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度过一节课「活出自己的心理学大课100讲音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北大有这样一个说法,“不听讲座,不算到北大”,在这片学术的海洋上,有站着上北大的保安、有自带板凳的游人、有翘课听讲的学生……
北大有着历史悠久的旁听传统,不管你来自哪里最终要去向何方,永远可以在这里找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各个领域的大师云集,在几十分钟的有限时间里,展示他们毕生思考的精华。
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此,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抖音官方,值此开学季特地联合推出「你好开学季:北大21堂公开课」,邀请了来自经济学、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门类的知名学者,为读者带去一场意想不到的思想盛宴。
没有人会否定,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全球形势难以预测,新名词新现象层出不穷,而个人生活却往往日复一日,迷失在日常和琐碎之中,我们比任何一个时刻更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那些“无用之用”。
经济学专业烂大街,为什么还要矢志不渝;腾讯阿里互联互通,背后透露了怎样的经济逻辑;人工智能像是智障,根源竟在于哲学缺失;元宇宙一片形势大好,他们从不曾告诉你背后真相;看剧游戏一时爽,罪魁祸首原来是剩余快感;《红楼梦》一言以蔽之,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
从8月29日起到9月4日的为期一周时间内,周一经济学、周二历史、周三社会科学、周四文学理论、周五文学作品研究、周六艺术、周日哲学,每天晚上19点到22点,相约北京大学出版社抖音直播间。
今天,小北还带来一个“小前菜”,一套丰富多样的书单,为这21场精彩直播做个小预告,让大家先睹为快。
01 《园丁集: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研习交流实录》
作者:林毅夫
“经济学研究入门指南,授人以渔典范,林毅夫亲笔点评校注。”
新结构经济学是由林毅夫教授首倡的、总结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及转型实践经验的经济学自主理论创新。2020年北京大学开设首届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并由林毅夫教授亲自小班授课。本书是林毅夫与实验班9位学生关于学问之道的研习交流实录。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林毅夫寄语;第二部分为林毅夫教授对学生提交的学习心得和提问的详细批注和悉心解答;第三部分为互动交流。
本书充分体现了林毅夫教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以及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尤其是书中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所有从事经济学研究、致力于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学者、师生都将有很大启发。
02 《洪子诚学术作品精选》
作者: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代表人物洪子诚先生的一本精华集。”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业必读书《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书。
本书精选洪子诚先生最为成熟、最能代表他的学术风格和研究个性的成果,简约浓缩地呈现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精华部分,凸显他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的重要议题、思路、方法和范畴,以及他对相关议题作出的思考推进。
03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
——叶朗谈〈红楼梦〉》
作者:叶朗
“美学家叶朗讲读《红楼梦》。”
本书是叶朗从美学眼光谈《红楼梦》的文集。书中主要谈两个内容,一个是《红楼梦》的形而上的意蕴,曹雪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就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爱的尊严,追求人与人的平等,归结起来就是追求“有情之天下”。“有情之天下”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真实的存在,“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因此人生是有意义的。这就是《红楼梦》给予读者的“悟”。
再一个内容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在贵族之家的衰亡,而在“有情之天下”的毁灭,用林黛玉的诗就是“冷月葬花魂”。此外书中还谈了叶燮、金圣叹对《红楼梦》的影响,脂砚斋的评点,以及“点睛之笔”“闲笔”等小说美学的内容。
04 《五分钟经济学: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逻辑》
作者:寇宗来
“一本书了解互联网时代热点背后的经济逻辑!”
这不是一本经济学的学术专著,书中也鲜有复杂的数学模型与公式。寇宗来教授凭借其多年的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经验,以及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通过一篇篇基于时代热点的经济学短文,用通俗易懂且贴近现实的语言为读者阐释了知行合一的经济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平台补贴到底是不是“免费的午餐”?网约车的安全隐患究竟是什么?“井喷”的知识产品该如何定价?AI与大数据将对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书中收录文章内容接地气且易阅读,读者可利用碎片时间随时翻阅。
05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
作者:徐英瑾
“起底人工智能背后的哲学逻辑及其发展经验的上乘佳作。”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必然会强烈冲击并深刻变革人类既有的生活模式。实际上,除技术问题外,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和伦理基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有鉴于此,本书从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哲学问题入手,关注如下话题:强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争论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苏联、日本及欧盟在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哲学教训;航空器自动驾驶背后的哲学难题;军用机器人的伦理是非;儒家与人工智能等。作者从逻辑架构和历史经验出发,展望了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相应的社会和伦理影响。
06 《技术的反叛》
作者:刘永谋
“技术时代的解惑之书。”
我们的时代,与其说是科学时代,不如说是技术时代。在技术时代,忽视对技术的反思,哲学就不可能把握时代精神。
高新技术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运用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本书直面高新技术急速推进导致的诸多挑战,从技术理性盛行到日常的手机成瘾,以鲜活犀利的思考触及每个人在技术时代都曾经历的很多问题,激发人们努力思考如何将技术塑造成造福人间的“天使”,而不是任由高新技术的不当应用制造麻烦、危害社会,甚至发动“技术的反叛”。
07 《中西文化关系通史》(全二册)
作者:张国刚
“一部陆海丝绸之路上中西文明交汇的辉煌史诗。”
本书清晰界定了不同时期“西”的意涵,并依据各个时期中西关系的特征将自先秦至1800年前后数千年的中西文化关系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上卷主要讲述从远古时代到郑和下西洋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关系(1500年以前),下卷则是大航海以后即晚明和盛清时期(1500—1800),全面拓展了近代以前陆海“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蕴。
本书打破了既往以历代王朝为主线的叙述框架,将中西关系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在每一阶段内,分别就海陆交通、对外关系、商贸互动、文化交流、异域宗教等进行历时性考察;努力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多个层面展示中国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复杂历史过程,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与碰撞、理解与误读的文化意蕴与“规律”,完整地呈现出中西方文化交往和对话的历史轨迹和丰富面向。
08 《唐诗宋词十五讲》(第三版)
作者:葛晓音
“以深湛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绮眩精微的唐诗宋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不但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每一种体裁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过辉煌的金盛时期,产生过许多不朽的名作。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标志着诗和词这两种诗歌样式达到的全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值得自豪的瑰宝。
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应该是富有理想的民族,诗让人感悟人生、体味人生;诗能净化精神,使人升华到高尚的境界。一个善于写诗的民族应该是有修养的民族,诗启发人理解自然、思考哲理;诗能展示人性的真实,促进人对于人类共同感受的认同。唐诗宋词的永恒魅力就在于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性格。
09 《维吉尔史诗中的历史与政治》
作者:高峰枫
“读懂《埃涅阿斯纪》中的政治和历史问题。”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是拉丁文学的经典,讲述了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率领残留的本族人在海上漂泊多年,最终抵达意大利,奠定了未来罗马帝国的基础。维吉尔将罗马建国的传说加以文学的铺陈,并且将罗马内战时期的政治纠葛也写入诗中。这部史诗不仅仅是一部文学经典,也充分展现了奥古斯都一朝罗马政治和民族身份建构等多个重大问题。
本书主要集中在史诗中所蕴含的政治和历史问题,包括维吉尔与奥古斯都的关系、主人公埃涅阿斯的政治寓意、狄多女王这一形象的政治影射、史诗中的神灵如何折射奥古斯都时代的宗教观念等等问题。除了对史诗进行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分析之外,本书还将对20世纪影响很大的悲观主义解读、传统的“奥古斯都式”解读,进行分析和评价。
10 《东方民间文学》
作者:陈岗龙、张文奕
“一书走进东方文学的多彩世界。”
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的东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文学的整体,而且古老的东方文学的传统特征主要见之于民间文学。东方各国有着取之不竭的民间文学遗产,而且世界史诗宝库中的活形态史诗主要流传在东方。因此,加强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无论对建构完整的东方文学体系还是对世界民间文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东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在北京大学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
本书运用民间文学、民俗学和文学史理论初步梳理了东方各国民间文学的原典资料,分别阐述了东方几十个国家民间文学的原典资料,分别阐述了东方几十个国家民间文学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的特点,清晰地勾勒出东方民间文学的全景,展现了东方各国国别民间文学的和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
11 《寓言论批评:寓言论批评:
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论纲》
作者:周志强
“用创造新的社会的勇气来代替温情浪漫的文化生产的妥协和虚弱,用召唤起来的危机意识来代替被装饰起来的文化奇观。”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艺批评经历了大致这样一个过程:社会学批评(也包括庸俗社会学批评)、主体论批评(或者叫做经验论批评)、审美批评(也包括形式论批评)和方兴未艾的“文化批评”。本书立足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特点,阐述文化批评应该具有的方法、形态和标准的问题。
本书讨论并提出文化批评的独立阐释价值,并通过不同类型的文艺现象的解读,显示“寓言论批评”的魅力。作者认为,不同阶段的文艺学研究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今天的焦点则是文化批评,或者说,文化批评已经构成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新“思潮”。相对于此前的社会学批评、主体论批评、审美批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艺批评”,而“文化批评”则存在“替代”文艺批评的可能性。
12 《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作者:许子东
“知名学者许子东潜心探究30年,致敬天才女作家张爱玲。”
本书聚焦张爱玲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及其特殊的家世、经历,分析张爱玲与“五四”启蒙文学以及以张恨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在主题、风格、叙事视角与模式、题材、结构方式、语言特征、文学意象、文学观等方面的同与不同,在作家作品比较与文学史意义这样两条线上,定位张爱玲作品的价值。
本书以对张爱玲作品的文本细读为中心,但又区别于瑞恰慈开创的新批评式文本细读之困于语义分析,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又不难寻出西方结构主义、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象象征、殖民主义、接受美学等文学理论的影子,小文本背后有大的文学史观,堪称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重建了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写作的新范式。
13 《铁血浪漫:中世纪骑士》
作者:倪世荣
“揭开中世纪骑士神秘的面纱。”
他们是傲慢的领主、恭顺的附庸;他们是铁血的战士、浪漫的情人;他们是上帝忠诚的仆人、异教徒冷酷的敌人;他们是贪婪的掠夺者、虔敬的奉献者……
本书笔法生动,以新史学的叙事角度和手法展示中世纪骑士制度和骑士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起居、军事训练、比武大赛、征战,到精神世界、情感生活、道德准则,赋予骑士阶层这个后人心目中中世纪神秘、独特的存在以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
14 《行为金融学通识》
作者:[美] 迈尔·斯塔特曼 著
贺京同 高林 译
“行为金融学创始人写给“普通人”的金融教科书,教你理解投资者和市场行为背后的心理学、经济学原理。”
本书作者迈尔·斯塔特曼是行为金融学领域公认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的《行为金融学通识》是一部写给“普通人”的通识论著,亦是一部逻辑清晰、匠心独到的行为金融学教科书。
在书中,作者构建了第二代行为金融学基石,将金融学的分析前提推进至“普通人”,融入关于人们的欲望,以及认知和情绪捷径与错误的知识。帮助读者识别欲望、纠正错误,理解市场和投资者的行为规律,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本书打开了投资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新局面,揭示了投资人和市场行动背后的经济学、心理学原理,是踏入行为金融学大门的必读之作。
15 《如何阅读世界文学》
作者:[美] 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
陈广琛 秦烨 译
“一部世界文学阅读指南,一堂堂精彩的哈佛文学课。”
世界文学灿若星辰,也浩如烟海。我们到底应该读什么、怎样读才能进入文学的多重世界?国际知名学者达姆罗什总结了他和宇文所安等教授在哈佛的授课经验,为此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一系列阅读模式。
达姆罗什还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带领读者体会历代文学瑰宝的丰富与魅力,这些作者和文本包括:《吉尔伽美什》、迦梨陀娑、索福克勒斯、杜甫、紫式部、《一千零一夜》、莫里哀、休谟、康拉德、鲁迅、博尔赫斯、张爱玲、沃尔科特、索因卡和拉什迪,等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评价,达姆罗什的这部书是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向读者介绍了世界文学的主要作品,并告诉读者如何有效地阅读它们。
16 《艺术史导论》
作者: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海因里希·迪利(Heinrich Dilly)
沃尔夫冈·肯普(Wolfgang Kemp)等著
贺询 译
“艺术史学习与研究常备手册。”
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最早于19 世纪在德语国家兴起,因此向来有“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这本经久不衰的著作由艺术史各个分支领域的顶级德国学者分别撰写,畅销德国30余年,也是德国艺术史院系中流传广泛的专业读物。
本书既是一本艺术史学科导论性质的著作,也是一本艺术史学习经典指南。此书对学科内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清晰而不流于表面的概述,其所关注的不是包含诸多艺术家姓名和风格的艺术史,而是艺术史本身,即研究对象、媒介材料、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讲述准确、精妙。
17 《生活的暗面:
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第5版)》
作者:[美] 迈克尔·施瓦布 著
徐文宁 梁爽 译
“社会学荣休教授用故事和对话讲解社会学正念的魅力。”
社会学入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进行社会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却是很难让人满意。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找到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培养社会学正念。
作者在书中第一部分,借用许多人生故事和课堂对话,亲手示范如何用社会学正念去拆解社会世界,在书中第二部分则讲解了十种社会学技能,把社会学理论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在为我们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18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作者:[马来] 张建德 著
“全方位介绍跨越区域电影边界、全球瞩目的电影导演王家卫。”
本书是系统论述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开先河之作,作者在回顾王家卫职业生涯的同时,又深入分析了其迄今为止的电影创作。此外,作者还将王家卫拍摄的广告、MV等一并纳入讨论范围。本书剖析了王家卫所受到的电影和文学方面的影响(从马丁·斯科塞斯到希区柯克,从曼努埃尔·普伊格到村上春树),并且审视了王家卫如何超越这些影响。
著名电影学者达纳·伯兰认为:“张建德尤其擅长分析加诸王家卫影片的各种不同的美学影响,王家卫通过将这些影响纳入其影片的肌理,从而将其变成自己的。值得称道的是,张建德准确地指出,王家卫影片背后的互文场域所牵涉的并非单一门类的灵感来源:他解释了王家卫所指涉、挪用的其他艺术家和艺术门类的美学实践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它们如何建构了王家卫影片的独特面貌和叙事特性。
19 《百年世界动画电影史》
作者:[法] 奥利维耶·科特 著
张健 王星辰 译
“带领小朋友寻找世界的模样,陪伴成年人回到童年的故乡。”
助力热爱动画的小朋友快乐成长,带给动画爱好者至高的精神享受。我们的宗旨是,用一本书了解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经典作品和重要人物。
从《菲力猫》到《小羊肖恩》,从《龙猫》到《国王与小鸟》,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世界动画电影源起至今的光辉历程。通过500多幅精美彩色插图,了解世界动画电影行业无数创作者的传奇故事。穿越五大洲近百年的创作历史,与各个时代的漫画家和卡通大师相识;漫步岁月长廊,领略伟大电影公司的幕后故事。相信读完此书,你一定会被动画电影的诗意、活力和丰富性所深深吸引。
20 《文学为什么重要》
作者:[英] 罗伯特·伊戈尔斯通
(Robert Eaglestone)
修佳明 译
“换个角度重新理解文学。”
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就“文学”提出一个有效的定义,但每一次定义都会创造更多的例外。任何关于文学的一般定义都经不起推敲,但当我们看到一个特定的例子时,我们可以说"是的,这就是文学"。换句话说,对“文学”的定义是主观的,是可以解释的,它可以成为讨论的起点,但不会有一个定论。
埃格尔斯通称文学是一场跨越时空的 "活对话",不仅是与作者和我们自己的对话,也是与所有曾经和将要阅读、讨论这部作品的人的对话,而因为其他人不断加入对话,所以它永远无法得出结论,永远是开放式的。在这个时代,这种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提供了一种无法被科技进步淘汰因而愈发显得宝贵的技能。
今天的书单和课程,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
在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书单中的一本好书
-End-
编辑:欣悦、黄泓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读懂中国人的5个习惯,从自知之明走向文化自觉
一本三国时期的“人力手册”,它的真面目竟然是哲学?
走出高增长情结,这本书指出这个德国家族企业发展真相
一份专属于你的人生公开课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