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海宁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展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梦莹
木结构的老宅子,门口青石板铺地,宁海县岔路镇湖头村的这处宅院中,有一座以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纯手工打造的精美戏台。
院子的主人、53岁的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葛招龙,正是凭借这座戏台,不久前从全国众多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葛招龙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筑守护人。这些年来,他先后在宁海及周边县市主持修缮了20多座古戏台。葛招龙说:“好多年前,我就想在自家造个古戏台,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戏台建造完工后,葛招龙为这件作品起了个名字——《人生·戏台》。
没用一颗钉子
9000余个木构件咋组装
葛招龙正在创作《人生·戏台》。
见到葛招龙时,他几乎是整个人趴在一块木料上,手眼并用,正为一块雕花板划出一个圆润的花骨朵。
木匠做雕花,眼睛就是把尺子,得目不转睛盯着手头的木料,恰到好处的手劲也少不了。“这可是个细致活!”刻刀划到底,葛招龙的双手松了下来,转回过头来对记者说。
《人生·戏台》也正是在这样一笔一笔的精雕细琢中成型——这是一座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木制仿古戏台,形制为四翘角歇山式,外形高6.6米,长、宽各5.3米,台面离地0.6米,大小是常见戏台的一半,可观赏也可用于演出。
对于它,有的读者或许并不陌生。2021年8月,第五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在浙江展览馆举办,222件作品上演了一场浙江民间艺术“宝藏秀”。《人生·戏台》就在其中。
《人生·戏台》是参评本届“山花奖”作品中体量最大的一件,要把它搬到参评现场,须用集装箱运载。“当时,我们10多个专业工匠花了五六天时间跟班拆卸、拼装。”葛招龙回忆。
如今,这件庞然大物在外“游历”几番后,又回到了葛招龙的老宅中。站在戏台的台阶上,他向记者讲述着戏台背后的故事。
《人生·戏台》精美的藻井。
“看,这就是藻井,是整件作品中制作最难的部分。”顺着他的示意,记者抬头向上,看到戏台的螺旋藻井如花朵层层绽放。这自右向左盘旋而上的造型,由16层木质构件层层堆叠而成,一层一层盘成喇叭状。
令人惊叹的是,这件精美绝伦的作品由9000余个木构件组成,却没用一颗钉子。“这些都是用榫卯结构对接交叠出来的。”葛招龙说,“都是要严丝合缝,不然拼不起来。”
此外,戏台制作中使用了浮雕、圆雕、透雕等雕刻手法。“选料也很有讲究,使用了香樟木、乌楮木、老柏木等,都是有些年份的木材。”葛招龙说。
从小就很向往
戏台是“神圣的地方”
宁海号称“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明清以来,在宁海建的庙宇、祠堂都有戏台。如今,当地现存古戏台120余座,其中10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生·戏台》的原型,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宁海县城隍庙古戏台。
对这座古戏台,葛招龙再熟悉不过。2017年一年中,他就往这里跑了20多趟,就像小时候看戏那样细细端详着戏台,每次一待就要半天。“别看这些木头块块似乎普通,这可是宁海戏台文化的灵魂。”
爱上戏台文化时,葛招龙还是孩子。他常跟长辈去村里的古戏台看戏,在戏台前蹲着坐着、听着敲锣打鼓声就长大了,“对我来说,戏台是个神圣的地方,从小就很向往。”葛招龙说,因此,他一直想在家中建一座仿古戏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仿造古戏台,费力费时又费钱,谈何容易!葛招龙曾在心里琢磨了许久。首先就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费用太多。这些年,他虽然攒了点钱,但还不足以承担这笔费用。“你干什么,钱多了?”最开始,妻子就提出了质疑。
不过,随着心中的念想越来越强烈,葛招龙最终还是没忍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说道说道,“赔钱也想干”。想不到葛招龙话一说出,朋友们纷纷响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带着几个工匠,一咬牙就干了起来。
从采风到设计,从构件制作到整体搭建,再到改进、完善,这个纯手工打造的“古戏台”前前后后花费近4000工时。“图纸就画了一年,雕刻构件用了两年多时间。这些都准备好后,我们就在这个院子中开工搭台。搭了拆、拆了搭,反反复复,足足又花费一年才完工。前前后后,总共用了5年时间。”葛招龙掐指算道。
“画一张图纸就要这么久?”面对记者的疑惑,葛招龙耐心解答起来——修复古戏台时,可以一层一层地把构件拆下来,把损坏的部分挑出来进行修补或替换,再按原样一个一个拼装回去。但“克隆”一座比例缩小一半的古戏台,还要融入宁海古戏台之长,没有现成的资料可参考,相当于从“白纸一张”开始画。
为此,葛招龙只能一趟一趟跑,一来到古戏台前,就坐下来细细琢磨祖辈口口相传的技艺口诀,并结合多年修复古戏台的实践经验,在薄木板上按比例描摹、切割出戏台的每一个部件。打样后,才能一个一个拼接起来看效果,不行就推倒重来,一改再改。
修复古建筑
10多年来需求渐旺
“最近还有项目正在做吗?”记者问。“项目怎么能没有呢,一直有的。”葛招龙说。
葛招龙的确很忙,结束《人生·戏台》这个大工程后,他一直没停歇,最近又开始忙于修复敦义堂,有时候甚至来不及看手机回复消息。敦义堂位于宁海县西店镇岭口村,是典型的清代早期浙东地区宗祠建筑,占地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其部分木质建筑构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变质、糟朽。
葛招龙18岁拜师学艺,曾靠着一手精湛的木作技艺走南闯北。后来行业式微,他一度放下手中的工具箱,做起了小生意。不过,兜兜转转,这门手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又有了用武之地。
2011年,葛招龙发现古建筑修复需求越来越多,于是喊上四乡八里的能工巧匠,组建了一支古建筑修复队,开始承接各种各样的古建筑修复项目。从2014年起至今,他们已经修复了古建筑160余处。
对于老物件,葛招龙有着天然的情结。在别人眼里一条普普通通甚至是破败的老街,在他看来却样样是宝,一个屋檐、一块木雕、一片瓦当,他都要用手机拍下来。在他的手机相册中,古建筑修复工地和这些老物件的图片最多。
“大家对古建筑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了。这些老祖宗的‘遗产’,让我心存敬畏,我一定要守护好。”葛招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