈画孩子们先后的变化:
孩子们欢叫着:“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孩子们吓得跑开了”——内心充满了恐惧;“我们从前在那儿多么快乐啊”——失落之情,跃然纸上;“小男孩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这一吻”,“吻”出了感谢、原谅、喜爱与邀请;“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热的肩膀,尽情地玩耍”——消除了隔阂与恐惧,最终与巨人打成一片……
有人说,童话是写给儿童的话。童话的“真善美”,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篇课文中,孩子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但他们的情感经历,恰是童话特点最鲜明、最直接的体现。
教学中,除了圈画语言,感受孩子们内在的情感,更需要在情感对比中体会童话故事中孩子们的纯真。
比如一开始,在可爱的花园中,孩子们与花草为伴、与小鸟玩耍,真诚的快乐,毫不掩饰;被巨人驱赶时,吓得一溜烟跑开;在接受了巨人的帮助后,小男孩更是冰释前嫌,用一“吻”,将内心的感谢、原谅以及对巨人的喜爱之情,形象而鲜明地展现出来,甚至作为一种“邀请”的信号,让巨人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直至最后,巨人拆除了高墙,孩子们快速地与巨人打成一片,铸造了童话世界中最美妙、最和谐的场景……
一路圈画,一路感知,前后联系,辨析对比,学生依循着故事发展的脉络,站立在孩子的视角,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恐惧着孩子的恐惧,孩子们的至真至纯,悄无声息地在内心世界埋下了种子。教学,实现了学生对童话体裁的再一次解构。
4
强弱对比,关联任务展现童话之善
童话的本质是叙事,叙事离不开人。童话故事中的人极具特色,不仅有着鲜明的形象特点,彼此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对照联系。《巨人的花园》中,高大的巨人和弱小的孩子,就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会是“巨人”,而不是普通的成人?为什么一定是“孩子”,而不能是大人?事实上,正是悬殊的力量对比,让原本看似并不匹配的角色类别,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从而将童话的“真善美”更为鲜明地呈现出来。
这种看似极不协调,但又充满温馨美感的画面,共有两处:
第一处,巨人用庞大的身躯,轻轻抱起小男孩够到桃花后,小男孩“吻”了巨人;
第二处,孩子们站在巨人脚下,爬到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感受这两幕画面之美,不要急于一步登天,而要依循作者的创作构思,经历作者之思,才能真正参透作者如此构思的真实用意。
比如先从强弱悬殊中,想象弱小的孩子亲吻巨人时,略显滑稽的场景,甚至可以触发内心的困惑:这样的两类人,怎么可能走到一起?怎么可能如此心贴心,形成如此温馨的一幕;
带着困惑,联系文本内容,分别整合这两类角色的心路轨迹:孩子们经历了从快乐到恐惧,从试探到释怀的转变,用真诚与善良,原谅并接纳了巨人;
而巨人也主动且真诚地迈出了一大步,收敛了蛮横,转化了孤傲,改变了自私……
巨大鲜明的强弱对比,作者变不可能为可能,角色双方所做出的努力,让温馨画面所传递的“真善美”,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更加感人。
整节课的教学,以对比阅读贯穿始终,不同的对比视角,提供了多维的童话解读路径,让学生真正感受了童话的奇妙,体会了人物言行背后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