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中秋节赏月的文化内涵「宣讲家评论:中秋赏月习俗的文化意涵」

时间:2023-01-22 10:53:08 来源:宣讲家网

大家好,中秋节赏月的文化内涵「宣讲家评论:中秋赏月习俗的文化意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佳节是关于月亮的节日,其习俗大多与月亮有关:如赏月、祭月、吃月饼、月下游戏等。在这些习俗中,与月亮关系最大的当属赏月。赏月是一种人们亲近大自然的优雅活动,其间充溢着诗情画意、闲趣逸致。古代文人墨客、风流才子乐于此道,留下许多诗词绝唱,而贩夫走卒、村野匹夫也无不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但中秋赏月又不是一项普通的文娱活动,人们正是通过中秋赏月祈求家人团圆、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可以说,“中秋团圆”是中华民族血液中流淌的文化音符,它以独特的亲属团聚为基础,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融合于“团圆文化”之中,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意涵。

赏月习俗源于祭月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认识和合理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在灾害、疾病面前,人类自身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就寄希望于超自然的力量,希求从对这种超自然的崇拜中获得保护。由于太阳和月亮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因此太阳和月亮就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当自然崇拜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开始把自然界人格化。把自己所生存的世间万物想象成和自己一样有生命的事物,万物有灵的观念就产生了。同时,人们还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这些事物上,于是神话随之产生。像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反映,说明当时人类文明程度的局限性。发展到后来,人们开始把嫦娥、玉兔看作月宫中的神灵,当成供奉膜拜的偶像。对月亮的祭拜也开始有了固定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的方式。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夕月”就是秋分的傍晚祭祀月亮)。

随着人们对大自然认识的深化,赏月逐渐代替了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没有盛行。到了唐代,中秋赏月才开始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绝句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时,正式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暗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同样也是欢娱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直至今日,每逢中秋佳节,仍盛行中秋之夜全家团聚共赏明月。

雅俗共赏中秋月

每当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许多古代诗篇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镜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国人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的共同心愿。

检索《全唐诗》,唐代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出自65位诗人之手。它们在题目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所作,或在正文诗句中写出这一时间。如李峤《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观月》、张祜《中秋月》、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曹松《中秋对月》等。宋代也有很多吟咏中秋月色的诗词。特别是在宋词中,写中秋节的艺术成就很高,占有重要地位。《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178首,标有“月夕”的3首,没有题序的中秋词29首。中秋词的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在思想格调上,清奇高旷,感悟人生、探索宇宙是其总的趋向。

从古代文献来看,赏月是一种优雅、富于诗意的活动,人们亲身参与其中,自然获得精神的放松、愉悦和诗意的滋润,亲友之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加深感情、密切关系。诸如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历代诗人词家留下的以八月中秋赏月为题的大量诗词歌赋,几乎都是在秋高气爽、皓月当空、中秋赏月饮酒的最佳激情中吟诵出来的传世精品之作。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中秋之夜赏月、“走月”、“跳月”、“唱月”等习俗。如杭州有在中秋节前后到西湖赏月色的习俗。西湖十景中有三个是月景:“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可见西湖赏月风俗之盛。苏州有中秋欣赏“石湖串月”之俗。桂林“象山水月”也是中秋赏月胜地之一。每逢中秋之夜,从江河湖海的岸畔,到风景名胜的楼台亭榭;从大街小巷的酒馆茶肆,到乡镇民间的路旁院落,到处都是人们夜宴赏月的好去处。像南京秦淮河畔,杭州西湖游览的船只,苏州桥头、太湖岸边,数不尽的赏月游人结伴而来,联袂而去,彻夜不绝。

赓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中国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核心的民族民俗节日,内涵博大精深,精彩厚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缩影,是我国先民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写照,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是中华民族情感的沉淀与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的共识和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具有表现自我、启迪心智、塑造人格、抒发情感、调节心理、提高素质、增强技能、丰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艺术,也是人民的精神寄托和艺术乐土。

中国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多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灿若群星,具有很强的文化纵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多年来优秀、先进、科学的中华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和文化风采。


作者:管永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