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武术传承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佛山,黄飞鸿纪念馆门前,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一只色彩斑斓的“狮子”在梅花桩上翻腾跳跃,潇洒奔放。
南派狮舞,以广东醒狮为代表,起源于佛山,流行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是很具影响力的民间狮子舞之一。广东醒狮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未学舞狮,先学武术。”传统的舞狮与武术不分家,舞狮者也是武术者。因舞狮所需的腰马稳健和肘腕功劲,须通过学武而来,有一定武术功底再练舞狮。武功扎实者,狮子舞起来才特别威风凛凛,雄壮有力。
清末民初,佛山黄飞鸿以武术和狮艺威名远播。黄飞鸿所舞的狮,青鼻、铁角、长须,黑白相间。他武艺超群,飞铊采高青是其看门绝技,在当时的广东独树一帜。他开创了南狮技艺的诸多先河,被誉为南派醒狮的一代宗师。所谓“青”,是一小捆生菜,扎上“利市”(红包)。狮子采青后要“吐青”,吐出的“青”抛向事主,以示吉利。采青是醒狮演示的精华,其起、承、转、合,具戏剧性和故事性,借鉴和运用传统戏曲的情境虚拟、扎架、亮相、造型、敲击乐的形象烘托等艺术手法,演绎各种情节,派生出多种套路。采青时,飞铊从狮口飞出,缠住悬挂高处的青,然后带青入狮口,是一种高难度的采青方式。
采青是舞狮的高潮,采青舞法丰富多彩,如地青、水青、蟹青、蛇青、板凳青、八卦青等,还有门类繁多的采高青,如叠罗汉采高青、爬竿采高青等,近年来还创造出技艺高超的桩上采青。
《狮子出洞》有这样的传统套路:狮子睡醒后出洞观望、舐身,接着下山觅食,缓步慢行经过丛林,行进中发现“青”,此时的狮子既惊又疑,恐是猎人所设的诱饵,不敢即食,于是四处观望,喜疑相间的矛盾心理跃然而出。通过试青、踏青、食青、撕青、嚼青等系列程式,然后将青吐出,表现饱食后的醉青状态。醉后复醒,轻松玩耍,兴高采烈,最后凯旋归洞。
黄飞鸿也是洪拳一代宗师,他将所学武学技艺融会贯通,形成独特风格。黄飞鸿在广州开设“宝芝林”,既悬壶济世,又传授武艺、狮艺,使南狮技艺广泛传承。
清末民国时期,佛山民间武术兴起,推动了群众舞狮活动的发展,涌现出大量拳师和舞狮教头。蔡李佛、咏春、少林等各派武馆属下的堂、社,几乎都建立了狮会。同样是南狮,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风格。
传统舞狮与现代高桩舞狮要求不同,传统狮除了喜、怒、哀、乐、动、静、惊、疑之外,更重要的是武术功底和马步稳健;高桩狮则讲求优美与难度。20世纪80年代后,醒狮比赛向高桩及难度竞技发展,桩狮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如走钢丝、腾空跳等;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有的已接近3米。
佛山醒狮历史已绵延数百年,在传承过程中,武术与艺术巧妙结合,醒狮舞法吸纳各武术流派的精髓,形成鲜明风格。
新华社记者 刘宏宇
视频来源:佛山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