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语文1+x阅读「八上语文」

时间:2023-01-18 14:53:08 来源:海亮教育

大家好,语文1+x阅读「八上语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林语堂曾说:“我写苏东坡的一生其实并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每个语文老师,都会对苏东坡有或多或少的情结,这份情结会使得我对苏东坡作品的教学产生更多的想法。

——赵丽静


爱上苏东坡

音乐和文学皆为艺术

歌曲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体


第一次的创新教学尝试,是一次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记得那是在讲授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时,一篇八十多字的美文,通过描写月下澄澈的树影参差、竹影婆娑的图景,诠释了苏东坡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如何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激起学生对作品、作者的亲近之感?这是我思索良久的一个问题,后来一首歌解开了我的疑惑。


《爱上苏东坡》

演唱者:豆豆

红棉绿水清波,黄叶染秋色,

柠檬和可乐,不懂苏东坡。

千年匆匆过,琵琶轻轻拨,

风雨很沉默,听圆缺的结果。

爱上苏东坡,爱上江枫渔火。

爱上苏东坡,爱上荔枝三百颗。

爱上苏东坡,乘风乘月乘仙鹤。

爱上苏东坡,随明月转朱阁。

粉坠百花洲玉兔东渡银河,

西湖边经过东南风吹起清波。

今夕天上是何年,有没有神仙,

寒冷宫阙中,东坡可有新诗作。


不难发现,这首歌的歌词中,巧妙融入了苏东坡诸多诗词作品中的词句。用在课堂上,可以成为融合文字与音乐的良好媒介。


这堂课上,在带领学生通读作品熟悉内容之后,即将展开对作者人格特点分析之前的环节,我适时放出这首歌,当教室里回响起轻快的旋律、稚嫩的童声,立刻拉近了学生与苏东坡的距离。在探究歌词中潜藏的玄机以后,学生立刻发现:原来生活中诸多耳熟能详的词句都是源自苏东坡的创作。学生在歌曲的旋律中,回顾和诵读着苏东坡的经典诗词,从对苏东坡众多作品的回顾中,同学们渐渐与这个人物亲近了起来。文学和音乐,在这堂课上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融合。



诗词作品的歌曲演绎,是当下很常见的一种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形式。若干年前诗人汪国真曾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致力于此,完成了300多首古代诗歌的音乐创作;近几年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也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古代诗词作品的魅力。作为语文教师,也应当具有广阔的艺术鉴赏思维,为学生打通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藩篱,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学、走进艺术世界。



诗画苏东坡


中国文学充满诗情画意

语文课更加需要具备诗情画意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思索:如何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活动中落实对学生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的综合提升,从而更好地落实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便利贴式阅读”是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有趣尝试。名著阅读教学一贯是个难题,其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将阅读行为落到实处。


过去许多人曾经尝试过圈点批注的方式读书,由于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读书的过程可视化,因此很受欢迎。但是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也有它的弊端:1.批注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师不进行具体批注思路指导的情况下,学生会感到无话可“批”。2.批注落笔无悔,很难修改。学生的思维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每次阅读的感受可能存在较大的变数,而圈点批注在书籍上的文字很难修改,因此部分学生就不愿意轻易在书籍上落笔。


在此背景下,“便利贴式阅读”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首先给学生推荐几个阅读批注的角度,并进行相应句式的批注练习,然后便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事实证明,“便利贴式阅读”因其批注思路明确、便于丰富修改、形式富有美感等优点迅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已经成为我的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的一个主要形式。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是我在七年级下学期时推荐给孩子们的,他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以不同色彩、形状的便利贴作为载体,批注在书本上,课堂上的阅读心得交流,从一场单纯的文字交流升级成为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带给了学生一场美丽的艺术之旅。



“文摘读本”是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又一个有趣的尝试。在每个大周末,学生都有一份独特的也是唯一的语文作业:围绕一定主题,完成有关“人物素材整理、优美文段摘抄、人物(作品)述评”几个专栏的文字整理。学生带着人物,可以开展更加有效、广泛的阅读,天长日久也可以产生更强烈的主动阅读内驱力。在进行了充分的阅读活动基础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学生本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



这份作业,充分体现了分层作业设计的理念,给每位学生以发挥个性的空间,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学世界的兴趣。当然,这一作业任务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大周的学习任务,结合具体的学情,确定每周文摘读本的主题,对于每次主题的设定,又要立足三年语文课程的学习,使每次的主题具备一定的梯度与层次。这样,“文摘读本”作业才能真正具备学科育人的功效。


八年级时学生在学习了苏东坡的诗词作品后,我安排他们完成了以“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为主题的文摘读本作业,其中的精彩呈现可谓令人惊艳!


幸会苏东坡


每个结束

都是新的开始


走进九年级,学生为期三年的苏东坡学习之旅,也随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走到了重点。如何将苏东坡作品的学习做一次有效的梳理呢?我想到了“整合联结”的复习方法。



《定风波》是苏东坡的一首流传较广的作品,随着《经典咏流传》中黄绮珊的精彩演绎,又进一步家喻户晓,对学生来讲,也并不陌生。加之有了七八九年级反复几次的“苏东坡主题语文活动”的铺垫,我的学生已经对苏东坡作品特点、苏东坡人生经历、苏东坡性格特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我就大胆设计了一节主题为《幸会,苏东坡》的人物作品专题复习课。


这堂课从学生们熟悉的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聊起: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当这些熟悉的文字呈现出来,学生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苏东坡,也顺利走进了这堂课学习的情境。


接下来,我用了三个核心问题串起对作品的学习:

1.这是个怎样的日子?

2.作者如何面对这场风雨?

3.在雨中作者感受如何?


三个问题成功串起了作品的背景、内容、思想感情三个要素,从而引导学生完成了对作品《定风波》的学习。接下来,通过欣赏两首不同旋律的《定风波》歌曲,我让学生思索:哪位歌者更能够称得上是苏东坡的知己?在学生交流个人看法的同时,我引导大家明白了: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字、音乐、图画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成就的。



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讲,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我就计划用“整合联结”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启一次古诗文专题复习之旅。


首先明确古诗文复习时“整合联结”的角度可以有:题材、意象、作者、手法等。接着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全部苏东坡作品,并根据时间的先后,梳理作者的人生轨迹。当学生在地图上循着诗词的内容,完成了对苏东坡人生轨迹的梳理,我顺势推荐了苏东坡的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此刻,学生仿佛已经可以跨越流淌千年的历史长河,达成与苏东坡的心灵共鸣!“整合联结”的苏东坡诗文专题复习告一段落,个人感觉,这一节课更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一首诗词的学习,复习了一个人物,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一种古诗文复习的方法,这将会对九年级即将开始的全面复习大有裨益!


苏东坡是伟大的,他在苦难中绽放的华彩诗篇,书写了一代天才的传奇人生。语文课程是有趣的,只要我们用心思索、不断尝试,就可以不断赋予它新鲜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乐在其中,甘之如饴!


赵丽静

INTRODUCE

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语文教研组长 教务主任


从事教育24年,坚守“新语文、心语文”的学科教育理念,努力通过拓展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快乐语文、诗意生活的育人理念。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