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艺术教育能培养科学家 STE「+a」M教育就这么刷新认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彩色斑马有话说:
近年来,STEM教育风靡全球,它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项内容,被认为是孕育创新的土壤。
但最近,美国掀起了一场STE[+a]M运动,试图把艺术,Art,也加入其中。
因为,研究发现,艺术素养,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学习及科研能力。
1、STEM to STEAM,艺术,能滋养科技创新
STE[+a]M运动,是世界顶尖的艺术院校——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RISD)发起的,其目的是在K–20阶段,让艺术成为创新教育的一部分。
这项运动得到了美国教育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支持,并在全美获得了广泛响应。
▲STEAM运动在全美
前田约翰,John Maeda,是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前校长,也是全球知名的跨界艺术家。
他本科及硕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取得了日本筑波大学设计专业的博士学位,曾在麻省任教12年,成为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校长后,主导推动了“STEM to STEAM”运动。
▲前田约翰
前田是电脑游戏Second Life的制作者,曾获得美国设计界最高荣誉——国家设计奖,他根据自己横跨科技、艺术两个领域的研究经验,大胆预言:“艺术和设计将重塑21世纪的创新经济,就像科技在上个世纪做到的那样。”
这并非夸大其词,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学习能力、科研水平都是正相关的。
多项研究显示,接受过戏剧、音乐、舞蹈教育的孩子数学成绩更好,阅读速度和写作能力也更高。此外,艺术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长达4年的研究表明,艺术训练能改变学生的大脑结构,提高学生的流体智商。
流体智商,fluid IQ ,是在混乱中发现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年后不再提高,与之相对的晶体智商则能随着年龄不断增长。
因此,研究报告指出,持续的艺术教育对全社会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2008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理学教授Robert Root-Bernstein和他的心理学家妈妈、统计学家朋友,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他们调研了美国的诺奖得主、国家科学院院士及大批普通科学家。
结果发现,大多数诺奖得主和科学院士,都有1-N个艺术爱好。其中,画家的比例是普通科学家的17倍,诗人是普通科学家的12倍,音乐家是4倍,参与表演艺术的则高达22倍。
而那些成就不如他们的普通科学家,艺术素养也明显不如。
▲Robert Root-Bernstein教授
Robert Root-Bernstein教授还研究了科技创新的历史,发现了众多艺术对科研有帮助的例证。
比如,发明迷彩服的Abbot Thayer是个画家;心脏起搏器的发明者Earl Bakken是个音乐迷,起搏器的发明灵感就来自音乐节拍器;日本的折纸艺术启发了心脏支架和安全气囊的发明……类似的例子成百上千。
Robert Root-Bernstein教授说,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造性来自数学和逻辑之外的东西,他们必须像画家一样有敏锐的观察力,像诗人、作曲家、雕塑家一样能把想法呈现出来,还得能像音乐家玩乐器一样娴熟地使用高科技仪器。
所有这些,科学课上都是不教的,但所有这些都能在艺术里找到。
因此,Robert Root-Bernstein教授提出,艺术家研究结构、感受和表达,是人类经验探索的先锋,科技进步往往会紧跟其后。
Mae Jemison既是医生也是舞蹈家,还是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非洲裔女性。
正如她所说,“科学和艺术并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也不是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它们表现不同,但本质一样,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的化身。”
▲Mae Jemison博士
2、艺术培养10大能力,但艺术教育一直被边缘化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Elliot Eisner研究认为,艺术教育能培养孩子的十大能力,而这些能力在所有领域都适用。
1、艺术能教出良好的直觉和判断力,和其他有“正确答案”的课程相比,艺术培养了一种超越常规的敏锐。
2、艺术能教会孩子,任何问题都不只有一个解决方案。
3、艺术能培养多元视角,让孩子明白观察和解释世界的途径有很多种。
4、艺术能告诉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的目标也要随环境和机会调整。学习艺术,能培养一种随时适应意外的能力和意愿。
5、文字和数字都无法描绘的认知,艺术仍可以自由表达。
6、艺术的精妙,可以教会学生小差异就能带来大不同。
7、艺术能让孩子学会通过材料思考,因为所有的艺术想象都要依托某种工具,才能实现。
8、艺术能促进表达,当孩子需要描述TA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时,他们的语言会自然而然富有诗意,表达能力会得到深层锻炼。
9、艺术能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前所未有的宽广、丰富。
10、艺术能培养自信,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很重要。
▲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
20世纪排名第22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荣誉教授Jerome Kagan曾说,艺术对学习的贡献是惊人的,因为,它会同时提升获取、存储、传播知识的三大能力:运动技能、感知表达和语言能力。
但长久以来,艺术教育是被忽视和贬低的。
前田约翰的父亲是第一代日本移民,工作非常拼,基本不请假。有一次他专门请假去学校见前田的老师,了解儿子的学业,老师夸赞说,“前田擅长数学和艺术”。
前田的爸爸欣慰又得意,逢人就说,“老师说我儿子数学好”。
前田听了就很纳闷——老师明明说我擅长数学和艺术,为啥老爸要把“艺术”给省略掉呢?擅长艺术怎么了?
这事困惑了前田很多年,直接导致了他虽然遵从父亲的意愿学了计算机,最后还是去读了个艺术博士,对这件事的思考则促使他发起了“STEM to STEAM”运动。
前田说,所有卓越的创新都来自于把不同领域的东西聚合到一起,比如融合了技术和艺术的苹果产品。但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只看重那些能被量化考核、即时反应结果的东西。
他特别提到了新加坡和日本。
这两个“凡事标准化”的国家虽然重视科技,却始终创新乏力,赶不上西方,就是因为狭窄的关注范围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忽视艺术让创新的土壤贫瘠,整个国家才像追着自己尾巴跑的狗一样,怎么努力都不得要领。
▲达芬奇手稿
3、艺术作品要这么看,8个带娃学艺术的正确打开方式
著名的哈佛大学“零计划”,Project Zero,由哲学家Nelson Goodman创立,是最早把艺术视为一个严肃的认知活动来研究的机构。
近半个世纪以来,“零计划”在智能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就是“零计划”提出来的。人的天赋有9种,你家娃携带了哪种,你知道吗?
对艺术教育,“零计划”提出了Artful Thinking——“艺术化思维”的概念,认为以下8个有趣的小游戏,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思维,进而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游戏一:放大镜
这个游戏很适合一家几口一块玩,第一个人可以找出艺术品中的任意部分,进行描述;第二个人要在第一个人描述的基础上加一些细节;第三个人加更多细节……以此类推。
对小宝宝,则可以玩找颜色、找形状、找线条的游戏,看看谁发现的多。
这对孩子的观察力是非常好的培养。
游戏二:逻辑切片——开始+中间+结尾
看到一幅画,你可以这么问孩子:
如果这幅画,画的是一个故事的开头,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这幅画,画的是一个故事的中间,你觉得这场景之前和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这幅画,画的是一个故事的结尾,你觉得这场景为什么会发生呢?
这个游戏会锻炼孩子的观察、推理和描述能力,与此同时,孩子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发挥。
游戏三:打电话
看到一个艺术作品,你可以请孩子给没看到的人假装(或真的)打电话,描述一下TA看到了什么。
这个策略能锻炼孩子的观察、概括和语言能力。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TA假扮美术馆导游、拍卖行经理或者新闻撰稿人,用一句话来介绍艺术品。
游戏四:10 x 2
听音乐或者看图画的时候,让孩子用任意10个词描绘这个作品。等孩子大一点了,还可以玩第二步——从这10个词里随便找出一个,再用10个词来深入细致地描述、解释这一个词。
对小宝宝,数量可以适当减少,从3个、5个开始。
游戏五:猜猜我是谁
如果你是画家、作曲家你想表达什么?如果你是画中人物你有什么感觉和想法?
这个游戏能帮助孩子代入人物或作者的视角,多角度看问题,让我们对事物有更丰富、更深入的理解。
玩法是:一个人模拟某人的立场观点讲话,这个“某人”可以是画家、作曲家,也可以是画作中的人物、物品,另一个人猜猜对方模拟的是谁。
游戏六:找朋友
可以让孩子把眼前看到、听到的艺术作品和其他不同类的东西相比较,找到相似之处。
这个游戏培养了一种比喻思维,对任何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来说,这种思维都至关重要。
游戏七:提问题+找答案
这个游戏适合大一点的孩子锻炼思维。
可以让孩子列出TA看到的有疑问的3件事,然后尝试作答。
游戏锻炼的是“提问-调查”的研究能力。
游戏八:做判断+找证据
这也是个锻炼深思的游戏。看到一个艺术品,可以让孩子先做一个判断,得出结论后,再想办法找到证据。
“判断-求证”正是科研的核心过程。
David Perkins是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及人工智能博士,也是哈佛“零计划”的创办人之一。
他认为,艺术和科学表面对立,一个是情感驱动,一个是技术主导,但本质都是为了回答人类的终极问题:“真相是什么?怎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但和深奥的科学相比,艺术品创作的目的就是吸引人观看思考,这种“天生魅力”让它具有“儿童友好界面”,孩子很容易沉浸专注,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渠道。
PS: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安利我们的手帐哈(当然我们的手帐确实值得一买,哈哈~),为了把艺术讲得更好,这些天一直在研究相关资料,发现了这个内容,和大家分享。手帐在前,本文在后。
彩色斑马
“2017 四季诗·画”手帐日历
正在热卖!
关注“彩色斑马”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
一本会讲故事、讲诗歌的日历
全年53周,每周
一首诗 一幅画 一段故事
一千年来的不同流派
十几个国家的艺术风格
70位艺术大师、著名诗人
106个诗画艺术经典
▲ 点击上方动图了解手帐详情
以四季变化为序
打破时空界限,骇客式创新组合
让诗情画意 融会贯通
让平行世界的大师和杰作 彼此相遇
外文诗歌配有原文及翻译
高档环保纸墨印刷,符合食品包装要求
▲ 点击上方动图了解手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