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简爱小说主题及现实意义「简爱解读」

时间:2023-01-07 19:41:10 来源:小语寇老师

大家好,简爱小说主题及现实意义「简爱解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 橘子

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或观影视大片的时候,常会发现,创作者会反复使用一种现实事物去表现情节,比如说会反复出现“水”“镜面”等,在《简爱》中也有这样的表达,如果大家认真阅读了,就会发现,简爱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火。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一个矮小、贫苦的少女经历的描写,向读者树立了一个独立自主、坚持抗争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是让中外女性都敬佩且喜欢的一个角色。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叙述之中,也在反复用到“火”这个意象来表现人物的命运起伏,推动故事情节。

文学作品中任何的细节安排都不是无意为之的,那么《简爱》中的“火”意象也不例外。本文将从文学中意象的作用入手,通过对《简爱》中“火”的不同象征意分析,探寻文学作品中“火”的意象,带领读者深入体会文学作品的深度和温度。

01意象是人物情感的载体

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那在一瞬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换句话说,意象是人的情感的一种寄托和反映。意象通常用于象征某些特殊意念,代表着小说深层次主体,为小说增添文学效果,使故事的可读性更强。

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之中,常会用到“意象”这种文学创作方式,以此来具体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促使读者去深入理解。这样的表达方式意在让读者融入故事之中,将“情”与“景”结合,产生更深刻的情绪体验。比如我们现在在给学生上语文课中,常会出现一种表现手法叫“情境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等。

那么,在《简爱》这部小说中,“火”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但区别于我们常性思维中的提到火就想到熊熊大火,《简爱》中的火可谓是形式各样,火与光交映,微火与大火交映,这就更有意思了,也更有研究和了解的必要了。

02《简爱》中“火”的不同象征意义

(一)复仇之火,熊熊燃烧

小说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伴随着疯女人伯莎梅森的出现而出现的两次大火。

第一次是在罗切斯特与简爱互生情愫,关系慢慢明朗的时候,有一天聚会过后,罗切斯特喝多了酒沉沉地睡去。半夜伯莎从阁楼里逃出来,到罗切斯特的屋子,惊惶和愤恨中纵火,一边烧一边疯狂的大笑,如果不是简爱的及时出现,很可能罗切斯特在这场大火中就丧生了。

第二次伯莎纵火是在丈夫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婚礼变故之后,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的某一天,她纵火烧掉了整整一个桑菲尔德庄园,也是在这一场大火中,伯莎自己丧生于此,罗切斯特也变得又瞎又残。

这显然是伯莎内心的一种抗争,对不公的命运做出的反抗,亦是内心愤怒之火的发泄。她要复仇,对那个“抢”走丈夫爱的女子,对这个看似温暖实则冷漠的丈夫,对她自己不公的命运。

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这一部分也是最揪人心弦的地方了。但是后来我也问过几个读过作品的伙伴对伯莎的感觉。和我一样,大部分人对伯莎这个疯癫的女子,竟没有太多的指责,因为从某种层面上讲,她也是这个不幸时代的产物,自身不公的疯癫病,以及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加上常年的阁楼密闭空间,身心的压抑可想而知。

(二)生命之火,如微光跳跃

小说中有两处非常明显的关于“火”在生命衰落时的描写。

第一处是在劳渥德寄宿学校,简爱的好朋友海伦生了重病,快要离世的时候,简爱偷偷地溜去看望她,发现“一枝没有剪去烛花的蜡烛昏暗的在桌子上点燃着”。

这里的残烛所发出的微弱的火光就如同海伦的生命,也预示着简爱此刻疲惫而难过的内心。在对其他部分海伦的描写时,作者也有意无意的会以昏暗的灯火或者火光为背景,这其中的用意就在于,与海伦这个本就外表柔弱多病,性格温润善良形成呼应。

另一个场景是在从小欺负简爱的里德舅妈快要去世时,海伦赶回去看望,此时的舅妈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飞扬跋扈,而是静静的躺在大大的床上奄奄一息,“炉中的火将灭未灭”。这里显然是以此炉火预示舅妈的生命之火。

没错,像极了人生。深入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不禁为其细腻巧妙而非常用心的设计而感动。不只是为写小说而写,而是加入了很多现实的折射。就像此几处生命之火的象征,对于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海伦和里的舅妈来说,甚至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谁的生命不是犹如一把熊熊烈火,而随着生命尽头的到来,火焰也在逐渐微弱,写到此,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一个词语——风烛残年。

生活中常讲一句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年轻气盛,生命最旺盛的那个阶段,很多骄傲的自大的人都常常自以为是,想掌控所有,仿佛一团浓烈的大火,撑起了天地,但至风烛残年之时,这戾气便瞬间离去,生命之火化作了生命之烛,就算是轻轻地一叹气就能将其吹灭。

这大概就是文学作品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了吧,我们总能从其中找到身边人和身处生活的影子。

(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说到重生,最容易联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有一个传说,凤凰每隔五百年,就会就会背负着世人的痛苦和不幸,义无反顾地飞向熊熊大火,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人间的安详和美。而同时,凤凰也能在巨大的肉体疼痛之中获得重生,它的羽翼将更加丰满,声音更加清脆,精神更加深邃,因此也有火凤凰一说。

《简爱》中伯莎所纵的这一场大火,除了本身的愤怒和复仇外,还有另一种解说就是重生。在这场灾难中,罗切斯特为救伯莎,变得又瞎又残,伯莎自己也丧身火海,但另一种意义上来讲亦是一种救赎,一种重生。伯莎的解脱本身就是一种解脱,她的消失也给勇敢自立的简爱让出一条通往幸福的路,罗切斯特的残疾亦是对他自己以前行为的惩罚,就如同凤凰涅槃,而烧毁的桑菲尔德庄园更是一切还原重生的迹象,因为桑菲尔德本就是靠伯莎家族的遗产崛起的。

以前学习心理学课程时听到过一个词——告别。说的不只是简单的表面的断舍离,而是从心里的一个割舍,然后重生。电视剧《在远方》中有一个类似情节:刘烨饰演的男主人公姚远自责是自己撒谎让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赶回家,而在路上出了车祸,因此一直逃避过去,且几十年从不敢回家,后来在马伊琍饰演的心理学研究生路晓欧的帮助下,在父母出事的路口烧纸上香,与父母告别,最后成功走出阴影获得重生。

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用“烧”的方式来作为上一段的告别和新生活的开始,比如谍战片中毁坏信件证据的方式通常是“烧”,有些人会选择烧掉之前的信件、日记等,似乎比起撕掉、扔掉等方式,“烧”更能让一切没有痕迹,更能体现新生。

所以,在《简爱》这部小说中,夏洛蒂.勃朗特安排这一场大火想来也是为了将主人公简爱高高托起,给她的新生活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经过大火洗礼之后的爱情,将更加纯洁,更加浓烈。

我相信——消亡,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03文学作品中的“火”蕴含的深层含义

火本是自然现象,但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赋予生命。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几章节都有关于火的描写,使整部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引人深思。艾青的长诗《火把》中的“火把”贯穿了整个故事,在唐尼和李茵思想转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火”文学作品中,绝不仅仅只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主人公的命运及故事情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归结而言,可以归结为人物的情绪渲染和命运暗示。

(一)“火”与作品中人物情绪和环境氛围紧密相连

“火”这个词在生活中是非常的普遍,古代文明也是可以说从学会使用火而开始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火苗、火灾等,总之,“火”的存在给人一种炙热的感情引导。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便常常以此来表现人物热烈的情绪和感受。

当人物情绪激烈时,通常会以大火、烈火来代替,当人物情绪趋于平和时,便是若隐若现的微火。火的状态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发生变化。有时“火”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和温暖,有时也是一种反面力量,预示着终结和重生。

记得在小学课本中的《开国大典》一课的结尾处,有一句描写“晚上9点30分,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这里的“红流”有两个含义,第一是举着火把的游行队伍,第二是人心中的温暖,显然在此处“火”所象征的就是当下人们心中的无限喜悦和温暖。

(二)“火”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命运象征和对生命的敬畏

文学作品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读者只能以第三者的角度去体察剧中各类人物性格,但如果简单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显然是单薄的,而人物的心理除了独白外,可用展现形式便不是很多了,不注意就会显得很不自然。那么借助意象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光和热代表主人公性格和命运,很多时候火的出现的不同方式便预示着主任公命运的起起落落。比如《简爱》中的海伦和伯莎,不同心态的人对相同命运的对待方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因而同样的“火”有时也能表现不同的任务性格。

小时候看电视剧有一个情节,就是人去世之后,很多亲人站在火化场悲痛等待的场面,这导致我的心中也对“火”有所敬畏。在西方意义上讲,认为火化肉体才能让灵魂不执著于肉体,从而帮助解脱,方便往生,从这个角度看也有安息的意思。但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国人并不认为如此,而更强调入土为安,现代中国实行火化也多是考虑资源利用问题。但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会与“火”所联系。西方的“火化”代表着覆灭和重生,国内的扫墓等象征着为逝者送去温暖。

这些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妨也可通过这些特殊的意象,去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04结语

文学作品中需要意象去增加本身的可读性,能以自然的手法牵动着故事的走向。《简爱》中对“火”意象的运用可谓是极致和精致,从这个单一意象的不同展现方式上,我们能体会到愤怒、平和、重生等不同的情绪形式,从而随着作者,更深刻的去体会人物内心,达到和艺术的共鸣,这也是《简爱》这部著作经久不衰的一个点睛之笔。

回归生活,作品需要“火”的渲染,人的生活更需要“火”的存在,无论是现实的“火”还是“精神之火”,都会赋予人温暖和力量。有句话说“美的心灵是严冬燃烧的火,给人以温暖”,那么,也愿这种温暖之火永生!

(本文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