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大家好,靳尚谊创作的经典油画「吴冠中油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剥玉米(油画) 1989年 钟涵
半躺在沙发上的女士(油画) 2018年 靳尚谊
奕品
靳尚谊与钟涵是我国油画界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了新中国第一批历史画,其中靳尚谊的《十二月会议》和钟涵的《延河边上》,是我国现代油画的经典之作。日前,两位老艺术家首次联袂在国家大剧院办展,展出了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的人物肖像、风景写生以及部分草图,为观众带来一次别样的油画艺术体验。
环顾展厅,可以发现,区别于以往展览更多地关注两位艺术家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更多选自他们日常的艺术创作。从两者早期的作品中可见,其起步皆始于学习苏联油画,在充分掌握油画本体语言的基础上,依据个人的禀性和美学情趣,逐渐创作出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中国油画。
靳尚谊的作品多为人物肖像,他通过表现历史的、当代的名人和普通人物尝试油画的各种语言,从古典方式至印象主义直到平面化的线性处理方式,旨在以丰富多变的形式塑造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他画的历史人物笔触苍茫,仿佛笼罩着时间的印痕。他画中的新疆人物,形象结实、构图稳固,于庄重中透出优雅。尤其是普通人物肖像,或以线条构形,在平面的形体刻画中寓以生动的笔触塑造;或以近似点彩的笔触建构形体,凸显油画的触感和色彩的细腻转化。他总是根据表现对象的特征以及自身的创作意图而选择相应的油画语言,但在变化之中始终保持清新典雅的特质。
钟涵笔下的恒常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用凝重的笔触和浓重的色彩,表现人与黄土高原、黄河等艰苦的自然环境拼搏的精神,表现人类坚强不屈的悲壮气概。从展出的新疆、河南写生系列以及黄河系列作品中便可窥见,一切形体融化在神秘莫测的氛围之中,艺术家借助风、云、烟、火等不可触摸的形状增强笔触在画面的运动感,创造浑然一体的视觉感受,其浓黑厚重的画面中,常常以些许跳跃的亮色导引观者于其构图的整体上下文中去读解具体的形式。在钟涵的作品中,以古代碑刻文字入画的系列作品是现代中国油画画坛少见的,展现出艺术家深厚的文史素养和人文精神。该系列作品共5件,分别是《碑林》《后土轻羽》《白鹤梁》《沙尘暴之履涉》《泰山经石峪》,皆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就整体面貌而言,靳尚谊趋于变化中的古典优美,而钟涵是相对恒定的象征壮美。相较之下,靳画偏重于清晰的线性形体塑造,而钟画则倾向于明暗块面的涂绘式造型。这两种相异的油画模式正好映射出欧洲油画史上两条相辅相成的主线。因此,将他们两种具有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展于一厅,对赏鉴油画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表示,思想观念或题材虽然重要,但必须以绘画本体语言赋予其价值或审美品质,油画的好坏即取决于此。
钟涵与靳尚谊所走的油画道路不同,但他们对油画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秉持着相同的判断标准,这是激励他们不断自我更新的能源。也正因此,他们虽已年届耄耋,依然求索不息,不断寻求和发现其创作所需的更佳油画语言,以臻更高的艺术境界。这也许是此次展览给予我们的最好启示。