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学无止境 行稳致远「学以致远」

时间:2023-01-09 15:09:07 来源:小书呆读书纪

大家好,学无止境 行稳致远「学以致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书单关键词:【精品课书单】,分享15部名校精品课书单,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中国政法大学罗翔《刑法学讲义》

罗翔老师,是普法“段子手”,因为举例子的时候总是以法外狂徒张三为例,又被网友戏称为“法外狂徒张三”。

他的《刑法学讲义》的内容,就梳理自他火爆全网的法学讲座。

这是一本对普通人非常友好的刑法普及书,书中罗翔老师将严肃专业的刑法知识和生动有趣的真实案例进行了无缝融合,帮助我们点亮心中的法治之光。

法律不是冰冷的理性机器, 它要倾听、感受并尊重民众的血泪疾苦。 我们学习法律也好,读法律的科普书也好,终归都是想让正义之光洒满现实。 从此,我们也会多了一个观察、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

2南京大学毕宇飞《小说课》

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

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将把我们重新带入久违的课堂。

重温那些妙不可言的文学经典。

从蒲松龄的《促织》,到鲁迅的《故乡》,再到汪曾祺的《受戒》…… 《小说课》将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的毕氏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绝对是你没有见过的哈姆雷特。

3西南联大费孝通《乡土中国》

俗话说:“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

这句话,用来形容表亲、堂亲这些亲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大。

就像《红楼梦》里贾府的大观园,可以住着贾宝玉的堂兄贾琏、堂嫂王熙凤,也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

说明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个极富伸缩性的网络。

所以,民国学者费孝通在他的中国社会学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在中国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网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自内而外的亲疏远近,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

这个富于伸缩人际圈的大小,会因中心人物权势的大小而变化。

正是基于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费老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等角度,详细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只有了解脚下这片泥土,才能行稳致远。

4北京大学蒙曼《顺着历史学古诗》

古诗词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常青树上的一朵朵绚丽的花朵。

未闻花名,但识花香。

《顺着历史学古诗》虽然是《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写给青少年的科普诗词入门,但是也适合给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重温经典。

书中顺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春秋战国、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唐宋、元明清,以30首必背古诗为切入点,关联了100多经典诗篇。

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发展史上,诗经楚辞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唐诗宋词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到了明清便是“傲霜秋菊,坚守枝头,抱香以待”。

这里面,既有我们熟知的曹操《观沧海》、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于谦的《石灰吟》,还有我们不熟知的萨都剌的《上京即事》、戚继光的《望阙台》、秋瑾的《对酒》等等。

唐诗以情胜,宋诗以理胜。

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诗词歌赋,都是帮助我们人生胜出的文化精华。

5复旦大学陈果《好的孤独》

很多人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孤独空洞时刻,感觉做什么事都没有意义。

没有任何事能激发自己的兴趣与激情,无论做什么,都不能使我们发自内心地快乐。

陈果在《好的孤独》中说,我们掉入了一个精神的荒漠、情感的空洞。

如果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状态,那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虽然有些偏鸡汤,但书中却有很多孤独者对生活、对生命、对自我、对世界的困惑与追问。

看到最后,我们会体悟到,其实孤独藏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就可以脱胎换骨。

当我们真正地学会和孤独相处时,所有复杂会变得简单,所有空虚会变得充实,所有焦虑会变为平静,所有脆弱会变为强大。

我们就再也不会感到迷茫,再也不会为谁受伤。

6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在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戴建业的学术领域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却因讲解唐诗而火遍全网。

在《戴老师魔性诗词课》这本书里,高大上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被被拉下神坛,变得生动而有趣。

戴老师的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能让我们很容易体会诗词的美妙,与千年前的李白杜甫共情。

比如,李白是最浪漫的糊涂鬼,嫁人要嫁杜甫重情义,这些恰到好处的比拟,瞬间让这些伟大的诗人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平民化的语言、接地气的段子、频频脱口的金句,这就是戴老师的魔性。

7复旦大学兰小欢《置身事内》

从1978年到2000年,虽然只有短短的22年,却恍如隔世。

从2000年再到2022年,同样也是只有22年,我们却感觉恍如昨日。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GDP是600多亿美元,2021年预计达到18万亿美元,增幅近300倍。

特别是近两年,在疫情冲击之下,中国不仅经受了考验,还实现了发展,这一定是因为我们做对了什么。

尽管我们大多人身在其中,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但只是这个时代的陪跑者,尚未真正地置身事内,把握时代红利。

复旦大学教授兰小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写出了《置身事内》。

不过分地说,这是迄今为止介绍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最好入门书。

8哈弗大学泰勒·本-沙哈尔 《幸福的方法》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内在或外在的干扰而远离了幸福,陷入焦虑。

《幸福的方法》告诉我们,克服焦虑,首先要巩固自身的幸福感。

书中探讨了什么是幸福,再是告诉我们怎样去获得幸福,最后一部分则是关于幸福的冥想。

按照书中关于获取幸福的小窍门,在每天的练习中,我们就会逐渐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这本身就是焦虑的终结,幸福的开始。

9耶鲁大学谢利·卡根《死亡哲学》

死亡是终极的奥义,人面对死亡总是有着天然的敬畏心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无知者无畏,而正因无知,所以畏惧。

在《死亡哲学》中,谢利•卡根试图将人们从对死亡的迷思中解脱出来。

我们拥有灵魂,由于灵魂的存在,我们死后仍可能继续活着。

我们恐惧死亡,恐惧到希望自己永生。

自杀是非理性和不道德的,卡根认为这是大多数人对死亡的认知,而这恰恰悖理了死亡的实质。

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10牛津大学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

牛津大学迈克尔·苏立文的《中国艺术史》,是外国人了解中国艺术史最好的入门书。

这本书通过梳理远古、先秦、秦汉直至20世纪的中国艺术,把中国艺术中的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陶瓷等活灵活现地呈现给了我们。

苏立文非常自然地采取了更加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研究方式,恪守传统的朝代框架,遵循中国人自身对于历代王朝的认识来对中国的艺术史进行写作。

在苏立文倾尽一生心血完成的《中国艺术史》中,没有我们常见的西方人居高临下的“欧洲中心主义”。

只有一位老人用中国人的情感,向我们展开一幅中国艺术的生动画卷。

11斯坦福大学《自控力》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弱,难以抵御各种诱惑。

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总是被情绪和欲望支配,总是作出非理性的冲动选择。

即便是自控力很强的人,也觉得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是件很累的事。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大多数人采取的方法不仅毫无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自毁或失控。

因此,她决定开设“意志力科学”课程,通过剖析心理学、经济学、神经学、医学等领域关于自控的内容,教会我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

这门课程就是《自控力》一书的基础。

12剑桥大学《赞扬与责备》

用共情理解人,以情商打动人。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喜欢赞扬、讨厌责备,并非不成熟或不理性,而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赞扬对于大脑健康来说至关重要,而责备则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心理健康带来威胁。

所以说,缺乏共情的赞扬会适得其反,饱含共情的责备却让人心悦诚服。

《赞扬与责备》是一本探讨社会心理的通俗读物。

乍看之下是在探讨社交沟通问题,其实也涉猎了原生家庭、校园霸凌、网络暴力、性别歧视等很多深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13华东师范大学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现在很多年轻人容易深陷迷茫,因为科技的发展进步只能解释客观事实,给不出人生的主观答案。

同时,科学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元的选择,但选择越多,人更不知道怎么选,反而容易迷茫。

如果想做一个清醒而不至内心荒芜的现代人,建议看一看《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在书中,作者刘擎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与19位近100年来最有智慧的思想家们进行对话。

他们高深的思想,被刘擎老师讲得深入浅出,当我们跟随这批20世纪的“最强大脑”们一同共振,我们会更加透彻地明白,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

读哲学最大的实用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复杂世界,做一个清醒的人。

14北京大学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余秋雨曾经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一门“中华文化史”课程。

余秋雨通过四十七堂文化课,帮助我们唤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这四十七节课,如同春风化雨,把我们心中的文化种子蓬勃生长。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其鲜活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重新创造。

相信你读完这四十七课,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

15沃顿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每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沃顿商学院,成为川普和巴菲特的校友。

而戴蒙德教授的谈判课,连续13年都是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对于谈判者来说,掌握什么样的谈判技巧不是最重要的。

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培养谈判的意识。

谈判,不仅仅是坐在会议室里,拿着一堆文件资料进行商务洽谈。

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非正式谈判。

比如,吃饭的时候,吃到了不干净的东西,如何与饭店沟通。

比如,想要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实现心中的愿望等等。

读完《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争取到更多,原来还可以通过谈判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利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