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没有价值判断 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价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文学批评的关键应该是“批评”,也就是一种判断力。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直觉和建筑其上的审美判断力,那批评工作就无从开始。因为文学批评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现在,文学批评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就是缺乏判断力,或者不愿或不敢进行有价值的判断。
文学批评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按照北京大学教授叶朗的说法,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曾说,精神科学的对象是“价值”,而非“事实”,是一种“意义性”。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就需要文艺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作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勒克说:“价值问题置之不顾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任何艺术作品。我承认某一个结构是一部‘艺术作品’,这个根本的事实意味着一个价值判断。”德国批评家施莱格尔强调批评的目的,在于“发现诗意的艺术作品中,哪些存在着价值,哪些并无价值”。文学批评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在于具有否定意义,也就是去伪存真,为比较优秀的作品留存余地。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而不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韦勒克认为,一部艺术作品中审美价值的主导方面是使之成其为一部艺术作品的决定性标准。我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一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不是居于主导地位,那它作为艺术作品的存在就值得怀疑。它可以是学术作品,也可以是别的东西,但就不是艺术作品。那么,什么是审美价值呢?韦勒克说:“我只能回答说,审美价值引发出审美境界,我认为这是犹如光明的感觉或痛感一样不言自明的。”“光明的感觉或痛感”,说得多好呀。有些学者论证一大段,其实一看,他还是不懂。有时候,文学批评,还真不是在书房做繁琐考证所能感知的。
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作为真正的批评家,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苏联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敢于维护高标准,果戈理是他高度评价的作家,但当果戈理写出《与友人书简选》,他公开批评,毫不留情。当然,他也善于肯定伟大作家的伟大,如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的显赫声名,就来自于他的精准批评。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捏克拉索夫等新人的大力提携和天才的预见,也显示了他个人的才识、超人的艺术敏感和价值判断力。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写下文字,是给后人的,白纸黑字,人人可见。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对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
美国批评家威尔逊说,从历史的和生平的角度出发,在细绎文学作品时,不论探求多么全面彻底,我们都必须准备尝试评估。而且还必须能够识别优劣,分辨一流与二流。否则就根本不是撰写文学批评,而仅仅是文学文本里反映的社会史或政治史,或者着眼于过去时代的心理个案记录。“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艺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文学批评家李劼曾在文章中批评某些批评家喜欢概念游戏,他说:“喜欢从概念到概念,做概念游戏。那情形就像玩碰碰车一样,驾驶着一个概念,在场子里跟其他许多概念碰来碰去的,碰完一个小时,文章正好结束。”这种玩弄概念游戏的批评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缺乏艺术直觉,缺乏对作品的透彻理解,“所以导致一旦做起文章来,只好退到概念上,力图从概念本身的发掘中,找到一条阐释道路”。
总之,没有评价和批评,就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文学艺术研究。作为一位文学艺术批评家,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应该说,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
韦勒克说:“批评家的任务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是精选和评估伟大的作品,包括古今作品,从而确立一套准则,一个传统,一套典范或经典。”按此标准,我们的文学艺术批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批评家的学养、趣味、视野,当然,第一步就是坚持文学艺术批评的价值判断。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5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