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瑶台归去」

时间:2023-01-06 09:01:11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大家好,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瑶台归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10月27日南方日报A11版。

背上红蓝相间的背包,唐云连续几天行走在清远连南千年瑶寨的古屋巷陌,不时还会“小扣柴扉”,与当地村民聊上几句。

唐云不是游客,而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连南瑶族人,也是乡村消防宣传员。不同于其他“背包客”,她的包里是应急灯之类的消防器材、安全用火用电的宣传单张等。

“千年瑶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又是一个景区,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非常重要,我们每周都会去开展宣传。”她说,下村时大家注重确切发生过的案例跟大家宣讲,如今年初云南翁丁老寨的一场大火,为大家敲响警钟。

那场火,一个小时内烧毁100多间房屋,翁丁村老寨数百年的积淀化为灰烬。今年以来,为汲取翁丁村老寨火灾事故教训,国家文物局启动全国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广东也迅速开展部署。作为广东省内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地级市,省消防救援总队多次走进清远,千年瑶寨更是焦点之一。

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前提下,一条条铁制供水、消防管网在清远连南的千年瑶寨延伸开来。梁素雅 摄

这座古寨始建于北宋时期,至今仍保留明清古建筑近400幢,被誉为“中国第一瑶寨”,兴起了民宿、农家乐、特产店等“新业态”,游人如织。但数百栋瑶寨民居连绵紧密,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高寒缺水无消防管网……

在保留有大量历史文化信息、但村民仍然需要在其中生产生活的传统村落,防火灭火怎么做?

从建设消火管网设施到组建宣传队伍,一场消防安全“内科手术”正在开展。这场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千年瑶寨如何与现代文明融合共生,延续“下一个千年”?

石板铺路,青砖砌墙,黑瓦盖顶,从山下往上看,千年的建筑群层层叠叠。来来往往的游客,与身着瑶族特色服饰的当地村民相互交织。

这个规模全国最大、最古老的瑶寨,是清远乃至广东的一张文旅“名片”,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景区统计的年客流量还是能超过40万人次。

在这里,民宿、农家乐、特产店总计过百家。前些天,深圳游客刘玲就“打卡”了一家网红民宿,“颠覆了”她的印象。

“来之前问清远籍的同事,可是她说,很多年前去过的千年瑶寨是没有什么人居住的古村落,更没有民宿,给不了建议。”刘玲说。

真到了景区后,她见到民宿还不少。走出露台,蓝天白云、古寨风光、民族风情引入眼帘,她直呼:“风景真的很美!我可以在这里安静地坐一天。”

从北宋“一路走到”现代社会的千年瑶寨,在消费的升级中并没有“掉队”。但支撑起这一切欢乐繁华的,还是那片老房子。

纵观全国各地,古建筑、村寨由于多为木质结构,天干物燥时节,极易引发火灾。而且普遍面临用火不当、电线老化、消防设备不足等问题。

近年,就有个别村民在租屋祭祀完,由于蜡烛未燃尽就离开,引发阴燃、浓烟,幸好被巡逻队和周边的村民及时发现,消防大队赶到扑救。

以往,面对突发事故、灾害,瑶族村寨有一套习惯做法进行应对。

千年瑶寨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唐长青是瑶族人,在他记忆中,瑶寨一个片区住的就是一个家族,发生火情大家一发现就会敲锣提醒,大家齐心扑救火灾。

但现在不一样了。

2003年前后,千年瑶寨交给政府开发为景区。唐长青留意到,2003年自己在景区工作时,整个瑶寨只剩下20多户、40多人居住,而且以不愿意搬到山下去的老年人为主,以往“响锣为号”的操作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2013年,随着政府引入旅游企业,盘活景区资源,近半村民也返乡,将祖屋改造成农家乐、民宿等。

“游客在日渐增加,但千年瑶寨真正常住的村民还是不多。”唐长青说,随着客流量增加,管理上的难度增加了不少,部分民宿的装修标准、材料和结构、用火用电等,对景区的消防管控能力都受到考验。

在总结翁丁老寨事故时,就有观点认为,“人村分离”的开发模式,致使村民大多不在老村,不能迅速第一时间发现明火,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消防安全的考验升级,另一方面是“旧一套”的“失灵”,千年瑶寨如何驱散“火劫”阴影?

在不被注意到的墙边、地下,一条条铁制供水、消火管网在瑶寨延伸开来,供水管网走进各家各户,村民用上了现代自来水。

景区开发之初,为解决用水问题,自来水系统于2003年来到千年瑶寨,但当时还是供应经营场所为主。

工人在埋头做消火管网的铺设,不远处是千年瑶寨的主体建筑。梁素雅 摄

结合民宿、农家乐等发展,饮水、污水管网近年陆续“扩容”。

连南消防大队大队长余旭仪说,在省、市、县各级的支持下,今年投入近500万元的资金进行消防管网、消防栓建设,开展电气线路改造等。

经过招投标等各项流程,今年8月中旬,千年瑶寨的房屋电线改造正式进场。

其中,室外私拉乱接的电线理顺、埋地隐藏,室内由原来2条电线换成3线入屋,并加装PVC管。村中的电气线路由旧换新、供电能力由小变大,到8月底已初步整改30户左右。

整改过程中,虽然不需村民个人负担经费,但是推进整改也是一波三折,因为一些房子“不让动”,或者“不能动”。

施工队负责人胡家焰带队进场半月,就屡屡“碰壁”。有的村民要求选到好日子才能施工;有的家中有孕妇,按习俗不能在家中钉钉子;有的家中亲人去世不满三年,也不让动房子。

“部分房子确实是‘太老了’,墙面也不平整,施工不敢轻易敲打老房子,担心将墙体破坏了。”胡家焰说,瑶寨依山而建,无法运用机械,只能靠骡马搬运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成本。

相同的问题,在消火管网的敷设中也同样存在。甚至,由于水管是专用于消防,部分村民并未觉得有益于自己,经过其房屋还提出要收钱。

而一些消火管网的水管是直径过百毫米的大铁管,如何做好埋藏不影响景区风貌、途经村民的田地赔偿问题如何协调,一直是个难题。

知情人士透露,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些管网设计时是显露出来的,曾被指出有损景区风貌,整改方案被打回好几次。

为做好整改工作,连南消防大队、县文广旅体局、三排镇等有关单位组成专门工作组,每周都会到村中协调推进整改工作,保障整改工作顺利开展。

作为全省首创设在千年瑶寨的股级事业单位,千年瑶寨管理事务中心在与村民的协调沟通上承担重要职能。

“大家都是熟人,他们会更愿意听。”唐长青就协调村中有威望的长者多次上门与村民反复沟通、劝导,多位村民渐渐“回心转意”。

与此同时,工程对已确定整改意向的房屋先行推进,在工期内延后需要进一步沟通的少数房屋。“目前,水改方面,主管完成95%,支管及消火栓卷盘安装、水池及泵房建设均已完成70%。电改方面,室内电器线路穿管保护已完成。”余旭仪说。

“一般发现火灾,微型消防站五六分钟可以到达现场处置。”千年瑶寨景区执行总经理李观寿介绍,2014年千年瑶寨就成立了微型消防站,配了6名成员、机动消防泵组及打山火设备等。同时,在景区人流较密集的点位共安装了4个消防柜。

清远连南千年瑶寨成立了微型消防站,配了6名成员、机动消防泵组及打山火设备等。梁素雅 摄

此次重点火灾隐患综合整治工程,防火设施设备也将进一步升级。但消防安全工作不是“突击战”,而是“持久战”。

筑牢基础设施的安全基石,如何才能建立长效机制?

今年4月以来,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张明灿在千年瑶寨调研时就要求,推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电气线路改造和用火用电、消火栓等公共基础消防设施建设。

清远市委、市消防救援支队、连南县委等各级各单位负责人就提出,千年瑶寨火灾隐患整治要做到既“治标”又“治本”的要求,强调“体制机制”的建立,群策群力消除安全隐患、抓好景区建设,切实保一方安全、促一方发展。

千年瑶寨抓消防安全工作力度达到空前。

村中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安装智能烟感,搭建智能监管平台,建设“千年瑶寨消防宣传教育中心”。“景区的消防演练培训也对员工全覆盖,对各经营场所负责人消防应对能力进行考核。”李观寿说。

邓六公一贵还记得,以前族里的长老还会提醒村民,干旱季节注意防火,不能在田边烧草垛等。不过,现在“吆喝”的已经换了一批人。

当前,一支瑶族宣传志愿队已经组建完成,由县大队、景区运营方等选派10人左右,负责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志愿队基本都是由瑶族同胞组成,利用瑶语‘乡土味’,让消防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余旭仪说。

在瑶寨还“落地”了更多消防培训举措,逢重大节假日由消防指战员到景区驻勤驻训演练,与负责消防安保的员工同吃同住同巡逻,为企业送上消防培训、消防演练、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等“综合套餐”。

“县里消防大队每年都会给我们做消防培训,教大家怎样防火,一年有两三次。”年过七旬的村民唐彬说,现在用电、用煤气多了,大家经营的都配上灭火器。

不知不觉间,“老经验”焕发“新活力”,村里涌现一批消防安全“明白人”。如唐中工一贵获评第一届“全国119先进个人”,带动瑶寨居民全民皆兵。景区约定“响锣为号,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疏散群众并组织灭火救援行动。

除了群众意识提升,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与其他景区不同,千年瑶寨兼具居住、生产、旅游等各功能,房屋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属于村民所有,在对景区进行隐患整改需加大与村民的沟通力度。并且,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能参照商业综合体标准,但也面临“水土不服”。

“目前瑶寨的房屋防火间距不够,显然无法按照商业综合体来界定。”余旭仪介绍,着眼于此,连南正着手推动消防安全工作立法,通过法规为千年瑶寨量身定制防火要求。该项法规预计将于2023年出台。

半山腰一座老屋旁,凌空挂起的一根竹笕已经干瘪,再也流不出一滴水。原本水流向的水池长了青苔,还有些淤泥。

“这个竹笕供水荒废了,但我们想建议景区恢复。”瑶寨村民老唐指着寨子西边的一个水池说。千年来,山泉水通过一个个相连接的竹筒进寨入池,作为村民的饮用水,也是消防用水。

在池边还挂着几个标语“中国最古老的自来水系统——竹笕供水”“饮用水 勿洗手”,似乎在告诉游客,这个池“歇业”没多久。

古老的竹笕供水退出了历史舞台,2座消防生活两用水池、千年来第一套市政消火栓管网登场,成为瑶寨群众生活工作新的依托。

千年瑶寨从以前储水不足80立方米,增加到如今的600立方米,增长率超650%。梁素雅 摄

一进一退、一新一旧之间,整个瑶寨从以前储水不足80立方米,增加到如今的600立方米,增长率超650%。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一层普通的民房着火,一般12吨水能完成扑救,而县大队的所有消防车加起来可装载280吨水。”余旭仪介绍,假设要扑救火灾事故,除了山上水池的水,还可以利用建好的消防栓就地加水,不用特地跑到山下。

驻足远眺,不细寻的话,基本看不到消火管网。

这是因为,为避免影响古寨历史风貌,千年瑶寨的隐患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多次多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

工人在铺设消防管网时尽量做遮蔽处理。梁素雅 摄

原本计划从村中主干道穿过的消火管网,也改成从村两边“包围而下”,再通过支管连接村中关键部位。“就是能埋的埋,不能埋的必须做遮蔽,不能破坏原有建筑风貌。”余旭仪说。

行走瑶寨村巷,原本杂乱裸露的电线“消失了”。

“以前电线这里一条,那里又一条,很乱、很不安全,扛柴的时候容易划到。”今年59岁的邓六公一贵明显感受到改变,“现在就真的齐齐整整,放心多了。”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

随着千年瑶寨层层拧紧“安全阀”,景区的“烟火气”又回来了。梁素雅 摄

随着千年瑶寨层层拧紧“安全阀”,景区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这些都是自己做的,我们既有网店也有线下实体店。”半山腰一家文创用品店,店主房女士热情地向游客介绍产品。

一栋略显古老破旧的房屋,走进去却是扑面而来的现代艺术气息——古老的墙体砖和木梁上装上现代的灯饰,电气线路用PVC管包裹着,消防灭火箱隐藏在门后。

古色古香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常见的提包、挂件,但与平时所见不同的是,这些物件都以瑶绣图案作点缀。

“让瑶绣文化走出大山,还得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房女士提出自己的思考。

在她的店里,收银台上摆放着电脑,贴着收款二维码,消费体验与现代店铺并无差别。

不仅消防和电力体系完成更新换代,这个古寨也已汇入信息时代的潮流。

从濒临“空心寨”边缘,通过景区盘活,村民回流而重焕生机,随着更多现代元素的注入,千年瑶寨成了古今相融的一个缩影。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唐孝祥看来,千年瑶寨地域适应性特点突出,依山而建,层层排排,水自上而下流淌,不仅形成独特风景,也体现了瑶族人民的生活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都有独特意义。

“无论是从人文价值还是当代价值来看,我们要做的都是保护、挖掘、整理和展示。”保护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唐孝祥认为最首要的就是不能破坏原有风貌,要符合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体现人文艺术品格。

第一个是地域技术特征。借助村落改造,要符合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包括材料运用也是一样。

第二个要反映社会时代精神。体现跟时代的变迁是怎么样同步进行同频共振的。

第三个要体现人文艺术品格。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保护的过程中要适应这个变化。

“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古村落,对千年瑶寨的保护非常重要,但不意味着要关起来、锁起来、不开发。”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古村保护要注重“原汁原味”,一些必须的基础设施尽量不破坏原有风貌,近年来已经成为共识。因此,开展建设性保护可能会经历“美丽的阵痛”,但是值得进行更多研究优化。“规划建设多走几步,古瑶寨与现代融合更优几分。”

预计本月底,千年瑶寨重点隐患整治工程将结束。金秋过后,千年瑶寨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盘古王节。活动期间,瑶家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聚集到盘古王大庙,宰猪杀牛,念诵瑶经,唱盘古王歌,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盘古王和祖先。

年过七旬的村民唐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耍歌堂代表性传承人。他跳了50多年长鼓舞,擅长瑶歌和念瑶经。近年来,唐彬所掌握的瑶族传统民俗绝学受到越来越多瑶族年轻一代的喜爱。年轻人通过培训班、拜师学艺的形式接过瑶族传统文化大旗,传承文化的守望。

胡刚说,保护古村落不能与现代文明割裂开来,让古村落历久弥新的密码是留住“人间烟火气”,部分原住民迁移到周边居住,保证了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部分原住民在古瑶寨开展经营、接待游客,足够的人气让古村落有生气,期间伴随着消防设施的升级,让千年瑶寨的“生命力”得以进一步旺盛。

原文:清远连南千年瑶寨做了消防安全“内科手术”:拧紧“安全阀” 留住“烟火气”

【记者】陈国飞 黄剑琴 张锦标 魏金锋 黄津

【通讯员】清消宣

【策划】孙朝阳 羊建溶

【作者】 陈国飞;黄剑琴;魏金锋;张锦标;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创造更多价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