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分析《饥饿艺术家》「卡夫卡代表作品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卡夫卡在西方现代文学中,一直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卡夫卡一生都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但也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他一直在闲暇时间进行创作。对于自己的作品,他很少感到满意。所以在临终的遗言中,要求将它们“毫无例外地付之一炬”。好在好友布罗德并没有遵从他的意愿,陆续出版了卡夫卡全部的著作。
一战前后的奥地利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生活穷困潦倒。感受到家庭和社会外部环境压抑的卡夫卡,更多体会到的是生活上的孤独和痛苦。他将这些切身体会融入到文字中,最终表现为人民内心的陌生,孤独和恐惧。
独特的“卡夫卡风格”,也让他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走向表现主义,他用自身深邃的眼光观察着自我和这个群体,剖析他们变幻莫测的内心迷宫。而作为卡夫卡生前仅少地,得到他同意出版的这部小说《饥饿艺术家》,同样也是“卡夫卡风格”的代表作。在《饥饿艺术家》中,卡夫卡很好地展现了他在叙述风格,内心探索和意象运用上的用心和技巧。
独特的“卡夫卡风格”,展现的是现代人统一化的精神困境
论年龄和创作时代,卡夫卡属于表现主义派一代。他秉承表现主义的作品风格,在现实描绘中,加入大量扭曲与夸张的内心感受,以独特的意象和语言来展现内心的情绪。在卡夫卡的笔下,外界的压力和内心独孤、紧张的情绪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①极少直接的人物形象描绘
《饥饿艺术家》讲述了一位以饥饿表演为生的艺术家,他通过在笼子中忍饥挨饿的演出,来得到观众的掌声和肯定。乍一眼看到书名,读者并不能理解何为“饥饿艺术家”,也无从想象饥饿艺术家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形象。
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卡夫卡对饥饿艺术家的形象描绘着墨甚少。只在一次成功的表演后,人们才真正有心思主动观察这位艺术家。在演出经理和在场观众的帮助下,饥饿艺术家得以走出笼子,走过去吃饭。
“演出经理两手箍住饥饿艺术家的细腰,动作小心翼翼,以便让人感到他抱住的是一件极易损坏的物品;接着就把他交给那两位此时吓得脸色煞白的女士。”
卡夫卡通过描写演出经理庄重小心的动作,以及被饥饿艺术家吓得面无血色的观众,来反衬饥饿艺术家的真实形象。而即使前一秒还在享受表演的成功,下一秒,人们立即遗忘了在表演中得到的快感,取而代之地是不解和恐惧。
这样的反差,更是凸显了饥饿艺术家行为的无意义化和他内心的孤独。
②卡夫卡善用细致的内心刻画
从表现主义的定义来看,为了弥补现实主义对文本和人物精神描绘的缺憾,在表现主义手法中,内心感受的展现和刻画变得更加突出。
在《饥饿艺术家》中,对于一个虚构的人物和虚构的职业,饥饿表演成为行为艺术的一种象征。而在这项行为艺术的背后,是一个常人难以读懂和了解的表演者。他长年累月忍受饥饿,并在40天的饥饿表演中,基本不进食,也不对食物流露出半点渴望。但他如此的克制和坚守并得不到看守员的尊重和观众的百分百满意。于是,饥饿艺术家总是感到孤独和不受理解。他在内心不断想着:
“他本来还可以坚持地更长久,为什么在他的饥饿表演达到最出色的时候停止呢?只要让他继续表演下去,他就能成为空前伟大的饥饿艺术家。他自己尚且还能继续饿下去,为什么他们却不愿忍耐看下去呢?”
饥饿表演的经验表明,观众对这场表演的忍耐度通常只有四十天。饥饿艺术家的内心对于观众耐心的渴望是一种妄想与痴念。观众的冷落和艺术家内心的狂热显示出强烈的对比。因为无人理解,艺术家始终是孤独的。卡夫卡也正是通过艺术家内心与观众的冲突,来展现现代人内心所遭受的现实挫折。
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除了在叙述风格上明净奇诡,富有深意;更因其在时代中感到的痛苦和孤独,令他执着于揭露人类社会的精神困顿。
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在《饥饿艺术家》中,狂热的饥饿艺术家随着时代被大家淡忘,卡夫卡通过刻画艺术家在当代人中的挣扎,来体现其内心与世界的格格不入与内心的孤独。
当表演不得不在四十天时收场时,饥饿艺术家感到愤怒。因为当观众们离场时,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能够为表演所做到的最好表现,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认真体察他的心情。比之于一个有思想的人类,他对于看热闹的观众们来说无异于一只动物。
“总之,有一天这位备受观众喝彩的饥饿艺术家发现他被那群爱赶热闹的人抛弃了,他们宁愿纷纷涌向别的演出场所。”
他对于饥饿表演疯狂的执着,让他把自己卖给了一个大型马戏团。人们对饥饿表演的兴趣大为淡薄了,而饥饿艺术家为了跟上时代的变化,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尊严。从前喧闹的日子里,他是一个表演者;如今被抛弃以后,他也从始至终只是一个供观赏的表演者。
由此可见,尽管饥饿艺术家的内心对自己的表演能力信心十足,但是在时代面前,他却是脆弱不堪的。他不得不因为别人的乐趣去迎合,去出卖,去保持融合。
卡夫卡之所以描绘这样一位边缘化的,透明化的人物类型,和他本人的经历不无关系。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格非常粗暴专制,在卡夫卡的成长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卡夫卡对于父亲的恐惧,害怕,形成了他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 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
卡夫卡热爱阅读和写作,但因为家庭和父亲的强权和压迫,使得他一生都就职于劳动保险公司,安安分分做一个小职员。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人格的异化, 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卡夫卡就如同《变形记》中被繁重的工作压抑成甲虫的推销员格里高尔。即使卡夫卡在人生中不断尝试去和外界,和亲人获取交流,但最后都宣告失败。最终,卡夫卡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令人唏嘘不已。
荒诞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卡夫卡荒诞的行文风格。由此可见,他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困境,更是他本人孤独的精神世界。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中,逐渐生出新的乐趣和欲望,这让怯懦,忧郁的卡夫卡感到陌生和恐慌。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只能抛弃心中的胆怯,去努力追索他人的脚步。而孤独艺术家害怕被抛弃被遗忘的情绪或许就是卡夫卡个体的结局。
前文中提到,卡夫卡善用表现主义手法来揭露现实世界人物内心的紧张感;在另一方面,他也喜欢用一些荒诞和异化的象征意象来展现他所要表达的主旨。
①善忘与迎合的观众
《饥饿艺术家》中,卡夫卡采用模糊的第三人称视角——“观众”来进行叙述,类似于鲁迅在《孔乙己》中运用的茶馆小二。采用这样的叙述手段,好处在于,既能够完整性地表达事件,又能够在“看客”的眼光中读出对于事件的态度。
“饥饿艺术家就其所能进行饥饿表演,他也那样做了,但是他无从得救了,人们从他身旁扬长而过,不屑一顾。试一试向谁讲讲饥饿艺术吧!一个人对饥饿没有亲身感受,别人就无法向他讲清楚饥饿艺术。”
饥饿艺术曾经红极一时,但时代的转变使饥饿感被淡忘,而没有饥饿感的人就无从在饥饿表演中获得快感。比起饥饿艺术家,观众们更喜欢的是那些轻松有趣的牲畜表演。所以在观众们看来,饥饿表演的失势是必然的,历史的趋势。而作为普通的观众,他们仅仅只是时代牢笼下,屈从与欲望的普通一员。
②放弃自由,沦为娱乐的小豹子
最后,供饥饿艺术家表演的笼子被放置到了表演兽畜的旁边,对比于饥饿表演的冷冷清清,兽类表演前面是门庭若市。而这些被关进笼子里的大怪兽们,不仅没有半点失去自由的呜咽和颓废,反而欢快地在给观众带去欢乐。
“笼子里换上一只小豹子,即使感觉最迟钝的人看到在弃置了很长时间的笼子里,这只凶猛的野兽不停地蹦来跳去,他也会感到赏心悦目。小豹子什么也不缺,它那高贵的身躯应有尽有,不仅具备着利爪,好像连自由也随身带着。”
幼小的豹子在失去自由时,没有惆怅和失望。它每天只是等着看守们把爱吃的食料送过来,如此便能够挤在狭小的笼子里,为观众带去表演与快乐。而由此看来,如此这般的小豹子,也正如同放弃自由与挣扎,在现实生活中麻木苟活的当代人。
③妥协但克制的饥饿艺术家
饥饿艺术家虽然为了坚持表演把自己卖给了大型马戏团,但与动物不同的是,他仍旧坚持拿出自己最好的表演。
为了能让走过路过的人们多看他一眼,他不惜忍受自己与群兽为伍。即使知道这些前来的观众不是为了看他,他还是坚守饥饿表演的操守,克制地不进一水一食。最后,冷清的饥饿表演被大家淡忘,甚至连记录饥饿表演日期的登机牌也忘了更换,饥饿艺术家只能无限制地饥饿下去,直到死亡,他也不曾知道自己饥饿表演的极限。
由此不难看出,饥饿艺术家虽然内心妥协将自己异化成兽,整日与马戏团的牲畜为伍。但实际上,他在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自尊和克制。他因为孤独和恐惧,害怕被抛弃而妥协,但最终也因为对表演和艺术的坚守与克制,为其殉道。
每个时代里,都有善于遗忘与迎合的“看客”;无知、麻木的“笼中人”和坚守、克制的艺术殉道者。卡夫卡正是通过展现这些迥异,荒诞和异化的人物形象来揭露现实社会对于人的不同形式的压制与异变。
中国作家徐星曾经说:“现代主义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生活方式问题,真正超脱的人实际是最痛苦的人。卡夫卡活着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写什么样的作品是生活方式决定的,是命中决定的。”
正如徐星所说,卡夫卡的痛苦和创伤营造了他独一无二的文字。就如他在病逝前一个月的病榻上艰难校对《饥饿艺术家》时,流下的热泪。他的荒诞,他的阴郁,他近乎疯狂、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来自他对世间苦难的咀嚼与哀鸣。
不为出版,不为读者,只为写作的卡夫卡曾说:“我写作,所以我存在”。可以说,卡夫卡就是坚守饥饿表演的艺术家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